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将军

八月十五日,大宋朝廷休朝一日。

一大早,以赵匡胤为首,宗室为辅,文武大臣缀后,与皇宫西南的太庙,共同祭天,祭祖。

宋朝祭祀典礼一应随唐,经过动荡的几十年,这种制度已经被简化了许多。

不过祭祀乃是古人生活的重要的一部分,赵匡胤当上了皇帝,年号建隆,建隆元年(960年),就在原后周皇宫西南建立太庙。

太庙采用隋唐四亲庙制度,建置太庙四室,每室三间,追尊赵匡胤以上四代。

根据辈分,其庙号分别为僖祖,顺祖,翼祖,宣祖。

这个太庙只有四栋十二间房子,看起来真的简陋无比,不过绿树庭院,深檐高阶,加上祭祀台的布置,让这里有了一丝肃穆的气氛。

诸位大臣分散在整个院子里面,除了祭祀台前的一小块区域,将这里挤的满满当当。

礼部尚书许拱主持大典,首先就是娱神曲的傩戏。

在后世,知道傩戏的人很少,最多知道京剧,昆曲,豫剧。

但是,只有傩戏,才是华夏民族从古至今最古老的庆祝方式。

自商周时期,公元前一千年,就有了傩戏,到了周朝,逐渐成型。

它起源于华夏民族先民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巫术意识。

是一种以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古老的图腾崇拜和鬼神信仰,是民众渴望驱逐苦难,追求幸福生活最朴素的表达。

国家要祭,民间也要祭,日月星辰、风师雨师、五岳山林、上帝社稷都要祭。

这种祭祀的方式就称为傩,并且国家有大傩,民间有乡人傩。

在祭祀的仪式中必然要有歌舞礼乐,这种歌舞也就是傩舞。傩在民间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在歌舞中增加了故事情节,丰富了表演,向傩戏转化。

在现代的时候,这种舞蹈在赵德昭看来,实在有些滑稽。

民间有一个很形象的形容,那就是“跳大神”。

因为傩戏的主要动作就是表达对神的崇拜,展现自身的谦卑。

这里面,捶胸,頓足,摇屁股,以动物本性的姿态向神展现崇拜。

这种华夏民族最悠久的传统,在元蒙时期因为信仰不同,被全面禁止。

到了明代中期,才逐渐恢复,可是后来满清入关,再次被禁止。

只有一些偏远地区还流传了下来,却也残缺不全。

以至于后人都不知道傩戏是华夏民族最古老的信仰,还以为是偏僻地区的民族舞蹈。

可是在这种祭祀的场合,是没有那种世俗化的表演的,每一个祭祀人员都华服满身,脸带面具,步伐迥劲有力,上身动作沉稳肃穆。

这种铿锵有力的表演根本没有任何戏剧化的元素,在音乐的配合下,肃穆庄严,让人心生敬畏。

上一世在大明,他只顾发展经济,后来也无心恢复。

现在看到这种祭祀方式,感觉还是很有推广的必要的。

赵德昭左手牵着六姐,右手牵着五姐,四姐牵着赵德芳,五人站在赵匡胤三兄弟身后,诸位大臣之前。

每年的几场大祭,是四姐她们少数可以亮相的场合,大部分时候,她们就只能生活在深宫,一直到出嫁。

六姐看的开心,才三岁的她不懂得大道理,只是觉得热闹,好玩。

她被四姐教导了许久,在这个场合不哭不闹,跟着众人有样学样,还觉得挺好玩,脸上带着开心的笑。

先祭天,后祭祖,赵匡胤亲自念完在赵德昭看来粗陋不堪的祭文,众人纷纷下拜,三拜九叩首。

粗陋不堪并不是文采,而是许多真正的传统并没有延续下来,漏洞颇多。

来到这个时代,他才深刻体会到,战争对传统的摧毁。

后人心目中的宋朝,也是经过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发展,逐渐完善起来的。

就在众人以为祭祀结束,该各自回家过节的时候,孟宽在赵匡胤的示意下,走到了赵匡胤与大臣之间的祭祀台角落。“诸卿听旨……”

看到赵匡胤不动如山,诸位大臣显然知道这是赵匡胤的意思,齐躬身道:“臣候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皇子德昭,年岁渐长,其性忠厚纯良,垂训端严,业可开先式榖。兹以亲恩封尔为大将军,望克承吾志,嘉兹报政,钦此……”

圣旨很简单,意思就是说赵德昭年纪逐渐大了,其人忠厚,对弟弟妹妹亲近,可为榜样。

封一个大将军的官位嘉赏你,希望你继承我的志愿,奖励了你的功劳,你要好好做事。

这个圣旨并不出格,只是封赵德昭一个大将军的虚衔,也不逾规。

但是中间有一句话很重要,那就是望克承吾志……

赵匡胤可是皇帝啊,既然要赵德昭继承他的意志,这话里面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将赵德昭当储君看待,可是文武大臣会怎么想?

