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云歌》三度成为中国国歌
尧作为“皇帝”却和大家同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汤,衣鞋不到破烂绝不更换。尧年老了,儿子丹朱粗暴,不能传位给他坑害人民。尧便将皇位禅让给德才兼备的舜。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製陶,深受大家爱戴。他聘任禹来治水,禹非常尽心尽职,舜便主动将皇位禅让给禹……
汉朝注释《尚书》的《尚书大传》中又“补充”了一段轶闻:舜在位第十四年,行祭礼。演奏音乐时出现变调,音乐未完就疾风暴雨,舜沉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见于锺石!”即发生这样的音乐变调和疾风暴雨,是上天告示我,应当将皇位禅让给另一位圣者(禹)。
在举行禅让仪式中,君臣合唱了《卿云歌》。“卿云”即吉祥之云或喜气之云,一位圣人将皇位自愿、和平地禅让给另一位圣人,那是整个民族的幸事。全歌共三章,君臣相和。
首章:舜对卿云的讚美——“卿云烂兮,糺缦缦兮”:绚丽灿烂的云烟缭绕,预兆着又一位圣贤将顺天意民意来接受我的禅让。“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圣人的光辉如同日月普照大地,代代相传。
次章:群臣对舜的颂歌——“明明上天,烂然星陈。日月光华,弘于一人!”:上天是那样的英明和正义,将管理万民的重任赋予一位贤人。这既是对上天的讚美,也是对尧舜的歌颂:上天将管理万民的重任托付给尧,尧毫无私念地禅让给舜,现在舜又禅让给禹。
末章:舜帝的再次歌唱,可分三段——
前四句“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时从经,万姓允诚。”:人类社会的运行就如宇宙运行一样,要有一定的规律和规则。这样,才能使万民信服,民富国泰。
中四句“於予论乐,配天之灵。迁于贤圣,莫不咸听。”:社会像音乐般的和谐,这是顺从天意、符合民心。将皇位禅让给另一位圣贤,普天之下莫不欢欣。
后四句“鼚乎鼓之,轩乎舞之。精华已竭,褰裳去之。”:人们击鼓鸣锺、载歌载舞来庆祝禹即位的时候,我自感年迈,“精华已竭”,我将毫无声息地离开这里。
《卿云歌》首章华美,次章超迈,末章真诚。语言结构大致同《诗经》,但在《诗经》中还很难找到这样君臣和睦的诗情。秦汉以降,这首歌代代相传,寄托着人们对尧舜让贤和社会安康的赞美,尧舜成为华夏盛世与民族道德的象征。
当然,在4300多年前夏朝前夕的洪荒年代,中国能上演这一幕皇帝领唱、群臣合唱的意大利式歌剧,似乎也要存疑,那时连甲骨文都没有出现(甲文最早出现在商朝武丁帝时代),以什么文字来为舜帝记词记谱?所以,《卿云歌》体现的不一定是尧舜时代的历史真实,而是寄托了汉文帝时代的社会追求。
中国自誉为礼乐之邦,五千年来靡靡之音从宫廷蔓延到民间。只可惜,直到清朝末年,国人尚不知“国歌”为何物。当然,欧美国家其实也是到1814年维也纳欧洲会议后才普及国歌,而最早国歌为1568年的荷兰《威廉之歌》。那时中国与欧美交往,外交礼仪上总要演奏国歌,穿长袍的外交官们颇感头痛,临时找来一些传统古曲填新词来凑,如曾纪泽出使英国而自制《普天乐》,李鸿章访问欧洲而自制被后人称作的《李中堂乐》。
李中堂乐
唐·王建诗改编/安徽庐剧“倒七戏”曲改编
金殿當頭紫閣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雲車駕六龍。
慈禧太后火车路过天津小站,袁世凯带着新建的军乐队前去迎接,苦于没有中国国歌,便演奏法国国歌《马赛曲》,慈禧太后被蒙在鼓里,以为一首新曲,那都算犯下了欺君之罪。
1911年6月,清政府正式召集专家讨论国歌,参照英国、俄国、奥地利、法国、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国歌,确定用英国与日本模式,于是严复写出《巩金瓯》,音乐选用康熙、乾隆时的宫廷音乐,10月4日“谕旨颁行”该歌为第一首中国国歌:
巩金瓯承天帱/江山如金瓯般巩固,受到上天的覆庇。
民物欣凫藻/民众万物欣悦地如野鸭嬉游于水藻间。
喜同袍/喜见同袍
清时幸遭真熙皞/有幸遇着太平盛世,真是乐而自得。
帝国苍穹保/帝国蒙上苍保佑。
天高高海滔滔/青天高高在上,大海翻腾不息。
