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训练私兵(上)

看到儿子有这等宏图大志,王谚面容严肃,突地起身急问。

“旭儿!若你只想出仕历练,为父可请王家的门生故吏相帮,你可愿意?”

“不愿!若请求门生故吏,别的门阀怎么看?天下人怎么看?如何树立威严名望?”王旭厉声回应。

“若你只为当官,为父可请交好的门阀相帮,将你引荐天子,直入朝堂,你可愿意?”王谚再问。

“不愿!孩儿若走此路,贤臣能将怎么看?将来如何服众?如何执掌权柄?如何匡扶天下?”王旭不敢泄露真实想法,便用匡扶天下这个模棱两可的词替代。

王谚激动得热泪盈眶。

“你十年寒窗,终得文武双全,如今又有雄心壮志,为父岂能不全力支持,你要多少士卒?”

王旭略为盘算,张口问说:“父亲,若不影响家里生活,能不能承担三千人马?”

王谚大笑不止。

“这是什么话,三千人马都养不起,你也太小看为父,哪怕你要骑兵,为父仍能满足,马匹原本就是为父经营的买卖之一。”

王谚语气一转,神色略带忧虑。

“钱粮兵甲不是什么问题,只是突然养这么多士卒会引起别人注意,如果被有心人陷害,诬告我们意图谋反,麻烦会很大,陛下虽然默许门阀供养护卫,但终究不能太过。”

王旭沉默下来,有些发愁。

看到他失望的表情,王谚沉凝良久,急声说道:“这样,我先找你伯父和叔父商议,看能否以我们三个人的名义招募,再适当隐藏兵力,应该就能成,而且刚从长安令调过来的山阳太守袁遗是袁家子弟,袁家与我们王家是世交,若不是太过分,不会有太大问题。”

王旭惊愕地张大嘴巴。

“袁家与我们是世交?”

“那是当然,你曾祖父王龚和祖父王畅都位至三公,袁家也是四世三公,彼此同朝为臣,经历不少动荡,相互多有协助,自然交情很深。”

王谚特别喜欢儿子问自己问题,随着儿子逐渐长大,文韬武略逐渐超过自己,他确实高兴得睡不着觉,但有时也感到落寞,觉得失去了为孩子遮风挡雨的机会。

募兵的事很快得到实现,王皓和王谦都大力支持,他们清楚如今时局,明白其中利害,而且对王旭的才华非常了解,向来寄予厚望。

短短三个月,兄弟三人就募齐三千多人。

王谚挪出城外一处大庄园供护卫们驻扎,然后抽调五个能力出众的食客进行管理和训练,郡太守和本地县令那里也打好招呼,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落实。

此后王旭有大半时间都待在城外庄园。

这些人起初不服他,只是碍于他少主身份,不好明着反对,直到他把二十个强壮护卫打趴下,便再没有人质疑,他也很注意与护卫们交流感情,一起训练,一起聊天,一起切磋武技。

这些应募的护卫多是生存艰难的人,王旭不计贵贱,平等相待,很快就得到他们真心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