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6 章 纳妾礼成

宁奋看着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人儿,说句实在话,宁奋心动了,宁奋的心动不是因为郑婉长得多么的漂亮。而是对郑婉这种不满足,不屈服的欣赏,让宁奋有种“亲人”的感觉。不过宁奋对郑婉还是有一些抵触,这种抵触源于对郑婉的不了解,应该说,宁奋觉得一个千面郎君很可怕,人前一副惹人怜惜的小猫咪,背后变成吃人的大老虎,这种感觉宁奋不喜欢,他更喜欢那种简单的人,比如说大傻,苗爱景,因为宁奋自认为不是一个好人,他自然希望接触一些简单的人。矛盾的心里让宁奋不断的打量郑婉,这种审视的目光让郑婉特别的难受,郑婉的可怜楚楚的模样也不是假装的,她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好,原来这些本来是郑婉引以为傲的东西,因为可以保护自己,保护满院的人,但现在这些东西,好像已经成为了她的一个负担。宁奋的这种忌惮的目光郑婉特别的熟悉,以前郑婉看到这种目光是特别开心的,但现在看到这个目光,郑婉觉得很难受,宁奋本来应该是郑婉现在最亲近的人,但是看到这样忌惮自己的郎君,郑婉觉得自己可能也只会从荥阳郡公府的五小娘子变成了潮河坡男爵府的一个老姑娘而已。崔思茹身穿一袭大红色的袍子出现,让宁奋看的直皱眉头,崔思茹不适合穿大红大紫的衣服,她衬不起来这样的严肃的颜色,本来崔思茹便是一株芙蓉,但偏偏要装杜丹一样,特别的别扭。这个问题,其实宁奋和崔思茹之前有讨论过这个问题,宁奋与崔思茹成亲之时崔思茹便是穿的大红色婚服,那个时候宁奋虽然觉得这个姑娘长得挺好看,但真的不适合穿这身衣服。后来,崔思茹也没有主动的再穿红色衣服。所以崔思茹穿的大红色的衣服出场,还真的出乎宁奋的预料。反观是郑婉穿的是一个身粉红色的衣服,颇为得体,娇羞可人。崔思茹看到宁奋的表情别扭的表情,便知道宁奋在别扭些什么。郑婉招呼了宁奋坐下之后,也赶紧招呼了崔思茹坐下,然后站在宁奋的身旁,不言语。宁奋紧皱,是个人都看得出来此时的宁奋特别的不高兴,看的郑婉一阵心惊。“哈哈哈,笑死我了”从刚才崔思茹就在看着这两个人,别别扭扭的特别的有意思,这让对这两个人都特别熟悉的崔思茹,有了一种看好戏的感觉,便一直在门外磨磨蹭蹭。“那个郑姨娘,坐下吧,”崔思茹招呼郑婉坐下,这个权力实际上是崔思茹掌管的,如果崔思茹不愿意,那么只要是崔思茹在吃饭的时候,无论是在崔思茹的地方,还是在郑婉的小满院,都只有崔思茹吃完之后,郑婉才能有吃饭的机会,这也是郑婉为什么在刚才站到宁奋的身边,这事要伺候崔思茹和宁奋用餐,偏偏宁奋是最讨厌这些东西,之前绿柳这样的时候便被宁奋训个狗血淋头,宁奋不是对郑婉不满,而是对崔思茹不满,郑婉不知道,情有可原,但是崔思茹会不知道?宁奋觉得这是崔思茹在给郑婉的一个下马威,虽然我们是姐妹,但我还是老大,这是宁奋觉得崔思茹表达出来的意思,当然这事崔思茹的权利,所以宁奋觉得不会说些什么。“郎君,婉儿,你们两个太有意思了,婉儿,在男爵府没有那一套的规矩,一切从心便好,即使有这么规矩,就你我的感情,我会让你看着我和郎君吃饭吗?”崔思茹平复了一下心情之后,对宁奋说,“你也不需要皱眉头,妾身知道,妾身不适合穿大红的衣服,但是没有办法啊,今天是郑婉入门的日子,对她来说,对整个男爵府来说都很重要。妾身赶紧吃完饭,会自己的房间吧,给一对新人留出空间!”崔思茹阴阳怪气的话,惹得郑婉娇羞不已,但是对宁奋来说,这才哪到哪,根本不为所动。“郑婉啊,今天是你的日子,但有些东西还是要说的,虽然你比我大,但是以后我对外还是会称呼你妹妹的。”崔思茹说这话的时候很严肃,郑婉也严肃的点点头,宁奋本想说些什么,但想了想大壮叔说的,这一次饭,主要的目的,其实是崔思茹再给后来人立规矩,当然如果是一般人纳妾,可能当家的会在当家娘子立规矩之时,帮助妾室一把,但这次是崔思茹给宁奋纳的妾,宁奋根本不知道,也没有感情,所以宁奋还是不开口还好。经过一系列的对话之后,结束了必备的流程,然后整个吃饭的氛围变了不少,食不言寝不语,在宁奋这里根本不管用,所以只要有宁奋在的时候,崔思茹也便适应着宁奋的习惯,眼前的这一切,郑婉听崔思茹说起过,但正真看到时候还是感觉很新奇。“哎呀,现在男爵府都已经有妾室了,想想当年妾室与郎君成亲之时,那个时候都没有人过来吃席,感觉真凄凉,这一次算是在整个长安城里大大的出了一次风头。”崔思茹想起自己成亲时的情景,不由得感叹道。“那次可不是没有人,是有人得,也是那次之后,我才决定要好好有一番得作为,说起来,还要感谢他们三人呢。”宁奋见崔思茹说起这事来,觉得也有些理亏,但还是弱弱得替自己辩解了一下。“哼,最怕的是有了新人忘旧人啊,你说是不是呀郑婉”崔思茹到现在还是不忘记打趣郑婉,崔思茹看的明白,今天得郑婉绝对不会将自己得本来得面目真出出来的,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啊。“崔思茹说起来这是怎么一回事,我在大理寺做了一件好像是了不得得事情,你在家也好像做了一件不得了得事情啊。”说起这些事情,崔思茹,郑婉都收起了嬉笑得表情,严肃了起来,这算是宁奋正是得过问此事。“此事,其实还是郎君惹下得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