一百二十六章 为了下一场战争

瘟疫传到维斯特洛,并造成深远影响的事,那颜可术盏并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他也会不以为然的说一声:关我何事?同样的瘟疫其实也已经在自由贸易城邦和多斯拉克海出现,只不过没那么严重罢了。

至于蒙古军队自身的疫情,或许是因为那场法事,又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在回到新长安之后已经大大减少,在昊天道的道士们纷纷用道符制成符水,给那些病患饮用,一时间之后,许多的患者纷纷痊愈,

而且平时这昊天道的道士们也是经常给信徒们免费看病这让昊天道的信徒们更加虔诚,信道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那颜可术盏看来出了道术本身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道符在制作过程中及所用的原材料多是中药。道符又称桃符,即用桃木制成,具有消毒防疾之功、避邪之效。而道符书写的颜料常用的是朱砂,具有镇心安神、清热解毒之功效。道符书写的黄纸是专用姜黄染色制成的专用符纸。制作时还经常加入一些名贵中药如虎骨、珍珠、麝香等。因符纸中包含有多种中药成分,用于治病自然就很灵验了。另外再送符过程中,多是用药汤送符。如肘后备急方就卒客忤死方第三:“扁鹊治忤有救卒符并服盐汤法。”等记载

当然,他是不会到处乱说的,保持一点神秘挺好。

从弥林回来后的二个月后,作为刚升为“万户长”的那颜可术盏,开始在领地内进行军队整编,全面实行军政合一的千户制,所有人不管是多斯拉克人,弥林人,拉扎林人,女真人,汉人等都要编入千户。

他下令所有军队依十进制组成十户、百户、千产,并委派了各级军官为各级军事首领,即十户官、百户官、千户官。法理上承认千户官世袭权力。在其本管范围内拥有分配牧场、征收赋税、差派摇役、统领军队等权力。千户制的特点是,将全部牧民用军事方式编制起来,使之隶属于各个千户那颜。每个千户。既是军事单位,又是基层社会组织。

另外他还还制定了一系列的军事法规,以制约士兵行动,维护军队秩序:

男子凡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都要编入千户所作为士兵服兵役,随时根据命令,自备马匹、兵器、粮草,由本管那颜率领出征。这些被签为兵的人既是牧民,同时又是战士,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

每个千户、百户都应随时作好准备,一旦命令下达,必须立刻出征。

在作战时,如果一组人中有人逃跑,同甲的其他人将判死刑如果一组中有人奋勇前进,其他人不跟进,也要处死如果一组中有人被俘、其他人不去救援,这些人亦将被处死。作战时不听从命令者,虽贵必诛

随后的全军整编中,全军分成七个千户,那颜可术盏独领三个千户,纳忽伯颜领一个千户,萨格拉姆领一个千户,完颜阔端领一个女真千户,姬仲泽领一个汉军千户,每个千户在作战时是至少要派出一千五百人,七个千户就是一万零五百人,实际作战时只多不少。而且现在大桃花石汗国的地盘上除去七、万奴隶之外,只有不到十万的平民,这样的军民比例是是比较吓人的。

在新长安完成夏收,将上万吨收获小麦、大豆、玉米制成面粉、面饼屯入仓库,足够几万头牲畜吃上一个冬天的苜蓿草、大皇草等高质量高产牧草被晒干压制成草包,保证可以吃上一个冬天。

随着那颜可术盏的一声令下,大桃花石汗国进入了繁忙的战争准备中“

女人则要织造征衣,放牧牛羊群、马群,她们要把马儿喂养得膘肥体壮,好让骑兵们拥有威武的战马,因为每个骑兵要携带三匹马,她们要宰杀牛羊,因为每个士兵要携带大量的肉干,她们还要将牛羊膀胱制成数不清的水囊。

男人们修补铠甲,打磨武器,锻炼武艺,训练战术。

新长安的工匠们日夜不停的开始制造黑,各种武备,鞍山城的工匠们以每月五门的速度锻造出青铜炮,还有众多的冷锻甲,商队们频繁的来往于奴隶湾和拉扎林,购回众多的车辆、油料、给养、被装、药材以及军兵种专用物资器材等各种物资,几百名蒙古游骑作为侦查的前锋开始频繁的深入到多斯拉克海:摸清多斯拉克卡拉萨的分布、道路、水源和兵力的情况

伊黛丝担忧的问道:“又要打仗吗?还有谁会来打我们?”

那颜可术盏回答道:“打仗?不!我是去征服!”

征服!没错!就是要去征服!原本来到这个bn世界,不过是要完成系统给予的任务,安全回到现实的家,那颜可术盏一开始不过是把这当做游戏的延伸而已。

当随着见过死亡和鲜血越来越多,那颜可术盏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感觉,权利在手,掌控别人的生死,真的很爽!尤其是当弥林人哭丧着脸祈求和平的那一刻,那种虚荣感真的很舒服!

而且那颜可术盏也没有退路了,在这个世界已经有了后代,失败的结果然他不寒而栗,他可不会认为敌人会饶过他或是孩子的性命,没有退路,唯有一直向前!

一个猎人宰了一头狡猾的狐狸之后,一头凶狠的狼就是猎人的下一个征服目标。

宰了狼以后,强壮的灰熊,威猛的老虎就是猎人的下一个目标。

只有当所有的猎物在猎人脚下瑟瑟发抖的时候,征服才有可能宣告结束。

周围的人们都察觉到了身边的异动,弥林人和奴隶湾没想到身边的“巨龙”在短时间又开始亮出了牙齿和利爪。吓得不轻,只能静待事情的发展,拉扎林人因为有了伊黛丝安抚,倒也没什么动静。

多斯拉克海中,一旁散沙的多斯拉克人只有几个“卡拉萨”明锐而本能的逃离了东南多斯拉克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