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86 兵库海战(1)
就在陈景恪为未来布局的时候,东方万里之外的海域,一支庞大的舰队趁着夜色悄无声息的噼开巨浪向着前方快速驶去。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舰队,领头的是两艘九十米巨舰,这是大唐新建的五级主力战舰。事实上这也是大唐水师的一次全新尝试,倾全军之力打造了这两艘大型战舰。也是眼下唯二的两艘,全在这里了。说起来和陈景恪也有关系,他经常‘恐吓’李世民,让李世民对大海之外的世界总是充满了危机感。只不过李世民应对危机感的办法不是禁海,而是打造最强大的水师,把敌人找出来消灭。《控卫在此》在他的授权下,大唐水师堪称是跳跃式发展,战舰的打造速度直接拉满。这里就不得不说文明底蕴的事情了。古代建造战舰需要储备木料,还是特殊的木材,因为一般的木料无法造大船。有木料还不行,还需要时间。把砍下来的木头放在阴凉处阴干,这个时间需要二十年之久。当然,也可以先加工成木板再阴干,这样能缩短一些时间,但折损率很高。要知道造船用的都是名贵木料,就算是朝廷也负担不起如此大的折损率,大多还是选择整根原木阴干。还有一种临时办法,升温烘干,这种办法制作出来的木料纹理有问题,一艘船用不了十年就要报废。除了临时需要战船,一般也不会采用烘干法。关于木料,前世还有个很真实的冷笑话。在大航海时代,某欧洲国家种植了一批橡木,准备打造属于自己的水师。两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这批木料终于成熟了。网上很多人都在玩梗,某某国两百年前种植的船木终于长成了,可以造船了。说起来很好笑,实际想一想很心酸。所以古代人说百年海军真不是开玩笑的。中华文明的优势就在这里,地域广阔各种木料都有。历代王室都会囤积大量的木料,有些是用来造船,有些是用来营建宫殿……但不论是出于什么原因,中原王朝囤有大量名贵木材都是事实。王朝灭亡,这些木料也会被新王朝继承。所以中原王朝想打造水师,真的没那么难。至少在木料这一点上,就不用太过于发愁。尤其是隋炀帝杨广,他为了征辽东,为了打造龙船,为了给自己四处修宫殿,更是囤积了海量木头。到了贞观年间,这些木头都能用了。李世民直接把这些木料全部送到了造船厂,全力打造战舰,而且还要打造新式战舰。各种造船实验随便做,不用怕浪费木料,就怕你们不能及时把船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大唐的船工们也前所未有的积极起来,加上陈景恪提供的思路,很快就掌握了海船的打造方法。三十米战舰,五十米战舰,六十米战舰,直到眼前这两艘九十米全风帆式炮舰。当然,一支舰队不可能只有这两艘主力战舰,下面还有六十米大舰八艘,二十米到五十米战船上百艘。二十米以下小船就只有探索航道打探情报的快船,亦有二三十艘。整支舰队不见一丝亮光,不闻一丝声响,只有船体破开巨浪的声响。如果让军事迷看到了,一定会惊呼这怎么可能。要知道夜晚行军本就危险,海军夜行更是危险到了极点。在没有雷达辨别友船距离、海岛海礁的年代,海军夜行真就是送命。但眼前这支军队确实这么做了。虽然为了安全可以拉长了船与船之间的间距,导致阵型太过松散,可确确实实是夜行军。可见这支舰队的统帅不只是能力出众,胆量也不是一般的高。急速航行了半夜,站在了望杆上的了望手忽然发现前方黑暗的水面上亮起了一簇火光,且火光好似被什么东西给遮住了一样,时隐时现。已经被冻的有些麻木的了望手,默默数了一下火光隐现的频率,脸上露出喜色,和搭档说了一声就快速从杆子上滑了下来。“校尉,东南方发现我军探马信号,距此十里。”那名校尉马上转身进了才船舱,在一间舱房门口停下,敲了敲门道:“将军,东南方十里有我军探马。”“吱呀。”门被打开,一身皮甲的刘仁轨从里面走出来,道:“走,去看看。”几人顶着迎面吹来的海风站到甲板上,刘仁轨拿出望远镜朝东南方望去,很快就发现了那处亮光。“传令全军减速,派快船去察看情况。”他一声令下,三盏气死风灯被升起。周围的船见到灯后也同样升起了三盏气死风灯,越来越多的船升起信号,从天空俯瞰下去犹如一片星海。这是信号灯,三盏表示减速,同时也是给其他船提供参照物,别撞上了。接到信号的船队突然‘活了’过来,无数人从船舱跑出来,开始降帆、调整船速等等。这么大的动静几乎没有发出太多的声音,除了个别指挥人员之外,其他人都默默执行命令。看似很简单的操作背后,却是大唐水师经过无数次训练,折损近百战船为代价摸索出来的。大船在海上急速航行,惯性特别大,减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等速度真正降下来,已经是半个小时以后的事情了,距离那处火光也只剩下不到一里的距离。很快一艘快船贴近他们,几个人顺着软梯爬上了旗舰,其中有一名四五十岁的中老年文官。见到他,刘仁轨连忙上前道:“高都护,你怎么这个样子过来了,要是有个闪失我如何向圣人交待。”高都护全名高表仁,曾任新州刺史。知道这个人的不多,历史上关于他的记载也不多,但记载的事情却值得所有人敬佩。贞观五年他出使日本,要求当时在位的舒明天皇面朝北跪拜迎接李世民的圣旨。当时日本已经有了不臣之心,给隋唐的国书里甚至出现了,日出之国皇帝见过日落之国皇帝这样的话。舒明天皇自然不会跪拜接旨。但高表仁也是个不畏死之人,当场训斥他并拒绝宣读圣旨。舒明天皇气急败坏却也无可奈何,他确实不敢伤害大唐天使。一个不愿意跪接圣旨,一个你不跪我就不读,两者就僵持了下来。这件事情一直拖了两年,舒明天皇不得不派人把他礼送回大唐。当时高表仁孤立无援其处境可想而知,只靠心中的一口正气支撑。说实话,以当时大唐的水师战斗力,倭奴人真把他杀了,大唐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他硬生生靠着自己的意志扛住了所有压力,最终在保全了大唐天朝上国颜面的情况下全身而退。