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路上

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二月二十二日。

吴邵刚离开江夏村,前往京城临安而去。

穿越虽然不足半年的时间,可吴邵刚已经基本适应了这个时代,特别在回家的这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之内,他感受到了很多,不仅仅有来自于下层的困苦,也有来自于上层的奢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没有那么善良天真,哪怕是来自于亲人之间,也会存在算计,想要很好的立足,重点还是展现自身的能力,用双手创造出来财富和权势,依靠自身才是真正的保障。

这一切都灌注到他的脑海之中,成为将来可供参考的经验。

整体来说,吴邵刚还是理性的,甚至可以说是冷酷的,他用不寻常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在特种兵的眼里,世界充斥的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是很正常的事情,你若是没有本事和能力,难以在世上立足,那就只能够老老实实的呆在社会的最底层,遭受他人的欺凌和盘剥,一旦你有了超强的能力,甚至是改变世界的能力,那你就安全可以重新制定世间的规则。

不管这些认识是不是正确,总之这一切,已经镶嵌在吴邵刚的脑海之中,不可能磨灭。

真的到了离开的那一刻,吴邵刚恢复了理性,抛却了诸多的儿女情长,离开家乡到京城去,这是必然,既然现实摆在面前,那就狠下心来,做应该做的事情。

上马之后,吴邵刚没有回头,朝着前方急驰而去。

张炳辉等人跟随在身后,一步不离。

只有八天的时间,从江夏村到临安京城,近九百里地,预示着每天赶路要超过百里地。

长时间的锻炼,吴邵刚的能力逐渐的恢复,虽说因为身体的限制,不可能恢复到穿越之前的体质,但在这个时代来说,也是佼佼者了。

毕竟只有十六岁,身体的逐渐成长是自然规律,这个规律不可能突然被打破,故而吴邵刚也接受了现实,一步一步慢慢来。

气候已经逐渐暖和起来,虽说时不时还有呼啸而来的北风,但已经不是那么凌冽,况且一行人都是军士,行军路途之中,本就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之中,自然也就感觉不到寒冷。

从庐州府一路到京城临安,属于典型的江南地形,体现出来的就是沟渠多、水流多、泥泞的道路多,这对于赶路的吴邵刚等人来说,是莫大的考验。

吴邵刚实际上也将此番的赶路当作了一次强化的训练。

从回到家乡的那一刻开始,吴邵刚的魔鬼训练办法,已经开始实施,张炳辉等人都是深切的感受到了,而这种所谓的魔鬼训练,吴邵刚自身也是坚持的。

每天上午负重跑步二十里地,不管是刮风下雨都不能够间断,每天夜里十里地的负重跑步训练,同样是不停歇的,每个人腿上和手上绑着沙袋,重量达到了二十斤。

骑马本是被看作很平常的事情,但吴邵刚的要求不一样,那就是必须在疾驰的马背上面,能够数量的张弓搭箭,且能够基本命中目标。

至于说长枪和宋手刀,那更是要求严格,长枪练习的就是刺杀的动作,看着很简单,没有多少花哨的动作,而且出抢的速度要求越来越快,宋手刀则是削砍的动作,不准有其他额外的动作,速度也是需要越来越快。

吴邵刚的要求,就是张炳辉等五人,刀枪弓箭弓弩,样样都要精通。

其实训练的过程之中,最吃苦的就是吴邵刚本人,刀枪以及骑马方面的训练,他还占据有一些优势,因为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柔韧性方面,可以适当的调解,加之穿越带来的训练理念,以及对身体构造的了解,让他能够提高训练的技巧,更快的掌握诸多能力。

可是在射箭方面,就不好说了。

谁都清楚高超和精湛的射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出来的,穿越的吴邵刚,以前从未触摸过弓箭和弓弩,要知道千年之后,这些东西在实战中几乎被淘汰,特种兵之中,也有极少人专门练习,但不普遍。