听到这个圣旨,所有人躬身应诺,只有赵光义的脸色阴沉了起来。

如果是其他政令,他这个中书令还可以封驳圣旨,但这只是给已经长大的侄儿一个虚衔,他如何能反对?

何况这个虚衔并没有越过他去,手里也没有半点实权,最多以后说起来好听一点。

很快,他的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跟赵德昭点了点头,轻声笑道:“二哥儿,以后当了大将军,切勿像以前一样胡闹,今后行事当以国事为重。”

当着众大臣的面,他说赵德昭行事胡闹,这就属于明着鼓励,实则打压赵德昭的名声。

不过这句话并没有点出重点,而赵德昭因为一手书法已经宣扬出了名气,各科考核的卷宗也已经传遍了开封府,人人都知道皇子并不是不学无术之辈。

所以,他的这番苦心并没有起到作用。

在武将这边,就更没有人在乎了,因为现在皇子农庄出的镔铁宝刀,已经是开封府最热门的话题。

唐天宝年间之后,镔铁宝刀的炼制就已经失传,如今赵德昭这边将镔铁宝刀炼制之法重见天日,每个武将都想获得一把在战场上无往不利的宝刀。

有一把合适的兵器,有时候就是多了一条命。

因为宝刀炼制需要保密,赵德昭的农庄又被赵匡胤调集了两百禁军,让东宫的禁卫填满了一都率。

以前袁不让这个都头,名下只有一百人,这个都头有些名不副实,现在终于名副其实了。

而赵匡胤从禁军造作所又调集了四十铁匠,让他们跟着裴甲父子后面学习镔铁刀的打造之法。

假以时日,大宋将领的腰间,都能挂上一把镔铁刀。

而这些人,现在全部被赵匡胤划归了赵德昭所有,这群铁匠,也是赵德昭手中现在跟达官贵人交易的主要凭仗。

三百禁军,四十多个铁匠,来到这个世界两个月,总算有了一点班底。

对其他人来说,这几十个铁匠跟三百禁军无法相比,在赵德昭的眼里,他们却要比三百禁军更加重要。

但以前的赵德昭只是一个贵州防御使,从五品的衔,没有多少人看得起他。

今天,赵匡胤给他补齐了最后一块短板。

以后,大臣见了他就不用再叫皇子或者二哥,也能叫一声大将军了。

而且除了少数几位大臣,其他人都比赵德昭的级别低。

想到这里,赵德昭的心中一震,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犯下的一个大错误。

从来到这个世界,他就考虑的是如何借助赵匡胤的力量,突破赵光义的压制。

在他的心里,赵匡胤的力量应该是不受限制的。

可是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宋朝初期几个皇帝皇权的旁落。

明朝初期的皇帝就像一家私企的老板,不管是经营权,还是人事权,经济大权全部集于一身。

所以,当初在明朝的任何改革都可以稳步推进,有朱棣的支持,没有人敢违逆朱瞻基这个皇孙。

可是赵匡胤就像一家国企的董事长,看似大权在握,实则受到很多掣肘。

更何况,赵光义就像这家企业的强势总经理,也有很大的权力,并不是赵匡胤的一言堂。

他想要一个节度使的位置,在明朝那是理所应当的,可是在这个时候,就有些犯忌讳了。

赵匡胤显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根本不给他这个级别更低的实权位置,而是只给他一个虚衔。

以后长大了,领军了,立下几个功劳,兼领几个实权位置就顺理成章了。

所以,是自己心急了,赵匡胤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祭祀场合不能随意攀谈,出了太庙,一些与赵德昭熟悉的大臣这才纷纷恭贺。

特别是武将,围了一大圈。

当然,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镔铁刀的份额,年前的产量已经被赵匡胤全部要走了,自觉不会得到赵匡胤赏赐的将领,都想跟赵德昭打好关系,能早日获得一把镔铁宝刀。

而现在市面上一把镔铁刀的价格已经被炒到了一万钱,还是有价无市。

看到被热捧的赵德昭,赵光义的脸上带着笑,心中却升起了警惕。

靠书法和文采获得了文臣的支持,现在靠镔铁刀又获得武将的拉拢。

这个侄儿还未成年,却已经不能等闲视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