可惜,颁布后不到一周就发生武昌起义,清皇朝被颠覆,“天高高”只剩下了“海滔滔”,《巩金瓯》成了清皇朝的挽歌。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向全国公开悬赏征求国歌,几个月中获得300多首来稿。但选来选去,没有一首满意。于是改变方式,直接向海内名流征稿。
议员汪荣宝提出用古老的《卿云歌》:该歌“气象高泽,超越万流;而抑云兼象国旗,光华隐寓国号,播诸弦管,尤足动人爱国之思。且帝舜始于侧陋,终以揖让,为平民政治之极则。”尤其是,舜唱完《卿云歌》后叹曰:“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句话成为整个歌曲的主题:它既是中国古老的传说,又是新时代的潮流。“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而是全民之天下——这可不是西方的发明,这是中国远古圣人(舜)的警世哲言和华夏民族的世代追求,谁能说中国没有民主的文化与传统?
汪荣宝把《卿云歌》的前四句和舜唱完后说的“天下非一人之天下”连起来,重复演唱,建议作为国歌:
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民国时期的经学史学大师章炳麟面对这首千年流传下来的先圣之词,他是有敬畏之心:国歌事大,非《卿云》莫属。所以,当时将《卿云歌》作为国歌的呼声很高。政府委托比利时音乐家JeanHautstont谱曲,在1913年4月8日的国会开院典礼上,第一次奏起这首尚非完全正式的中国国歌。
可是,总统袁世凯意欲施行君主立宪,自任皇帝,取国号洪宪,即洪扬宪法(辛亥革命前袁世凯就在清廷内推动君主立宪)。1915年5月他委托总统府顾问荫昌写了新国歌《中华雄踞天地间》,颇有中华帝国之威风,由昆曲家谱曲,6月被总统正式确定为中国国歌:
中华雄踞天地间廊八埏
华胄从来昆化巅江湖浩荡山锦连
勋华捐开尧天亿万年(勋华:尧舜尊称)
次年袁世凯称帝,不久退位,郁郁而逝,《中华雄踞》也成为昙花一现。
中国国歌命运多桀,袁世凯之后又得重新讨论国歌事宜。
1919年11月民国教育部专门为此设立了国歌研究会,文学家和音乐家们讨论来、讨论去,感觉还是《卿云歌》最佳。研究会解释是:
“卿云”是五色云气,吉祥而“烂缦”,且与国旗色彩相符——当时国旗是五色旗,取意“五族共和”,暗喻中国文化的“五行”(水火木金土)与“五德”(仁义礼智信)。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是日月照中华,一天比一天进步,且与国名(中华民国)和政体(民主)暗合——上海复旦大学校名即源于此句。
于是,研究会推选会员萧友梅、王心葵、吴瞿安和陈仲子作曲。最后,国务会议决定採用萧友梅作的曲,并于1921年7月1日起施行。其歌词去掉原词中的长句“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卿云烂兮,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坚持到北伐军占领北京。
直到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又想到了国歌问题:国不可一日无歌。再三斟酌之下,还是确定萧友梅作曲的《卿云歌》作为国歌。抗日战争结束后,南京汪伪政权自然消亡,《卿云歌》也从此无人问津。
1930年5月,国民党民国政府悬赏1000元公开征求国歌,规定歌词能表示民族特性与共同理想,唤起爱国观念和民族精神。同时要求歌词浅显,韵味深长,全国男女老幼都能信口成诵和普及。气氛上务求声调铿锵,使民众歌唱觉得欢欣鼓舞。8月底截稿后,请“党国先进”初选出歌词20余篇,但以后就没了下文。因为,列宁式政党是党国一体,国民党中常委已经决定,用国民党党歌来代替国歌,主要内容为1924年6月孙中山对黄埔军校的训词(易大厂拟稿):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建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其实岂止于此,1924年6月23日国民党决定以“青天白日”为党旗和国徽(替代原十二章国徽),该图案下方再加红色块的“青天白日·满地红”为国旗(替代原五色旗),因为该党旗是辛亥革命前陆皓东设计、孙中山提议,当时黄兴差点为这事与孙中山闹翻。所以,中国的第一共和仅仅存在于北洋政府时代,蒋介石当政后只是保留国名,实际政体完全改变。
