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两个条件
“卧龙不出山,尽知天下事!观如其名啊!”
房玄龄由衷感叹,谁也不曾想到,就在这么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里,居然藏着能人异士,由此看来,这卧龙之名,名符其实!
“房老过誉,还请移步!”
说完,张正道也不在谦让,就此大步朝着里面走去,毕竟这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太过谦让反而会显得做作。
房玄龄更在张正道的后面,脑子里思绪万千,他有无数的问题,可目前最重要的只有一个。
“道长……”
来到后院,房玄龄就急不可耐的开口,不过张正道却摆摆手,反而对着名叫奉珠的女子说道:“烦请姑娘帮忙,将晚晴施主扶下去休息吧。”
安排好一切之后,张正道也不等房玄龄说话,再次起身四下张望,却发现正和还没回来,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心道:“看来这室外高人的逼是装不成了。”
张正道原本还想闲云野鹤、奉茶品茗一番,可正和还没回来,自己去做,又不会,所以只好放弃。
“房老,您有事就请只直言!”
不能装逼,那就办正事吧,同时,一个计划在张正道心底悄然形成,如果成功,不仅他能得到丰厚的信仰值奖励,道教的发展或许能够出现一丝转机。
“不知道长如何看待这天下之事?”
房玄龄小心翼翼的开口,同时还警觉的打量着四周,直到他看到护卫们五步一岗的严守在四周时,心里才稍微放心一点,毕竟妄议朝廷可是不轻的罪责。
“战火熄、民安乐、男耕女织,天下太平!”
自李渊建立唐朝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让百姓们都远离了战火,百姓们也逐渐的开始各司其职,社会大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那道长以为,这熄战火的功劳如何?”
房玄龄继续发问,不过问题已经有些尖锐,最起码作为穿越者的张正道,已经知道房玄龄所指之人是谁。
“既然是熄战火、安天下,这功劳自然也是天大的功劳!”
对于秦王李世民,张正道是向来钦佩的,以少年之身,辗转征战,纳无数豪杰于麾下,如果要说李唐皇室的建立功劳最大的人,自然是李世民无疑。
“既然是天大的功劳,那他是不是也该获得相应的奖励?”
房玄龄步步为营,用的是阳谋,他说的全部都是事实,任谁也无法反驳。
“非也,这自古以来,长幼有序,庙堂有令,岂能随意更改?”
对于玄武门之变,张正道有过很深的了解,根据史官记载,太子李建成骄奢淫逸,实在不是守江山的合适人选,而在李渊起事期间,李世民又太过耀眼,所以李建成为了稳住自己太子之位,多次联合齐王李元吉刺杀李世民。
然而作为一个通读正史野史的历史系高材生来说,从零星的记载中,他发现真相或许并非如此,相传太子李建成在李渊起事期间,主要是负责内部建设,而李世民则是负责对外征战,而人们往往只会看到那些彪炳的战功,而忽略了内部建设也是与之同等重要的底部。
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不能牢牢的把握内部,再高的大厦也又倾倒的危险,更何况李渊起事之处,人才匮乏,内部众多忧患,再加上关陇贵族的不断蚕食,可以说李建成能在这种情况下稳住内部,肯定也有着过人之处,绝对不会是草包之流。
“一派胡言!”
房玄龄听到张正道话,顿时大怒,腾的一声就站了起来,作为秦王李世民最信任的谋臣,同样的,他对李世民也推心置腹,绝对容忍不了他人对李世民的不敬。
护卫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职责,同时一个转身,齐刷刷的看向了张正道,眼中凶光毕露,只等房玄龄一声令下,就会将张正道碎尸万段。
“杀人,是最低等的处事方式,房老,你觉得呢?”
张正道挪了挪屁股,让自己坐起来更加舒服,对周围的杀意不管不顾,反而笑眯眯的看着房玄龄,他知道,房玄龄的性格有些缺陷,那就是太过犹豫,所以他决得下不了决心杀自己。
“你们都散了吧,不要惊扰了道长,没有我的命令,你们谁也不许进来!”
