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黄巾起义,桃园结义

“师弟意思,太平道欲造反?且就在三月初?”

从公孙续口中听闻太平道要起义造反,赵云、夏侯兰二人皆是大惊失色,没想到之前公孙续所说的“太平为患,早晚必乱”的话语竟然成真,但随即,赵云便是面色大喜,高声道,

“这岂不是我等机会!恰逢乱世,大丈夫自当从军报国,建功立业!”

公孙续瞅了激动不已的赵云一眼,毫不留情的泼冷水,“太平道虽然势大,但一来如今事已败露,其必仓促起事,准备不足;二来太平道缺少统兵之才,并且各州县之间的太平道联系困难,势必会各自为战,缺少统治和部署;三来太平道多为穷苦百姓,未经训练,未经战事,战斗力不足;四来太平道中多十恶不赦之徒,外加缺乏管制,起义后必定扰民。”

“此一来,太平道虽然声势浩大,但最终不过如陈胜吴广,必败!所以,三师兄完全不必着急,这太平之乱,还不是你我建功立业之时!”

赵云先是不信,但随即想到公孙续一直以来的妖孽表现,眼中神色逐渐暗淡,略有不喜道,“那待何时?”

“动乱之后!”

“动乱之后?”赵云和夏侯兰不解,赵云道,“动乱之后,复又统一于汉,何来时机?”

公孙续微微笑着,右手拇指与中指和食指指尖快速摩擦,摩擦几下之后,轻轻握下拳头,继续摩擦,不断反复。这是公孙续前世胸有充足时候的特有动作,因为习惯,也被带到了今世。

“太平道之乱,我料为尽快平判贼寇,朝廷必将下令,地方各自募兵讨贼,如此太平道各自为战,官军就可各个击破,相信快不过一年,慢不过两年,太平道便可平定!”

“而若是太平盛世,出现此情况之后,自然无虞!但如今乱世已久,人心生异,各方郡守必将拥兵自重,而如果此时朝中稍有变动,群雄必起,到时天下必将复为战国!”公孙续目光炯炯,右手快速摩擦一下之后,重重一握,“到那时,方是我等师兄弟建功立业之时!”

虽然不知道公孙续为什么如此笃定这一番变化,但习惯了公孙续总是莫名的未卜先知般预料到一些变化之后,赵云夏侯兰还是选择了相信公孙续的话。

“哈哈!”赵云低头若有所思,显然在消化公孙续的话语,而夏侯兰,却哈哈大笑,目光紧紧盯着公孙续,眼神中燃起一股炽热,“怕是争霸天下之时也!”

“哈哈!”赵云此时也被二人豪情引动,哈哈豪放大笑,仰首挺胸高声道,“以我等师兄弟之能,争霸天下又有何不可!”。

看着意气风发的二人,公孙续心中也有些期待,此时,夏侯兰就像是荒野中的一点火光,或许不知何时,一阵风过,便会化为熊熊烈火,燃烧遍整个荒野。

而赵云,则如同一杆正在打磨的绝世长枪,一旦出世,必会将这天地,穿个窟窿,一鸣惊人。

184年2月,张角等人因事情暴露,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为口号兴兵反汉,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张宝、张梁分别为“地公将军”、“人公将军”在北方冀州一带起事。

因起义军皆头戴黄巾,故又称黄巾军,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于是,汉灵帝在一干大臣的力荐中,解除党禁,释放并启用党人,并下令各地官员自行募兵,组织义军,讨伐黄巾。

于是各地狼烟四起,战乱不断。当消息传到赞皇山之后,赵云、夏侯兰不由暗暗吃惊,一切竟然皆如公孙续所言一般无二,同时,二人也开始坚信黄巾必败,将来必是群雄逐鹿,于是二人开始更加努力,苦练枪法,苦学兵术,二人的突然改变令公孙续很是不解,但也并未询问,只是又开始详细规划自己的下一步行动。

一日,灵部来人,给公孙续带来一封信,心中记录着各地战乱情况以及各种信息。对于黄巾战乱,公孙续并不是很关心,必败之局,何必费心思。

信中,令他关心的只有两点:

第一,朝廷发精兵镇压各地乱事:卢植领副将宗员率北军五校士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儁各领一军,控制五校、三河骑士及刚募来的精兵勇士共四万多人,讨伐颍川一带的黄巾军;朱儁又上表招募下邳的孙坚为佐军司马,带同乡里少年及募得各商旅和淮水、泗水精兵,共千多人出发与朱儁军连军。而卢植,则上表朝廷,令公孙瓒领涿郡士兵,由北及南讨伐黄巾,与卢植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公孙续很清楚,这是卢植在帮助公孙瓒,黄巾后,公孙瓒提前升中郎将是没跑了。