在射箭方面,吴邵刚所能够做的,就是将弓箭射出去,其余就谈不上能力了。

所以在训练射箭的时候,吴邵刚吃了太多的苦。

为了能够快速提升射箭的命中率,吴邵刚曾经采取了极限训练方式,那就是在左右手臂上面绑着石块,然后举起弓箭,对准某个目标射击。

举起弓箭的时候,要求平衡两分钟以上,接着才能够发射。

这样的训练,让吴邵刚险些虚脱过去。

极限训练的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吴邵刚射箭的命中率大大的提升,但和那些弓术精湛的人比较起来,还是有着太大的差距。

吴邵刚其实明白,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每个人之间个性存在差异,不可能有人样样精通。

外界对特种兵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就是认为特种兵是万能的,什么都是精通的,且电影电视方面也是如此反应的,但身为特种兵教官的吴邵刚是很清楚的,特种兵唯一共同拥有的特质,就是耐力、毅力和超强的体力,也就是说特种兵的基本素质是差不多的,达不到那种等次的基本素质,就不可能进入到特种兵的队伍之中。

一旦进入到队伍之中,除开平日里的强化训练,教官还需要根据每个特种兵的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突出某一个方面的作战能力。

特种兵作战,也并非是完全的单独作战,团队协作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每个特种兵都能够发挥出来自身最强的某方面的能力,这样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让团队里面的每个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保证圆满的完成作战任务。

这才是特种兵作战的真谛。

想要让每个特种兵都成为神仙,无所不通,无所不晓,顶着枪林弹雨,千军万马之中能够取上将首级,那是美丽的神话。

对张炳辉等人的训练,吴邵刚很是耐心,他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张炳辉等人,至少熟悉刀枪弓箭弓弩,在战场上厮杀的时候,不管手中有什么武器,都能够施展,都能够置对方于死地。

至于说战术素养方面的训练,吴邵刚暂时没有实施,他看出来了,张炳辉等人的文化水平是明显不足的,这一点是巨大的短板,虽说拥有超强的战术素养,不一定是文化水平很高的人,但文化水平不足的人,成为名将的概率很低,古今中外的战略家、军事家,首先都是文化人,有着旁人不及的文化水平。

吴邵刚有着很强的危机感,不久的将来,他的对手很有可能是蒙古鞑子,也就是元军。

元军在历史上的名气是巨大的,不仅仅是横扫中原,甚至是横扫欧亚,元军的铁骑,号称天下无敌,战斗力异常的强悍,大元王朝的创始人成吉思汗,被无数人推崇。

与这样的军队为敌,若是没有超强的作战能力,那等于是送死。

当然穿越之前身为特种兵教官的吴邵刚,也不会完全迷信元军的战斗力。

蒙古人生活在草原上,受到自然环境的局限,人口的密度是很低的,就算是千年之后都是如此,而由蒙古人组成的军队,人数方面自然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这就让元军真正的蒙古铁骑,人数不可能太多。

元军绝大部分兵力的组成,还是汉军,其中包括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被灭掉的金朝投降的金兵,一部分就是南宋投降的军士,这些军士组成的军队,被称之为新附军。

譬如说蒙古前大汗蒙哥,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准备一举拿下四川,这十五万大军之中,精锐的蒙军只有不足两万人,其余几乎都是新附军。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从兵力的数量方面来说,还是颇为可观的,殿前司、侍卫马兵司、侍卫步军司组成的三衙军,以及分布在四川、长江中下游的十支御前诸军,总兵力达到了近四十万人,装备方面也不是太差。

可惜这些军队,面对元军作战的时候,结局无不是一败涂地。

军士个人的作战能力方面来说,可能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不至于每一次作战都是一败涂地,曾经这个问题,让吴邵刚百思不得其解。

穿越不到半年的时间,吴邵刚终于弄懂了这里面的根本原因。

南宋的皇帝和朝廷都是偏安一隅,喜好享乐,追求奢靡的生活,这样的风气,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军队,况且每一次作战,军队的统帅都是由皇上和朝廷派遣的,这些统帅,想到的不是如何的打败对手,满脑子都是平安是福,享乐为上。

如此的情况之下前去作战,要是不失败,那才是奇迹。

说白了,南宋的军队,最为缺乏的东西,就是军魂。

军魂代表了铁血,代表了勇气,代表了一往无前,所有这一切,归结起来的核心,就是将士不怕死,为了取得战斗的胜利,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要坚持下去。

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何愁天下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