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惊天之论

孟芦发这一声喊,台下登时安静下来,须臾沉寂之后,先前那与孟余堂斗嘴的王焘门下弟子喊道:“孟芦贤者,此时可不能打诳,圣人敕旨何在?”

孟芦道:“当着各位大贤的面,孟芦怎敢打诳语?有西京长安来宣旨官中官辅趚琳在此。”

说话间一体态肥胖的中年登上石台,不过他看来不会武功,手脚并用才从下面爬上台来,孟芦忙上前搀扶,此人向众人拱手说了几句客套话,然而他中气不足,却不能如孟芦一般将话语清晰送入每个人的耳中,但看他穿着打扮及面白无须的样貌,显然是禁中中官无疑。

那王门弟子虽离得近,也没听清辅趚琳的言语,高声喊道:“诸位禁声,禁声,请辅中官宣旨!”

孟芦道:“慢来,慢来,原是要先请越人大贤先备述前情,再请辅中官宣旨,不然诸位也难明所以,然而方才大贤才开口说了一句话,诸位就吵做一团,可叫外邦人看了我大唐医师的笑话。”

独孤湘悄声道:“呀……这孟芦怎么说越人大贤是外邦人?”

韦景昭却望空一指,道:“他说的不是秦大贤,是那边几位。”

独孤湘生的矮,却看不到韦景昭所指方位站着什么人,急道:“朔哥儿,你托我一把。”

江朔道:“别胡闹,你立这么高,不是要叫人家笑话。”

独孤湘仍不放弃,道:“不会的,我们站在最后面,你托我一下,谁又会看我们这边。”

江朔拗她不过,只得站到后面,伸出手掌,独孤湘轻轻一跃,站上他的手掌,江朔轻轻一举,将她托在手中。大无艺惊道:“听说汉宫飞燕身轻能做掌上舞,我还道只是种夸张的说法,今日才知真有这样俊的功夫。”他赞的是独孤湘轻功了得,其实以江朔的功夫,莫说一个体态轻盈的湘儿,就是二百斤的壮汉,要托起来也毫不费力。

独孤湘立在江朔掌上登时成了全场最高,向韦景昭所指方向看去,却见一群穿着白色长衣,带着黑色硬顶幞头的人,站在那边。

独孤湘看了半天不得要领,飘身落回地面,对江朔道:“一群白衣人,说是行商的么,又都是长袍,说是医生么,颜色可太素了了些。”商人尚白,秦汉以降,商贾皆着白衫,但唐代商人为行动便利,多穿缺袴袍外罩白色半袖,却不似这群人的宽袍大袖;而白色又是祭奠之色,医生为避讳“死”字,从不穿白色。这样看来这一群穿白色长袍的人站在一群医生中可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大无艺道:“这群人是新罗贵族,至于是不是医生,我可就不知道了。”

独孤湘问道:“城主,你如何知道他们就是新罗人?新罗是在哪里呀?”

大无艺道:“新罗在安东都护府以南,魏晋时彼地称‘韩’,当时韩地分为马韩、辰韩、弁韩,新罗人便是辰韩的后代,因语言、称谓、器物等与秦朝相似而被称为‘秦韩’。其实那是汉唐之人没见过商、周之人。其实韩人为殷商后裔,其祖乃‘殷末三仁’之一的箕子,箕子乃商纣王之叔父,商灭亡后,箕子带着族人来到辰韩之地建立了这个国家,因此辰韩亦称箕子国。”

独孤湘道:“安东都护府不是已抵达大海了么?怎么南面还有国家?”

大无艺道:“自然有的,然而其国山高路险,鲜有人知罢了。到了南北朝以后,彼处却又有了三个诸侯国,其一当然是辰韩的后代,辰韩并吞了弁韩所里伽倻国,改国号为‘新罗’,另两个却是外来的,一个就是高句丽,一个是百济。”

独孤湘道:“高句丽不是被大唐给灭了么?”

