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章 机缘到手
随手将头顶上方所悬浮的那枚玄机天师印重新收摄起来以后,周言便微微闭阖起了双眼,开始静静地体悟起了那破裂粉碎的魔尊残魂,吸收起了其中所蕴含的天大机缘好处来。。
武道修为本就是通玄定意境界巅峰、半只脚踏入了凝神境界的周言,他早就已经能够感应到他自己识海当中所隐藏地神识要穴泥丸宫了。
只待凭借精神力量堪破泥丸宫,好似高居于九天穹顶那般将精神力汇聚到泥丸宫里面以后,周言便能够成为江湖武林当中都并不多数的通玄凝神境强者。
而这魔尊残魂在被玄机天师印送入了周言的识海里面以后,当即就化作了精纯至极的庞大精神力量,好似润物细无声地那般开始滋养壮大起了周言的识海以及精神力量来。
与此同时,甚至就连周言识海深处那好似豪光般细小的泥丸宫,竟然都随着这魔尊残魂所化力量的滋养,一点一滴地拓宽了起来,最终居然达到了足足仿佛是有黄豆粒那般的大小。
根本就没有用周言过多耗费什么心思,他仅仅只是调动精神力向着那里一探,这阻拦住了江湖武林当中十之八九通玄定意境界武者的泥丸宫,竟然就如同是一张窗户纸那般被轻易地捅破开来了。
立时之间,周言那因为得到了滋养而差不多壮大了整整一倍的精神力量,当即便不由自主地涌入了他刚刚所开辟出来的泥丸宫之内,就好似江河归海那般源源不绝。
待到精神力量尽数归于泥丸宫里面以后,周言已然成为了一尊不折不扣的通玄凝神境界武道强者巨擘。
虽然相较于先前尚未突破的时候,周言并没有察觉他自身的武道真气增长精进了多少。
不过他却是能够感到他的身躯之上好似是褪去了一层枷锁那般,使得他与天地之间的感悟更加地贴切了。
当武道修行之人的修为实力臻至通玄凝神境界开始,那么他便拥有了涉及天地伟力的资本。
待到精神力量彻底花开三朵,分别凝结出铅花、银花、以及金花,对应上了天地之间的人、地、天三才之道以后,武道修行之人甚至能够做到在举手投足之间调动天地伟力以供驱使的恐怖地步。
而到了那等境界的时候,也就已经突破到了通玄合德的武道境界,即便是放眼江湖武林当中的顶尖宗派世家之内,这通玄合德境界的存在也并没有多少,无疑于乃是根深蒂固、不可轻动的磐石基柱。
眼下周言虽然是刚刚突破到通玄凝神的武道境界,但是得益于那魔尊残魂所化作的精神力量的滋补,他自身的精神力量即便是就连人才铅花都没有凝聚开来。
然而在精神力量的整体强度上面,周言却是已然不逊色与那些天地人三花聚开的凝神境界巅峰强者了。
要知道那魔尊重明阳生前最起码可是武道天人境界、甚至是超脱了天人境界的恐怖存在,他这一缕残魂真灵所蕴含的力量自然也是不可小憩分毫半点。
只是因为这股庞大的精神力量,毕竟并非是全部都周言自身修炼凝聚出来的,所以是在精纯程度上面,周言还是要稍稍有些逊色上一些。
不过凭借着着眼下这已然壮大增长到了一个可怕地界的精神力量,再加上那三道能够调动天地伟力,兼具鬼神莫测之威能的破煞、惊梦、天敌这弹天三指,周言完全有信心去同那些通玄合德境界的存在掰一掰腕子。
当然对于那些类似于刑擎戈的半步天人境界存在,周言还是敬而远之的最好,他的心里面还是十分有自知之明的,他与那等半步天人境界的顶尖武道强者之间还是存在着很大地距离的。
逐步地吸纳了那破裂粉碎的魔尊残魂以后,周言终于缓缓睁开了他的双眼来。
立时之间,当即便有一道骇人惊芒自周言的眸子深处闪现而起,使得那些一直在关注着周言的所有人都不禁感到为之心底一寒。
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住那目光当中所蕴含的恐怖威压,那是一种视天地间万物为虚无,凌厉冷漠到了极点的目光。
这便是周言吸收了那魔尊残魂以后所带有的一点特殊效果,不过那道目光却是只存在了一瞬间就彻底消逝而去了,转而换做了周言本人那清澈明亮,但是却叫人根本猜测不透他心底想法的淡然目光。
视线兀自在青铜大殿之内环视横扫,周言缓缓地将目光定在了大殿穹顶中央所悬浮的那杆玄元皂魔幡之上。
探手轻轻一招,那杆正在源源不断吞吐着精纯魔气的玄元皂魔幡,当即便是骤然为之一颤,最终卷阖起旗幡飞逝而下落入了周言的手心里面。
刚刚接触到周言手心的那个瞬间,那杆玄元皂魔幡之上便闪耀起了一抹深邃幽暗地乌光,爆发起了一股十分强劲的气机来。
这玄元皂魔幡虽然乃是魔道宗门势力一脉的传承异宝,具体究竟是由何等存在所炼制而出的已然是彻底无法考证了。
不过眼下周言手里面的这杆玄元皂魔幡却是跟随在魔尊重明阳的身边无数岁月,更是被重明阳亲力亲为的孕养淬炼过,所以这杆玄元皂魔幡已然就算是独属于重明阳自身的武道异宝了。
眼下周言既然炼化了魔尊重明阳的残魂真灵,那么他也算是另类的传承了魔尊重明阳的武道衣钵。
再加上周言的精神力量当中还沾染这魔尊重明阳的气息所在,因此这杆玄元皂魔幡当即便是主动地选择了臣服与周言的麾下。
眼见得如此情景,寻常武者只是嫉妒愤恨周言的运气太好,竟然能够获得了这杆玄元皂魔幡的主动投效。
但是风无常和天无玄他们四人的眼神就要复杂的多了,他们几人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愤恨周言破坏了他们主上复苏的大计,又或者是庆幸他们主上的武道衣钵最终还是传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