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瓜
江南道里梨花镇,烟雨湖与栀子河大捷后,镇上的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常言道冬吃萝卜夏吃姜,天蒙蒙亮,章红便出门去地里照看她的萝卜,寒风有些凛冽,官道上常能见到铁骑匆匆往返,每六骑一队,护卫着主要干道来的驿卒。
章红穿个大花棉袄,下地里一看。
“咦,这萝卜怎么自个爬出来哩,模样还那样怪。”
萝卜地里一角,章红凑近看去。
“呀!原来是个大活人的脚,还挺白。”章红吓一跳,抽出袖里防身的匕首喂喂喂喊他,没见醒,遂靠近先探探这人鼻息,还有气,而后细细打量这人。汉子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绑着黑布,虽说胡渣邋遢,却从剩下的四官依稀能见得曾经也是位翩翩郎君。他手中仍紧握着一杠断枪头,眉宇间似有解不开的郁结之色。
……
石大锤在地里拾掇他的大白菜,他家地离章红家的地不远。
“石那老汉,快来一下,这边有个江湖仔快要没气儿了。”跑来这边喊人帮忙的章红擦擦额前汗,太沉了,她哪背得动。
“你个章红,就你事多。你是不是想游侠仔想多了,把你那萝卜当成游侠去?”石大锤拾捡些烂菜叶丢一边,起身有些恼道。
章红脸一红,啐他一口:“是真有游侠仔,不信你来看,快来搭把手救人哩!”
……
隋奇左醒来是在两天后,床褥上有淡淡的皂角味,他睁眼,手握了握,却不是枪,是空的。他打量屋内,屋内说不上简陋,却干净整洁。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有些朦朦胧胧照进屋内。门外是木子敲打棉被的声音,今个难得不下雪,见晴。
屋门开,隋奇左往门口望去,一位面容姣好,掌指却粗糙红裂的女子,进屋。
她手上端着个木盆,目里透着些疲惫,先擦去额头的汗,而后抬眼,与他四目相对。
“呀,独眼大侠,你可算醒了。”这声音不娇不柔,嘴角噙着高兴便笑的笑容,是那样的坦荡直接。
……
这梁九又换了副马甲和面皮,模样是一副翩翩公子,没原本的脸儿俊,要低调,腰间佩刀改佩剑,刀藏在大雪子的马鞍侧里。如今这佩剑也有趣,鞘皆白,剑穗青色,如青雁羽,不正是孤雁剑庄行走江湖的标配?
黎青城,黎青城是大燕王朝西北地的一座繁城,有一条名叫黎青河的河流经城而过,城以河命名,是这方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城中人烟稠密,粮船商船云集,人们有的在茶馆休息,有的在看相算命,有的在饭铺进餐。
两边的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肉铺、等等。
梁九那匹‘瘟疫马’不得进城,行人见到它唯恐避之不及,大雪子也乐得自在,载着梁九的刀在城外林里或山丘四处溜达,好一匹带刀的大雪子,梁九看它像是比自己这王爷还叼。
步行进城的梁九看这繁华心生感慨:“非要打来打去打个什么劲,这好好的日子不过,燕永泰这闲的皮痒痒……”
黎青城明显还未收到前方的噩耗,大燕唷,歌舞升平惯了,燕帝与大梁开战,他们也没觉得啥,不就是群泥腿子,没见识,只会狠冲猛打,跟土匪似的,更可笑的是他们竟然选个女娃娃当皇帝,简直滑天下之大稽。等把大梁打下来,他们还要去传播诗书礼仪,教那些下等人如何做个上等人。这其中前隋逃难过来的文人墨客则一副冷眼冷笑,兀自抱团,看这大燕的原住文人墨客和他们以前是何等的相似。
梁九逛一阵,看个新鲜,而后独自坐在路边摊上吃碗馄饨。
这时大道上有十数名铁甲悍骑急匆匆打马过闹事,身上还带着伤,领头的人寒着脸:“让开!军报过处,踩死自负!”
呼啦街道上的行人纷纷躲避,梁九觉得这一幕有些熟悉,想着等会该是有个孩童或是软妹在路中来不及躲避,然后跳出来个大侠……
果不其然!虽然有点不太一样,路中躲闪不及的是一刚从烟楼通宵达旦逍遥出来的公子哥,腿软不是。公子哥一身锦衣玉带,他横穿马路,由一脸‘精神抖擞’吓得真抖,护卫在后的侍卫立即拔剑护在公子哥身侧,领头一黄裳大汉掠前想要拦下快马,口中怒喝:“光天化日……”
“嚓……”的一刀,大汉噗通跪地,喉咙裂开,眨眼没了生息。
梁九轻咂咂舌,看这数骑该是从边境刚回来的铁血悍骑,梁九观他们的衣甲,是棕色,甲肩印有一虎头,虎贲军!
虎贲军留有两千骑在谢雨城护城,其余的皆调头去围剿腹地的铁浮屠。
梁九眼望那边,手上招招路边摊老板:“老板,来块西瓜。”
老板谭彭纳闷道:“客官,这大冬天谁卖你西瓜。”
梁九不满道:“落后。”
给谭彭气乐了,这里可是数一数二的黎青城,落后个鬼。
公子哥名叫徐福茂,是大燕向青郡巡抚徐涛的独子,徐福茂还是有眼力劲的,见到那虎贲甲,面色煞白,立即退到路边,并大骂手下侍卫:“狗眼瞎了不成,快让道!”战时军权大于贵权,他那老子也惹不起虎贲军。
梁九却在这时挑了挑眉,手掌覆上桌上的筷子筒。因为在铁骑前方,还有一目盲老婆婆,手里牵着头小牛过市道。
便在这时,一青衣青裙的女侠,戴着斗笠,斗笠边缘覆着黑纱,五官隐在黑纱下,朦朦胧胧。
梁九看她挑剑时的气势,该有二品上阶。梁九再看看这一队十八名虎贲军的气势,摇摇头,轻声道:“两败俱伤。”
女子声音有些冰冷,却是好听的,梁九这耳朵都竖起来了,只听这女侠对着这十八骑道。
“堂堂虎贲军,竟然漠视大燕自己的子民,停下!”
大燕这边的江湖已经被朝廷的征马令搞得怨声载道,现如今对朝廷亦没有好脸色看。
梁九暗赞一个,好一顶高帽子,搞得道两旁的百姓也跟着鼓噪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