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旅游交流会(下)

从上午九点开始,旅游交流会的与会人员便成群结队地赶来。

原本座落在山林环抱之间的度假山庄一下子变得车水马龙。

整个酒店都忙了起来。

泊车弟四处帮人停车,前台和礼宾部的服务员在引导各路宾客办理入住。

其实,在昨傍晚,将会参加交流会的人员就已经抵达铜邻。

只不过因为山庄这边的场地布置还没到位,举办方才先把他们分散安排在市区的几家酒店歇了一晚。

各路宾客在山庄下塌安顿好了后,便被请去酒店的十一楼参加交流会的开幕会。

酒店十一楼没有房间,只有一个超大型会议大厅和三间会议室。

这次国际旅游交流会的主会议场所,便放在那里。

五百多位嘉宾到齐之后,旅游协会的代表便上台致辞,而后是铜邻本地官方代表致辞。

接着,是几个顶着行业专家名头的专家上台叭啦叭啦……

总而言之,都是着一些没什么意思的场面话和客话。

只有少数一些与会代表,才根据目前国内的旅行业况和大数据反馈,总结提出了一些言之有物的看法和观点。

开幕会从十点开始,到十一点半左右结束。

而在这个期间,姚禹一直没有离开后厨,始终在厨房里有条不紊地指挥备菜。

十一点半后,交流会的宾客们将前往酒店八楼的宴会大厅用餐。

与此同时,徐云乐准备了一上午的凉菜也被酒店服务员迅速端出,摆上了宴会厅餐桌。

凉菜已经上了,菜和面食也要迅速下锅。

否则会赶不上传菜。

姚禹虽然是包圆了十道菜,但其实他这会儿要做的工作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因为许多材前期工序都已处理完毕。

他只需要把控火候,烹炒时保证调味就校

“三鲜水饺和香芋蒸糕先端出去!”

“诸葛烤鱼准备好了没?”

“先上冰糖扒元蹄,再上白灼基围虾。”

“上汤石锅兔可以等一等,过来几个人,赶紧把八宝鸭改刀装盘,速度要快!”

后厨之中,袁德维和几个传菜员领班时不时地拿着对讲机进行各种调度。

而灶台那边,姚禹还在迅速烹饪出菜。其效率之高,就像是一台莫得感的炒菜机器。

秦鸣的任务不重,由他负责的三道白案面食已经搞定。

此时他见姚禹这边忙得一塌糊涂,便过来道:“还剩几道菜没做?我帮你。”

“徽州毛豆腐,黄山炖鸡、问政山笋、臭鳜鱼这几道菜你会做哪道?”

“问政山笋没问题。其他的不太熟。”秦鸣回答。

“那问政山笋交给你了。”姚禹着,一颠锅勺,又炒好了一条臭鳜鱼。

姚禹提到的四道菜,都是很典型的徽菜。

徽菜是古代八大菜系之一,但在现代的美食版图上,却并不被人关注。

出了安皖地区,除了在京城、申城、羊城等超大型城市外,其他城市基本见不到徽菜馆的踪影。

别与占据中华美食半壁江山的川菜、粤菜相比。

就连源自隔壁西江省的赣菜,在国内的流行程度也要比徽菜高出一些。

而且,传统的徽菜都比较嗜臭。

尤其是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臭鳜鱼,那就更不是外省厨师能轻易掌握的。

不过,对于姚禹而言,做几个徽菜根本不算什么。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推移。

后厨之中忙碌依旧。

直到过了十二点一刻,所有的菜肴都上齐了,后厨里的二十多位厨师,才各自歇了下来。

袁德维眼见姚禹放下了炒锅,亲自递过来一条毛巾,笑眯眯道:

“姚师傅辛苦了。你这翻炒出材效率,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我老袁干了二十多年后厨,还是头一次见到可以同时兼顾四口大炒锅的高手。”

“袁主厨客气了,都是大家配合得好。”

做宴席料理的难度可不是炒路边摊能比的。

在夜市上,夜宵摊主因为生意忙碌,一个人同时兼顾两口炒锅不奇怪。

因为夜宵摊上的炒菜通常都比较简单,技术含量不会比炒粉炒面炒豆芽高出太多。

可高级宴席料理就不一样了。

不仅食材昂贵,备料复杂,对于烹炒的火候要求也极高。

稍有不慎,一锅菜要是炒老了,那么上百元甚至几百元的食材成本和人工成本就只能倒进垃圾桶里。

因此,绝大部分的酒店主厨,都不敢在烹饪宴席料理时玩多线作。

毕竟,一锅食材要是在自己手里砸了,那是要扣钱钱的呀。

而姚禹呢,非但敢玩四线作,而且还玩得贼溜,车速飚得让人目不暇接,目瞪狗呆。

这也就是袁德维心态好。

要是换做一个胜负心强的老主厨,见到这一幕后非被刺激得怀疑人生不可。

宴席菜品都上齐了,袁德维便下厨做了几个拿手菜,全当是招待姚禹三饶午餐。

徽州一品锅、凤炖牡丹、虎皮毛豆腐、干锅排骨……

酒店的员工食堂中,当袁德维把这四五个菜都给摆上了之后,已是下午一点钟的时候了。

袁德维拿出一瓶珍藏多年的黄山米酒,笑呵呵地对姚禹道:

“我的手艺远不如你们,中午大家就将就地吃一些。等到忙完这两后,你要有兴趣,我可以带你去拜访一位前辈。”

“噢?那前辈是做什么的?也是徽菜大厨吗?”姚禹听了这话,顿时来了些精神。

拜访前辈大佬,然后请教偷师之类的事,他是最喜欢干了。

袁德维:“你知道,这徽州一品锅是谁发明的吗?”

姚禹乃是精通多个菜系的名厨,对于各种美食由来和传,自然是知之甚多。

他笑了笑:

“徽州一品锅是谁发明的这个无从知晓。不过这道材名字由来,我倒知道。”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万历年间,确切地,是万历十二年,有一,明神宗朱翊钧到户部侍郎毕锵家做客。”

“毕锵的老婆,一品诰命夫人余氏便做了这么一道菜给万历皇帝品尝。”

“万历皇帝吃了之后赞不绝口,一问之下,得知这道菜是一品诰命夫人做的,便当即赐名,一品锅。”

“然后,毕锵和他老婆又是徽州人,至此,徽州一品锅的名字就流传了下来。”

袁德维闻言,抚掌笑道:

“没错没错。没想到姚师傅不仅菜做得好,还这么地博闻强记。”

“徽州一品锅的名字由来,确实源自万历年间。”

“而我刚才提到的那位前辈,就是毕锵的后人,退役的麒麟榜厨师,毕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