但此事对他而言始终是一段难忘的记忆,得知大唐要打造水师,还要经营东海海疆,他就主动奏请参与此事。李世民建了东海都护府,他顺理成章成了第一任都护。刘仁轨则是因为军功已经成为东海舰队的大都督,直接归水师大将军李孝恭管辖。这些年大唐在东海的各种动作几乎都是出自他们两人之手。比如让筑紫岛上反对大唐封国的少数土人权贵消失等等。而今天他们将要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大动作,彻底消除大唐在东海上的隐患。大唐占领了筑紫岛,还要在这里搞封国,倭奴国自然不愿意。之前权臣苏我虾夷就派了自己的儿子苏我入鹿征讨筑紫国,被刘仁轨击败。但苏我虾夷肯定不会就此放弃,正在悄悄的打造战船招募水师,意欲重新夺回对筑紫岛的控制权。刘仁轨很清楚自己是客军作战,若让倭奴人做好准备,纵使己方有炮舰之利也不好办。毕竟此时的炮舰数量少,使用方法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海战依然是水师的主要战法。思来想去,提前出兵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之前,摧毁他们的水师是最好的办法。他先是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高表仁。早就对倭奴国不满的高表仁马上就同意了他的计划,还帮忙完善战略战术计划。等一切计划好,刘仁轨再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李孝恭,不出意外获得了批准。还是那句话,第一批五个诸侯国是大唐倾力打造的样板,是绝对不允许出问题的。而且倭奴国野心勃勃,对大唐并无恭顺之心,也确实该敲打敲打。李孝恭本就是宗室里为数不多的统帅级人才,自然知道先下手为强的道理。况且他之前因为和李建成走的近,玄武门之变后就被边缘化了。时隔十余年,因为大唐要发展水师,他靠着有水战经验终于再次得到重用。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非常努力想要把这个工作做好。不但批准了计划,还把此事全权交给了刘仁轨。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把水师唯二的两艘九十米新型战舰调拨给他使用。刘仁轨当即就率领东海水师主力,日夜兼程赶到倭奴海域。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高表仁身为东海都护竟然冒这么大的险,大晚上跳船到他这里来。要知道跳船是很危险的事情,就算是白天都有可能出现风险,更遑论是晚上。以现在的天气,掉进海里等捞出来不淹死也冻死了。听到他关切的话,高表仁混不在意的道:“无事,倭奴国不灭,谁也收不走我这把老骨头。”说着一阵寒风袭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哆嗦。刘仁轨无奈道:“你呀……走,先去船舱里暖和一下。”两人一起来到船舱,里面有一个小炉子火烧的很旺,船舱的温度也比较高。烤了一会儿火,又喝了一碗姜汤,高表仁才恢复正常,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说道:“我派去的人已经查到倭奴军的详细情报了。”之前刘仁轨回去请战,他则留下刺探情报。刘仁轨问道:“对面什么情况?”高表仁拿出一副地图展开,借着船舱里昏暗的灯光道:“和之前差不多,倭奴人并未察觉到我们的行动。”苏我虾夷把招募的水师藏到了一个叫兵库县的海域,此地乃天然良港且较为隐蔽,不易被察觉。这一点刘仁轨是知道的,他缺的是具体的情报,这也是高表仁最近一直在刺探的东西。“这支水军约有大小船只一千余艘,算上征收的渔船舢板有三千余艘,兵员五万之众,由你的老对手苏我入鹿统帅。”“苏我入鹿虽然性情残暴,但确有几分统兵之能。到此之后日夜操练无有懈怠……给他一段时日,或许真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刘仁轨带着肃杀之气道:“那就让他去死,这不也正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吗。”高表仁也寒声道:“这次一定要打断倭奴人的嵴梁,让他们知道大唐为何是天朝上国。”然后他迟疑了一下才说道:“详细了解过倭奴人的情报之后,我以为之前的作战计划需要调整。”刘仁轨并不意外,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根据敌人的时机情况调整战术本就是理所应当之事。之前他们并不了解倭奴人的具体情况,做出来的计划有问题也是正常的。于是他就说道:“不知高都护有何高见?”高表仁说道:“高见不敢当,只是一点建议,可不可行全凭刘都督之意。”“兵库港虽大,然倭奴人的船只更多,三千多艘战船几乎挤满了港湾。”“一旦我们堵住出口,他们的数量优势就无法展开。再左以火攻之,可不费吹灰之力消灭敌军战船。”刘仁轨质疑的道:“这处港湾出口甚广,以我们的兵力恐无法堵住他们吧。若把兵力分的太散,反而会为对方所趁各个击破。”高表仁胸有成竹的指着地图上的标记道:“这处港湾看似出口众多,然大多数地方要么有暗礁要么水位太浅无法行大船,能自由出入的水道只有两条”“只要我们把这两条水道堵住,倭奴水师就是瓮中之鳖,火势一起他们逃无可逃。”“且夜间除了少数看守船只的人之外,其余人都会回到岸上的营寨睡觉,等他们知道被袭击再从营寨跑过来抢救船只也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