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六章 双刃剑
“阿勇,你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办?”
“怎么办?这还能怎么办?你没看人家邀请函上怎么说的啊,人家可是邀请你们林氏集团去“共商大计”,那么你们作为“爱国侨胞”,面对这样的邀请你们还能好意思不去?”
听李华勇这样说,一屋子的人都笑了。林蔚笑着擂了李华勇一下:
“我不是说这个,去当然肯定是要去的嘛,我刚才是在问,我们下一步要怎么和政府方面谈呢?”
李华勇面露苦笑:“这个你别问我,我现在也不知道该和政府方面怎么谈了。”
“你说你这个人”
见林蔚有发飙的趋势,李华勇及时把她阻止:“好吧我实话告诉你吧,我现在是有点被我家乡人民的这个大手笔给吓到了,我现在还权衡不清这里面的利益得失,让我想想,想想”
见李华勇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林莲花同学还想说什么的时候,老陆及时把她阻止。老陆悄悄做个手势,其他人都退出房间,只留下老陆一个人在那陪着李华勇。
而李华勇对众人的离开视而不见,因为这一刻的他,的确是在权衡这其中的厉害得失。
那么李华勇到底是在想什么呢?应该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后,好像所有的计划都和李华勇之前的设想相吻合的。政府方面不仅已经同意把那个大理石矿承包给李华勇30年,同意把那个陶瓷厂办在石门县,同样李华勇提出以bt模式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政府方面甚至还同意了李华勇对这个陶瓷厂的定位:走高端路线,以生产工业用建筑用瓷为主。
现在政府方面方案和李华勇之前设想唯一的差别,好像就是由一个单独的工厂变成了一个工业园。
没错了!就是这样一个差别,促使了李华勇现在的思考。因为作为一个建筑业人士,长期做工程的人,他对办工厂那些事情也许不太清楚,但是对搞基建那就太在行了。
单独办一个工厂需要的基建工程,和建一个工业园需要的基建工程,无论从基建的规模,需要的投入,以及建设的周期,那肯定不能同日而语的。
自己现在的实力能够支撑这样一个项目吗?还有整个项目变大以后,衍生出来的其他一些弊端自己能够规避吗?这就是李华勇现在在思考的问题,他觉得这个问题不想清楚不行。
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李华勇的思绪被老陆打断:
“小李,说实话我真有点好奇,你现在到底在想什么呢?政府提出建一个工业园,我觉得这对我们投资办厂的人来说应该是好事呀,就拿这个陶瓷厂项目来说吧,如果说在这之前,莲花她们家可能还会犹豫的话,但如果把今天这个消息传了回去,,那我相信无论是莲花她爷爷或者莲花她爸爸,那肯定不会有任何犹豫了,绝对会非常支持这个项目,如果看情况还好的话,说不定追加投资都有可能。”
李华勇听了笑笑,他相信老陆这话倒是说的实情。毕竟做实业办工厂,那真不是有钱就行的,离不开方方面面的支持。而在咱们国家,什么样的项目算是好项目?那么很多做实业的会告诉你一个笼统的答案:任何一个能得到政府扶持的项目基本都算是好项目。
这并不是说能得到政府扶持的项目就一定能赚钱,只是根据咱们国家的实情,能得到政府扶持就一定比没有政府扶持更好,这倒是经过无数事实被证明的实情。
而南江省现在提出在石门县成立一个陶瓷工业园,准备打造一个完整的陶瓷工艺产业链,这其中“扶持”的意味就很明显了。而这其中的好处,哪怕是李华勇这个陶瓷行业的外行人,也能一眼看到很多。
按照李华勇最初的设想,他这个工厂是准备生产建筑用瓷为主,走工业化生产路线。然而谁都清楚,在陶瓷领域,南江省的强项那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制陶方面。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和传承,可以说在传统制陶方面,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南江制陶业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
景德镇的“青花瓷”天下闻名,然而据李华勇所知,南江省的名瓷可不至有“青花”一种。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哪一种不是造型优美,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你虽然是准备走工业化路线生产建筑瓷砖为主,然而这些传统优势你不利用上的话,你不觉得可惜吗?你如何打造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那么如何利用好这些优势?最直截了当或者说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那当然就是像南江省政府现在的设想一样,成立一个陶瓷工业园,把这些相关行业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才能彼此协作,共同发展。
另外一个,按照李华勇最初的想法,他生产的瓷砖那是准备走“高端”路线的。想走这条路线的话,想研发出大尺寸瓷砖,那就不可避免和稀土行业产生交集。这其中必要的研究,实验和开发那就肯定不能少。那么怎样才能做好这些工作?最好的办法,那当然还是把这些机构放在同一个工业园内。
从这个思路进一步延伸,李华勇甚至还想到了那个大理石矿,想到了今后生产人造大理石的可能。
天然大理石那总有资源枯竭那一天的,而人工大理石呢?它的制造原理,那不就和生产陶瓷差不多一个意思么?
因此从太多的角度看待问题,都必须承认南江省政府准备在石门县建立一个陶瓷工业园的设想,这是一个好设想,这是一个比李华勇之前计划更好的一个计划。
因此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一个他最担心也是最让他犹豫不决的问题。
李华勇直勾勾看着老陆:
“泉叔,我刚才可是在为你考虑,你说按照我们之前的预计吧,这个项目的基建工程不会很大,几千万最多不超过一亿应该就能拿得下来,这样的预算是我们能够承受的,这其中的风险应该也在可控范围。然而现在就不一样的,如果真要建一个工业园的话,那就肯定不是几千万的事,这个基建规模,那没准比建工厂的成本还要高。当初我们商议可以准备让你家“陆记营造”来做这个项目,现在预算加大,工期也不可避免拉长,你难道就不担心这其中的风险吗?”
“风险?这有多大风险?小李我跟你说吧,这几天我其实也一直在考虑你是把这种模式称作bt模式是吧?我觉得这种模式挺好呀,这样做工程虽然要垫资,但工程的利润也更高呀,更何况你还用那个大理石矿作为担保呢,我真不知道你有什么好担心的。”
听了老陆的话之后,李华勇现在只能苦笑,看来现在的老陆是还不知道bt模式的厉害呀,尤其是不知道在国内做bt项目的厉害。
然而老陆不清楚,作为“过来人”的李华勇却不会不知晓这其中的厉害。
在李华勇看来,用bt模式做建筑工程,这就是一把真正的双刃剑啊,这种模式的好处毋庸多言,而这种模式的弊端同样是数不胜数。在真实历史中,这种模式本身就在业内广受争议甚至非议。
“泉叔这样吧,我现在来讲个故事给你听,你现在也不用急,等我讲完这个故事之后,你再来决定用不用这种模式来做这个项目。”
老陆饶有兴趣的盯着李华勇:
“哦?那你快说来听听。”
都认识和打交道这么长时间了,自从穿越以来,如果说道目前为止最了解李华勇的那个人,那很可能就是老陆了。当然这个“了解”也仅限于对建筑这个行业的了解,而不涉及其他。
而这个时候的李华勇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只能挑选几个真实历史中bt模式失败的案例用“讲故事”的方式来提醒老陆,然后让他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