看着张正道懒洋洋的样子,房玄龄突然有一种挥拳打进棉花里的感觉,这种滋味并不好受。
“房老,观中还有病人,我要前去煎药,不知道您能否移步?”
张正道说完,根本没等房玄龄回答,直接就走向了厨房,拿出了在溪水潭边所采摘的草药,清洗完毕之后,就开始煎药。
一小节枯树枝被丢进了火堆,火焰随之减弱,没过多久,这一节枯树枝被点着了,微弱的火焰与其他树枝的火焰融合在一起,烧得煎药的瓦罐直冒水汽。
房玄龄看着火焰并不说话,眉头却皱了起来。
火势很旺,很快瓦罐中就泛起了白色的泡沫,紧接着泡沫越来越多,直到漫出了瓦罐,滴到了火堆里。
“嘶……嘶……”
水火相交,相互抵消,不过最终还是火焰胜了,这漫出来的白色泡沫最终被烧的一干二净。
“秦王性情如火,果敢而骁勇,拥着众多;太子念如深水,深邃而平静……”
张正道打了个比喻,没有说破,不过房玄龄也是饱读诗书、学富五车、心思通透之辈,一听就明白了张正道话里的意思,再联想到刚刚火焰侵吞泡沫,顿时脸上露出狂喜之色。
“道长所言,房玄龄明白!”
说完,就朝着张正道行了一礼,眉眼间的喜色,怎么都藏不住。
张正道却摇摇头,他饶这么大个圈子,又是比喻又是意指,可并不是为了让他知道秦王李世民会胜利,而是要借着房玄龄的优柔的性子下一盘棋!
“房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太子可不是这瓦罐里的药水,而是一条奔腾的大河!”
要知道,秦王府虽然能人武将众多,论骁勇,论战力,肯定天下无双,可这庙堂之争可不单单是力量的比拼,更重要的还是计谋。
太子东宫旗下,虽已文官系统为主,可齐王李元吉明显是跟太子李建成一伙的,他的麾下也有着冯立、薛万彻、谢叔方等优秀将领,若起刀兵,谁胜谁负也未可知。
“还请道长明示!”
房玄龄突然醒悟,暗道自己真是老了,只为眼前的事物就忘记了潜在危险。
“你若答应我两件事,我就保你一世荣华富贵,也保秦王可以荣登大宝!”
张正道忽然停下了手中的一切动作,背脊挺得笔直,声音振聋发聩,房玄龄顿时觉得一座大山正像他压了过来。
“莫说两件,就是一百件,我也答应!”
忠臣之所以称之为忠臣,那就是他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切以主上的利益为先,自己的荣华富贵他并不在乎,让他真正动心的,是秦王能够继承大统!
张正道于是附耳在房玄龄耳边,房玄龄脸色不断变化,最后一咬牙说道:“房某应下了!”
闻言,张正道脸上终于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拿起瓦罐就倒了一碗药,朝着薛晚晴的卧房走去。
等薛晚晴喝下之后,张正道再次回到房玄龄身边,而此时正和也气喘嘘嘘的跑了进来。
“你回来的正好,快,给房老沏一壶茶!”
张正道咧嘴,露出雪白的牙齿,而正和却垮着脸欲哭无泪,他心里突然觉得,这师兄怎么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师兄,你不是说过,你改了吗?”
正和在心底呐喊,不过一想到张正道打屁股还挺疼,只好磨磨蹭蹭的走了下去。
很快,一壶冒着热气的香茗就被正和端了上来。
香气扑鼻,就连张正道这个不懂茶道的门外汉也不自觉的深吸了一口气,轻轻的呡了一口。
张正道对于房玄龄的为人还是比较相信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成为秦王李世民的亲信幕僚,而古时候的读书人更是把承诺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
“房老还请记住贫道之前所说的八个字!”
“当断则断!”
“适可而止!”
房玄龄凝重的回答,随后一口饮尽杯中茶,然后就躬身告辞,带着一众随从护卫就此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