(武昌起义爆发时,用的是共进会的十八星旗,代表当时的十八省;上海、江苏独立用的是宋教仁、陈其美主张的五色旗,代表五族共和;广州独立后用的是青天白日旗,但陈炯明在惠州起兵用的则是井字旗,此外还有用白旗(取以明涤去污染、光复旧物之意)、金瓜钺斧旗(代表尚武强兵的精神)等,可谓各树一帜。
等到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为制定国旗发生过剧烈的争论,最后决定采用沪军都督府所用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以十八黄星旗为陆军旗,以青天白日三色旗为海军旗。
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对国旗问题发表了他的意见。1912年1月12日,他在写给参议院论国旗的信中,反对以五色旗为国旗,主张在民选议会产生后由国民公决。他的理由是:(一)清国旧例,海军以五色旗为一二品大官之旗。今黜满清之国旗而用其官旗,未免失体。
(二)其用意为五大民族,然其分配代色,取义不确,如以黄代满之类。
(三)既言五族平等,而上下排列,仍有阶级。
他指出:“国旗之颁用,所重有三:一旗之历史,二旗之取义,三旗之美观也。武汉之旗,以之为全国首义尚矣;苏浙之旗,以之克复南京;而天日之旗,则为汉族共和党人用之南方起义者十余年。”青天白日旗原是孙中山早年的亲密同伴陆皓东为兴中会所设计,计划在1895年广州重阳节起义中使用。起义流产,陆皓东被捕遇难,成了“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此后,孙中山参与发动的历次起义打出的都是这一旗帜。至于取义,他解释说:“青天白日,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义,着于赤帜,亦为三色,其主张之理由尚多。他还附了两幅青天白日旗的图案。
身为大总统,孙中山想让青天白日旗成为国旗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参议院多数的赞同,所以只能作为海军旗,而不能成为国旗。对于这一结果,他虽然不满意,但必须接受这个事实。直到1927年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牙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为国旗。
其实早在1906年冬天,同盟会内部就为国旗问题发生过冲突,黄兴与孙中山几乎为此决裂。黄兴认为青天白日旗的形式和日本太阳旗相近,“以日为表,是效法日本”,主张用井字旗,“示平均地权意”。孙中山坚持不让。
章太炎到死,只愿以五色旗覆盖,不承认青天白日旗。)
以党歌代替国歌引起了公众非议,用“吾党所宗”要求国民都“主义是从”,让人贻笑大方。国民党就将“吾党”解释为“吾侪”,译成英文时作“我们”以蒙混洋人。1943年民国政府不顾公众反对,正式宣佈国民党党歌为中华民国国歌,现在还是中华民国(台湾)的国歌。
共产党只有党旗,没有党歌,是用田汉词、聂耳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即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该曲属于军歌,诞生于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期,火药味重了点,偏离了中国“礼乐之邦”的儒家传统。
该歌能激起爱国热情,唤起民众围绕在政府身边(集权),所以能被国民接受,又被执政党推崇,法国国歌《马赛曲》不也同样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莱茵军团军歌?而法国大革命的精神是:自由,平等,博爱。莱茵军团是抗击前来镇压法国大革命的奥地利军队(法王妻子是奥地利公主),即为了反抗法国国王的专制,争取法国人民的自由……
颤抖吧,暴君,和你们的卑鄙者们,所有党徒的耻辱,
颤抖吧,你们邪恶的计划最终将给予你们应有的报应。
我们每位都是抗击你们的战士,如果年轻的英雄牺牲了,
大地会孕育出新的英雄,来与你们抗争。
——《马赛曲》第四节,钱跃君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