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买办们的同盟
在这种情况下,开口就问如此机密的情报,按东西方哪个国家的风俗,都是极为无礼的。
“这报价向来是各家商行视若生命的重要东西,吴老哥想知道这些,不知有什么想法呢?”赵大贵喝了一口茶,不动声色地问道。
生意人招呼朋友,就没有官场或大户人家的讲究,可没有端茶送客这一说。
“是这样,老哥我最近接了美国人的一笔的生意,近日就要给人报价。
可是,我在魔都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按本地行情报多少钱才合适,这报高了还是报少了,都不合适,不是吗?”吴健彰本人其实精明得很,看到赵大贵并没有一口回绝,就知道这事情有戏,打蛇棍随上。
“吴老哥在商场混迹数十年的人,比我等强了不知多少倍,怎么会不明白报价多少才合适呢?”赵大贵装模作样思考了一阵,然后呵呵一笑,指着吴健彰点破其真意。
“吴老哥此番问询,其实是希望大家的报价都统一吧。”
“呵呵,赵兄弟聪明绝顶,自然瞒不过你。”吴健彰被点破心事,也丝毫没有着恼,陪着赵大贵笑了起来。
赵大贵微微一笑,心里跟点了一盏明灯似的,知道这吴健彰等三人造访,庆祝乔迁是其次,真正的目的是想寻求价格同盟。
跟英国人做生意,赵大贵一个人代理的时候可以说是想报多少价格就报多少价格,是近乎垄断的,但如今还有这么三位中国商人加入进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如果四个人各自报价,向英国人压低茶叶的报价,又提高洋布的买价,到时候就会形成恶劣的价格竞争,短期可能拿下更多生意,但长期而言就会严重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
吴健彰是从公行交易时代就一直做到今天的人,自然想到公行模式最传统的解决方法,那就是几个中国商人结盟在一起,统一向英国人的报价口径。
在场的四人,就是英国人在如今这个时期在魔都能找到的全部代理商,只要他们统一了价格体系,英国人在信息不对称,又无人帮忙的情况下,只能接受他们的报价。
这种模式,其实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过不了多久就会因为其中有人为多赚钱而开始破坏,然后整个体系都崩溃,但在那之前,能赚多少是多少吧。
魔都开埠还是上一年11月中旬的事情,来访的三个人都刚到魔都不久,还没做过一单生意,自然希望赵大贵能把自己做过的单子价格拿出来,大家一起斟酌一下,订立价格同盟。
赵大贵想了想,这事情看似自己吃亏,但总比另外三人报出很低的价格,拉走客户要强得多,最后决定还是跟大家一起同流合污,一起糊弄英国人。
于是,赵大贵便拿出一张纸,粗略地写出一份价目表,然后跟三人一起商议着决定向英国人报价的价格体系。
当然,赵大贵也不是傻子,茶叶的出货价格上浮了百分之十,洋布的进货价格则下浮了百分之十。
按照生意的规矩,本来还有本地商人那边的茶叶进货价格和洋布出货价格可以商讨,但是连这个价格也都拿出来,那大贵商行就再没有秘密可言了,吴健彰明智地没有提起这个茬,赵大贵也根本没有透露的意思。
四个人其实都是聪明人,知道自己四人向外来不久的英国人统一报价多赚钱容易,向本地人弄这一套就难了不知多少倍了。
想来那几家茶栈和货栈暗地里也举行过这样的会议,借着同乡之宜成立更为坚固的价格同盟,他们想占那便宜,恐怕不太可能。
不过,换个思路,那些英国人和外国人,暗地里也开过类似的会议,商量好一起跟中国人压价,这算是两边拔河争斗了。
至少按照赵大贵熟知的历史,过不了几年事情就会倒过来,那就是魔都的洋行和买办们结盟,一起携手向本地商人压价。
四个人商讨了一阵,把价格体系都订立下来,最后结为隐形的价格同盟,也算皆大欢喜,轻松下来聊起天来。
交谈的过程中,大家互相说起自己的往事来,杨坊就顺口说起自己的处境,说自己在宁波还欠了一屁股赌债,没准隔两天就有被人堵门讨债了,说着还叹息不已。
说起来在场众人中,其他三人都是有一定家底的商人,就杨坊混得最惨。
“那怎么行,出门在外信誉最重要,要真被人堵住门讨债,还怎么在这个圈子里混。
对了,还要问一下杨兄这个赌债有多少呢?”赵大贵立即叫起不平来,问起杨坊赌债的数额。
“也就几十两银子吧,洋人给的薪酬高,不到半年应该就能还上吧。”杨坊只是随口抱怨生活艰辛而已,压根没想到赵大贵会如此关心这件事情。
“赌场的债向来是利滚利的,欠的时候是几十两,现在就不知道多少了。
这样,我这里有二百两银子,你先拿回去用,以后什么时候宽裕了,再还给我。”赵大贵从身上掏出二百两银子的银票,递给杨坊。
“这,这怎么好意思呢?”杨坊没想到还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激动地说道,手上却已经把银票拿下。
“那有什么,你我互称兄弟,本就应该有通财之宜。
不过杨兄弟,咱们可是说好了,这钱是借给你的,可不是送的,以后你要发达了,可是要还的。”赵大贵拍拍杨坊的肩膀,很豪气地笑道。
“那是一定的,多谢赵老哥,赵老爷。”杨坊把银票收入怀里,不住口地称谢。
吴健彰在旁观看,脸色微微一变,只是没办法干预,只能在旁夸赞赵大贵慷慨大方,做事局气;
林阿钦觉得赵大贵有些仗义得过分了些,给一个没见过几面的赌徒愿意借二百两银子,只是这跟他关系不大,也在旁说几句不要钱的赞语。
四个人将各种事宜全部讨论完毕,赵大贵将三人一直送到大门外,客客气气地送别。
吴健彰身家比赵大贵还多很多,门外自然有马车等待,还有管家在一旁伺候。
管家看出自家老爷脸色不好,但知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一直等到回到吴健彰租住的地方,扶着老爷进房,才开口问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