大无艺道:“早在唐灭高句丽以前八年,百济就已经被大唐给灭了,从此三韩也好三国也好,就都会新罗一家的天下了。”

独孤湘道:“这新罗国运气倒好,跟着大唐屁股后面,捡了个现成便宜。”

大无艺道:“大唐可不是散财童子,灭了百济和高句丽,原是要将安东都护府安置于平壤,牢牢控制高句丽、百济两国故地,并时时压制新罗,试图借此全面控制韩地。”

江朔道:“虽然是大唐帮新罗扫清了建国的障碍,但如此多吃多占只怕要引起新罗国的不满。”

大无艺点头称,道:“说的不错,新罗文武王金法敏派兵攻击驻扎熊津都督府的唐军,兼并了百济故地,同时接纳高句丽遗民,扶植他们建立“报德国”,以牵制大唐在韩地势力的扩张,而文武王颇有心机,他边打仗一边遣使入唐谢罪。唐廷顺水推舟,默认了新罗对浿水以南地区的控制,并于仪凤元年将安东都护府撤到辽东,至此,韩地首次出现大一统的国家。”

湘儿道:“啧啧啧……当年新罗被高句丽、百济攻击,倒不忘求大唐相助,而他自身强大后,竟然不把大唐放在眼里,活该受此一劫。城主你见识倒是广博。”

大无艺笑道:“如今新罗北面与我渤海国接壤我怎能不知。”

韦这时景昭拉了拉大无艺的袖子,做个手势示意他禁声,原来大无艺和独孤湘两人闲聊之际,四下交谈声已平息下来,秦越人继续道:“诸位,方才孟大贤已经说了,今日将诸位聚集于此,是为了解决与新罗之间的一项公案。”

台下又有人高声问道:“是什么公案?望大贤明示。”

秦越人的内力委实不地,无论远近听着不都不甚响,却偏偏清晰地传入周围邻居每个人耳中,这内力却又高于孟芦的孟鹤堂的狮吼功了。

独孤突然嘻嘻笑起来,江朔奇道:“湘儿你怎么了?”

独孤问道:“我想起前面哪些人里面”,好几个年轻人面上都敷了粉,现在想起来颇感滑稽。”

大无艺轻声道:“这是新罗贵族,称为花郎,新罗贵族子弟歇加入花郎组织,灌输世俗五戒,鼓励冲锋陷阵、为国牺牲,不过么如今的花郎可是名不副实咯,尽是些傅粉粧饰的人。”

他们在耳语之际,棋盘山上的秦越人却道:“新罗王被封为鸡林州都督府,大唐视新罗为羁縻州,新罗亦用唐制度,奉唐正朔、入唐朝贡、受唐册封,宗藩关系原本融洽,不过按说这与我们医者也没什么关系。然而今年新罗入朝朝贡之际,国书中却提出一个古怪的说辞,说我汉医中针砭之术源自新罗。”

此言一出,台下再次哗然,针者金针、砭者石针,“针砭”就是“针灸”之术,各医家虽然门派不同,治疗手法各不相同,但都不乏用到针砭之术,虽不知谁那位医师最早采用针灸之术,但可以肯定这针灸必然是源自中原,怎么可能源自新罗呢?”

就在此时,只见一道白色的波浪涌上棋盘山,原来是白衣的新罗人一齐跃上台来,他们约莫有十几人,那些涂脂抹粉的年轻人在台上分站八方,中间却是一胖大的老僧,这些人对秦越人隐隐形成包围之势,秦越人倒是不惧,不过周围医师都充满了警惕,纷纷喊道:“不请自来,番子果然不知礼法!”

又有人喊道:“这么多人做什么?要依多为胜么?!”

那老僧合十道:“阿弥陀佛,众位檀越听我一言,我们说针砭源自新罗是有依据的。”

不待老僧说完,就被台下一人打断,那人朗声道:“我乃大医崔知悌的再传弟子在场,我崔门专攻针灸之术,针砭刺穴之术,相传是伏羲所创,伏羲尝百药而制九针,是我医者的祖师爷。和你新罗人又有什么关系?”

老僧一挥手道:“哎……古书云伏羲人首而蛇身,是传说中的神人,说他是医者之祖,可做不得数。”

立刻又有一人高喊道:“战国时名医扁鹊,便有针砭刺穴治病的明文记载,云: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难不成扁鹊是你们新罗人?”

老僧身前一涂脂抹粉的年轻人道:“那可也未必,我新罗人乃商汤余脉,被周人灭国被迫远走,这扁鹊姓名无考,讲不得也是商人后裔,与我新罗同源。”

马上有人连声“呸、呸、呸”不止,道:“你们只管说我们的书证不确,结果自己拿出的证据不也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来的么?”

台上的青年还要争辩,老僧伸手拦住他,双掌合十道:“阁下是王焘门下,王门最善整理典籍,当知。”

那人一瞪眼道:“医者谁人不知?”

老僧道:“有没有?”

那人不屑道:“怎没有,在下不说倒背如流,那也是记得一字不差。”

老僧道:“好!有云:‘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可是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