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父子反目

这一日朝堂之上,许多人先前还道纪纲是在无事生非。

他在皇上面前声称,暂住在阳雪院的琉球女王身份或许有假。

开始时许许多文臣还与纪纲争论,认为贸然对一国女王发难是有失国体的事情。

但当纪纲最终大胆说出这琉球女王是东瀛国细作的时候,众文臣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罪名实在太大,若是纪纲手中没有实证,也不敢这样信口雌黄。

但若这所谓的女王还真是什么细作,那么如今为女王辩护的这些文臣们,或许会扣上里通外国的帽子。

这么一来,还真没有人再出言反对。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大殿忽然变得噤若寒蝉。

纪纲直到这时才得意地看了周围一圈,似乎在说:还有谁要与我争论。

虽然文臣们都一同噤了声,高高在上的朱棣却是发话道:“纪爱卿是否真有证据,这两国邦交是大事,若没有真凭实据,我大明断不能轻举妄动!”

纪纲肃容说道:“启禀殿下,臣手中确实掌握了不少消息。首先,这位女王虽然已经继位,但琉球前任国王尚在。如今做到了太上王,而太上王妃则是东瀛国将军的女儿。

这东瀛与琉球真正是一衣带水、打断骨头连着筋。他们虽然如今向我大明称臣,实则不论地缘还是亲缘,都与东瀛更近。

臣揣测这琉球女王忽然之间向大明讨好称臣,或许是替东瀛做了踏板。”

这时候却听解缙阴恻恻地在旁说道:“你也说了是你揣测。”

纪纲冷冷瞪了解缙一眼,继续说道:“其实这琉球女王在大明呆了如此之久,却不向朝廷禀告,真实的意图就是为了摸清我大明的关卡布置。

女王来明不久,就有东瀛国来的海盗倭寇不停侵犯我沿海疆土。这时间上如此吻合,也太过巧了!”

解缙在旁又插嘴道:“倭寇哪一年没有?要我说自纪大人出生以来,倭寇便没消停过,是否太巧了一点?”

纪纲嘿嘿冷笑,又吐出一个重要证据道:“据臣得到消息。朱允炆眼下就在琉球。这或许是东瀛为了霍乱我大明的另一条阴谋”

这一个消息,不禁是让满朝文武以及龙座上的朱棣震惊,就连恭立在一旁的方中锦也颇为吃惊。

他知道华山事发之后,伏魔老人曾代替自己践行诺言,带着朱允炆寻找一个旁人再也追查不到的地方隐居起来。

但方中锦并不知道伏魔老人会带着朱允炆去哪里。

若说是在琉球的话,那也是极有可能的。琉球地处大明之外,当地百姓淳朴好客。

而伏魔老人与江代亲如父女。若方中锦是当时的伏魔老人,或许也会第一个想到将朱允炆带到琉球去。

此刻的方中锦,心中隐隐觉出不安起来。

而纪纲则是志得意满,他知道此刻这如此重大的消息吐出,不可能不让皇上朱棣动容。

谁料到这时候解缙又在旁说话道:“纪大人,当年替琉球女王传递上表的,可是有你亲生儿子纪常安在的。

难道他也是东瀛的同谋不成?”

这话其实正戳中了纪纲的软肋,他不由自主地瞪了儿子纪常安一眼,接着又说道:“犬子当年年纪尚轻,或许是被那琉球女王美色所惑,做下了自己也没察觉的蠢事。

这也更说明了那琉球女王是个祸国殃民的妖女。若不立刻惩治,臣怕还有更多人被其蛊惑!”

说罢他又白了一眼解缙,似乎在说那个被蛊惑的就是如今拼命替琉球女王说好话的解缙一般。

而解缙见这纪纲果然够狠,不知为何为了扳倒琉球女王,竟然连自己亲生儿子都舍得送出去。

这一份壮至断腕,解缙自叹佛如。若谁要碰他的宝贝儿女,解缙必然是要咬死对方才成。

而纪常安听到自己父亲在朝堂上如此说话,也是觉得背脊上寒意阵阵。

当初促成琉球国上表一事的确实是他与郑和。如今郑和远在海外,不知何年才能回来。

如果朱允炆真的在琉球的话,他纪常安自然有无法洗脱的罪名了。

他父亲纪纲显然是不惜断送儿子将来的仕途,也要达成自己的目的。

朱棣则是用手指敲着额头,心中复杂万分。

他这个侄子,当真像是蜚蠊一样让人头痛。

朱棣不愿侄子活,但是朱允炆偏偏如何都死不掉。

若是真的死不掉,干脆再也不出来冒头,那朱棣也可以当做眼不见为净。

偏偏朱允炆还要时不时跳出来恶心一下自己。

在满朝文武面前,朱棣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常安,你当年在琉球时,可有发现朱允炆的下落?”

纪常安是什么样的人,他一听这话就知道皇上正在替自己开脱。

他连忙跪下身子说道:“臣初到琉球时,正是当时的琉球王与东瀛将军之女联姻之时。

臣与郑和立时察觉到这样一来对大明极其不妥。正好当时的琉球公主与琉球王不和,琉球王在国内大肆搜捕藏匿起来的琉球公主。

而那琉球公主找到我,宣誓对大明效忠,请皇上主持公道。

琉球公主也有些手段,在我们回到琉球时,她已经被当地百姓拥戴为琉球女王。

虽然老琉球王倒行逆施、残暴不仁,但是琉球女王却是宅心仁厚,只是让他父王写了退位诏书。

而老琉球王的王妃不过是一介女流,如今与琉球太上王一起住在别宫中,终日只与几个仆从相处。外界的政务已再不插手了。

至于朱允炆,臣既没见过,也不曾听闻。”

纪常安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众人都已经听的出来,这老琉球王分明是被女儿软禁了。

那么所谓的与东瀛国有姻亲关系,这说法也是不攻自破。

纪纲的儿子或许是为了自保,或许是为了别的目的,总之他一番话下来将他父亲先前的论断全部打翻。

这一出,真正是发生在朝堂上的父子反目了。

朱棣听了这话,满意的点了点头。他虽然闹不懂纪纲到底如何做想,但他却想保住自己这个得力爱将。不让他被拖入罪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