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有朋自远方来
罗磊这两天心里颇不宁静。
半月前听闻长期和宋家合作的汉威镖局又要帮宋家走镖,为了更好地栽赃宋家,罗磊专程派独子罗文前去堵截。按时间来算,这两日罗文应该已经回来长安了才对。却不知道为何罗文和他所带的那一支兵马,到今天依然没有音讯。
在罗磊看来,他那个天才一般已经有七段实力的独子,除非宋家撕破脸皮偷偷派同样七段以上长老出去偷袭,不然绝没有失手的可能。况且,现在宋家所有人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等随后再和宋青叶把戏做足。自己抓他几个宋家重要人物给太子殿下邀功,宋青叶也可以把不听话的族人给清洗一波。一想到日后一面有太子爷的赏识一面有宋家在背后的支持,罗磊不禁开始盘算起自己未来究竟该走哪一条路了。
是在朝内当个兵部尚书,稳中求利;还是捞个真正的大将军驻守边关,走私发财?
独子失踪的事情似乎已经吸引不到罗磊的注意力了,未来如此美好,何必担心眼前呢?
“大将军!报!”
正当罗磊还在思考这美妙的未来之时,一个当值小兵突然火急火燎闯入中军大帐来。
受到打扰心有不满的罗磊脸一沉:“说了多少次,沉着,冷静。家里猪死了?这么着急干什么?”
“是,大将军教训的是。”这小兵还算激灵懂事,立马顺着罗磊的话道歉道,“只是,小的刚刚在营外站岗,突然有辆马车过来,从里面下来个蟒袍公公,让小的禀告大将军前去接驾。”
“什么?蟒袍公公?”罗磊闻言,吓得一屁股从凳子上跳了起来,一巴掌拍在小兵后脑勺,“这等大事还说得慢吞吞的,怠慢了公公你拿脑袋给人出气?还不快带路!”
小兵唯唯诺诺点头带路,只是嘴里还是忍不住低声念叨:“不是你说的沉着冷静吗……”
也怪不得罗磊这般着急,要知道在大成王朝内,有资格穿蟒袍的太监不过一手之数。除了花雪月这个人人皆知的十段宗师外,还有四位以琴棋书画为名的大内总管,虽都只有正三品之位,但谁都知道,这几个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可不比那正一品的曹世淳低。大内总管突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长安,罗磊用脚指头都能猜到不是陛下微服私访就是新任太子前来游历。不管是哪一种可能,都不是他一个小小长安指挥使能怠慢的。
更何况,他罗磊正想要趁着太子新立尚无党羽的机会,在太子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从而一飞冲天。此时表现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容不得他罗磊不激动。
当罗磊一溜小跑来到军营大门前时,看到一个略微有些发福一脸和善的中年太监正站在门前摆弄着几颗不知道从哪儿找来的石子。
罗磊可丝毫不敢因对方的面相而有所怠慢。疾跑几步上前,恭恭敬敬单膝跪地,朗声道:“末将罗磊,见过公公。因军营规律怠慢了公公,还望公公海涵。”
这太监拍拍衣衫上的尘土,站直了身体,呵呵笑着:“无妨无妨,罗将军按规矩办事,咱家自然无所谓。只是……”
听到这两个字,罗磊心下暗道不好。冷汗刷地一下充满整个额头。
太监见罗磊这副模样,不禁觉得好笑,慢悠悠开口:“只是咱家先前正玩得高兴,你这突然一来,打断了咱家,不妙,不妙啊。”
罗磊此时真是一个头两个大,早知道这些太监难伺候,却没料到这么难伺候,只好不断行礼道歉。好说歹说终于把太监邀进军营内去。
只是当太监终于踏步进到营内时,罗磊却发现这太监似乎是独自一人。不知为何,原本在罗磊猜测中的皇帝或者太子,此刻都没有出现。可罗磊也不敢开口问太多,能把这尊大佛伺候好他就已经烧高香了。万万不敢再开口徒惹厌烦。
这太监当然不可能独子一人出宫来这长安城,作为琴棋书画四为大内总管之一的李木琴,此次不过是受人之名先留在军营内打听虚实。而能够命令他的人,除了远在洛阳的当今天子和最大的太监花雪月之外,就只剩一人而已——信任太子,李炬。
小半个月前,正为了北匈谍子一事愁得焦头烂额的太子殿下,突然收到长安指挥使罗磊报上去的折子。在所有人都还没有缕出个头绪之际,罗磊的成果不可谓不惊人。
一次性抓了十多个人不说,最重要且最具爆炸性的是,这十个人竟然是来自象征着中原文化的摘星楼。罗磊很聪明,他要吸引太子目光的计划,确实成功了。只是他不知道的是,太子爷来长安,并不仅仅是因为他。
前几日,青衫剑神吕淳带着徒弟叶新梧游历江湖到了洛阳。就在吕淳带叶新梧拜访当世另一位十段宗师花雪月之际,花雪月徒弟李烨一见到叶新梧,便嚷嚷着要他带自己去找赵晨玩。叶新梧被小胖子烦得没办法,只好告诉他赵晨现在人在长安,要找赵晨自己想办法去。
到了最后,被花雪月和李陌同时拒绝的李烨跑去找到李炬,希望李炬能带自己去长安找赵晨。得知赵晨下落的李炬大喜过望,立马安排人手直奔长安而来。至于李烨,用李炬的话来说:“练了这么久功夫也不见你瘦,一定是不够用心。什么时候瘦下来了什么时候再允许你出宫。”
此刻,已经打探到赵晨落脚之处的李炬正站在赵晨房门之前,正了正衣冠,抬手敲响了赵晨房门。
“谁呀?”
随着屋内一个女子的声音传来后,房门“吱呀”一声打开。
朵颜看到门口满脸笑容地李炬,先是愣了愣。然后猛伸出手敲了敲李炬脑袋一下:“你个瓜娃子,咋个突然跑到这来了?”
屋内的赵晨听到声响,忙走了出来。赵晨和李炬相视一眼,不由齐齐笑了笑,异口同声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只是,这对名垂青史的君臣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在京城以外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