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八百五十一章 土林和溶洞

土林在都西南三十多公里的黄联关,是黄砂砾岩经过上亿年的冰川切割效应和后来的风化效应后形成的瑰丽景观。

这里的景色和石林有些类似,不过石林规模要大得多,而且是卡斯特地貌,这里的规模比较小,不过没有看过的话,还是值得一玩的。

但是许安心觉得更好玩的是安哈寨。

安哈寨是一个彝族村落,距离土林只有半小时的路程,寨子本身没啥好玩的,但那里有一个叫做仙人洞的大溶洞。

洞口有一座石碑,上面写着“深幽奇险”四字篆书,看落款是光绪二十三年立的杯。

仙人洞还没有开发,保持着最原始的风貌,吴仁中之前就已经联系好了村子里的书记,找了两个村里的年轻人做导游。

许安心对这种地方特别有兴趣,这其实挺喜欢刺激,当年到夹川就逼着周至带她去走红水河上的钢管桥,那是许多男生都不敢走的地方。

村里用的是带电瓶的矿洞灯,一行人就这样钻进了洞里,一路游览。

游览没有灯光装饰的溶洞可太刺激了,人类对于幽闭黑暗的环境有一种天然的恐惧,灯光下的钟乳石更是千奇百怪,有的如宫殿庭院,有的如重峦叠嶂,有的如梯田村落,有的如花草树木。

更多的则是像奇形怪状怪兽鬼魅,当然也有晶莹剔透如仙宫玉柱,脚下有时候还有冰冷刺骨的“阴河”。

洞子里有分岔,还时而开阔如大厅,时而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充满变化。

周至和许安心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在红水河上钢管桥上冒险的中二少年时光,虽然知道自己现在比在钢管桥上的时候要安全得多,但是架不住这黑暗恐怖的环境过于陌生,而周至自己又属于想象力太丰富的那种,特别善于在脑

子里营造脑补恐怖情节,所以这和走钢管桥性质还有些不一样,走钢管桥,是许安心害怕胜过周至,在这样的环境里,是周至害怕胜过许安心。

听村支书介绍说,仙人洞有搞地质的相关单位来考察过,这个洞子很深,长度足有二十里。

不过周至一行是来旅游的,也不是正儿八经地探险,架不住两位导游的热情,往洞里走了大约三四里,道路刚开始变得有点难走,来到一处深潭,便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了。

“这里要是开发出来还是很有意思的。”从洞子里出来,阳光变得好像比来的时候更加的明亮刺眼了,周至对安心表姐问道:“表姐你怕不怕”

“本来都觉得还好,”许安心说道:“可当走到那处深潭,手电往下一照,发现深不见底的时候,心里就有点发虚了。”

接着又笑道:“好在你先打了退堂鼓,要不然就得我开口提了。”

说完还比了一个胜利的手势,这一刻的许安心,又恢复了几分结婚前那个大大咧咧的东电厂女工的娇俏模样。

回程的路上,安心表姐的心情似乎变得异常的好,还主动对吴仁中提起傈僳族的火草布,应该也属于轻工局的推介产品。

其实这个事儿周至从会理回来就已经给吴仁中打了电话,吴仁中很快也找会理轻工局和文化局询问而来一下情况,最后发现那玩意儿的产量实在太低,而且很难找到提升产量的办法,也就难以往轻工口上靠,反而是作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从文化口上归口管理似乎更合理。

许安心这次本来还有点抓李老三回去的意思,她不知道李老三跑到凉山沟沟里头来是要依靠小苗和周至搞量化交易工具,因此在她看来这事儿本身好像都透着点诡异,联和乡这个地方到底对李老三有啥吸引力

好在李老二很快就阴差阳错地补上了这个口子,给了李老三一个足以将各方都应付得过去的借口,那就是打造自己的天星地网系统,方便自己将来在世界各地做“网络游民”,同时周至也可以利用这个系统,为下一步打造世界

级的超级算力网络做技术准备。

前期技术成熟后,李老二的长江通讯就会立即跟上,将自身的海事通讯网络性能提升一大档次。

而天星地网项目充裕的资金支持,也给国家其他卫星项目提供了发展契机,比如从九四年启动的北斗导航实验系统,就完全可以和这个项目“搭车伴行”。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复杂的卫星系统。与其他卫星系统不同,它需要两颗卫星才能正常工作,并且对卫星的可靠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而且光有卫星还不行,它的地面应用系统也是国内最复杂的,而且涉及了很多高新关键技术。

因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采用有源定位体制,使得系统在用户容量、定位精度、隐蔽性和定位频度等方面均受到一定限制,而且系统无测速功能,不能满足高精度制导和追踪可移动目标的要求。

这些功能,在国内,可以通过地面站进行辅助,而那些国土之外的移动目标定位,则需要其它特种卫星的辅助。

所有这些“耳目”之间,也需要通讯将它们连接成网,协同工作,星擎系统就可以胜任这个功能。

在有了星擎系统承接部分通信功能以后,北斗系统就可以拥有其它卫星导航系统的性能,甚至还可以拥有其它系统不具备的位置报告和通信功能,却节约了大量的成本,相对投资要少得多,可以说性价比超高。

同样可以搭车的还有气象卫星,风云卫星可以直接通过这个系统与小智建立连接,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预报天气,预警自然灾害,效率远比现在的系统高很多。

还有一个更厉害的地方,星擎系统一旦成功,中国就拥有了一个十分可靠的“卫星信息集成交换平台”。

也就是说,未来的卫星,通信部分的设计可以忽略,只需要搭载一个标准通信模块,便能够通过星擎系统,与地面实现高速数据双工通信,这对于减轻卫星重量,降低设计复杂程度,节约能源功耗等方面,为将来的卫星设计

提供一种新的研发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