第二,是刘关张三人果然桃园结义了,在幽州的众多义军中小有名气。对此,公孙续摇头苦笑,这一点,又属三国演义了,不过想来也正常,如果不是刘关张三人结义,有兄弟这层关系维系着,关羽、张飞这两个随便投奔一方皆能够飞黄腾达的万人敌,怎么可能一直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尤其是张飞,更是散尽家财。

而三国志中记载刘备与关张二人,寝则同榻,恩若兄弟,这其中并非不可能有一些陈寿专美传主以及大量运用春秋笔法的影响,故意忽略这个事实。不然空穴不来风,罗贯中也不可能就为了美化刘备,而去捏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当然,这些只是公孙续自己的想法,但不论如何,在这一世,刘关张三人的确结义了,虽然知道以后自己争霸天下会遇到一个强劲对手,但公孙续还是很乐意看到这一幕。

除此之外,信中也提到,暗灵已经根据公孙续的指示,将大本营开始向辽东转移。而公孙越,在感谢自己这个妖孽侄儿彻底解开大哥与他们两兄弟之间的心结,以及为自己谋求辽东太守一职后,也听取公孙续的意见,开始大量招收流民入辽东,并选其中强壮者组建军队,开始征伐辽东,公孙越估计,以辽东苦寒之地,人口稀少,三月时间,便可尽数平定辽东。

当一切步入正轨之后,公孙续便一时间闲了下来,竟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于是公孙续又突然奇想,在赞皇山上,设置粗糙的沙盘,与赵云、夏侯兰二人模拟黄巾军与官军的对攻。而当夏侯兰和赵云发现公孙续根据暗灵情报以及一些书籍中的记载,在林中模拟出各地沙盘之后,皆眼中一亮,尤其是专心攻读兵书的夏侯兰,更是第一时间便知道了这个公孙续名之为“沙盘”在行军打仗中的巨大作用,于是,二人便很快投入其中,彼此之间开始相互模拟攻战。

“四师兄你看,此处为涿郡,黄巾军程远志领黄巾军犯境,刘太守遣邹靖率刘关张出站,结果程远志有勇无谋,自己死于关云长刀下,而副将邓茂亦被张翼德刺死,故而黄巾大败!”公孙续指了指自己做的毛毛糙糙的涿郡地形图,对夏侯兰道。

夏侯兰仔细看了看地上的地形图,皱眉思索,片刻之后道,“若我为程远志,必不会如此轻敌,以至于身死战败!”

夏侯兰指了指城外的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道,“若我为程远志,当在此处设伏,而后命一军前去诱敌,当官军到这里时,前后包抄,封锁退路。黄巾军多,官军人少,必能一举歼之!”

“而后,我再挥军回攻,四面围城,不记伤亡强攻,两日必下此城!”

“三师兄呢?”公孙续又看看看着地图思索的赵云。

“若我为程远志,估计也直接挥军攻城,毕竟料想不到区区涿郡之中,竟然有刘关张此等人物!”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公孙续先小小的装逼一下,赵云和夏侯兰对此视而不见,显然习以为常,“三师兄胜在统兵,谋略有所不足,但相信三师兄以后一定会有所补足。而且三师兄武艺超群,将来必不惧斗将,断不会出现程远志、邓茂一般临阵被斩的情况,将乃军之胆,胆破,则军必败!而胆壮,则必势如破竹!”

“而四师兄,谋略不凡,但因未经战事,也不知战事,所以难免考虑的有所缺欠!”夏侯兰面色古怪的看着公孙续,取笑道,“师弟,你如此说师兄,莫非你经历过战事不成?”

“咳咳!”公孙续尴尬的干咳几声,厚着脸皮道,“四师兄,咱们现在只论战事,不论其他!”

“四师兄,你临决策前,未问我涿郡兵力、战力、粮草如何,就直接制定战略,此为不知彼,虽然较有谋略,但成功率并不高!”

“涿郡早已开始练兵,城内有兵力八千,且久经训练,战力非凡,虽非百战精锐之师,但当黄巾,皆可以一当十。若守城战,五万黄巾军,必攻不下涿郡!另外,我北地多骑兵,四师兄在此处埋伏没错,但以黄巾步兵,根本牵制不住骑兵,反容易遭到精锐骑兵反复冲杀,徒增伤亡!”

“若以师弟呢?”赵云好奇问道。

“若我为程远志,先挥兵围城,军前置拒马桩,若官军出,我守而不打!而后,分兵两万,先攻县城、村落,一方面扩大军队,提升战斗力,另一方面收缴粮食,此为围点打援之法!”

“另外,为防止城内骑兵出城救援,城南于方才四师兄伏兵处多挖陷马坑,坑内置尖木桩,谷内多堆放干草,两侧谷顶置大石檑木,这些都可就地取材,方便至极!城北与拒马河上游堵水。若骑兵自城南出,则引入谷中,引火烧之,大石檑木攻之!若骑兵从城北出,则掘拒马河水,引水冲之,待去其骑兵之利,再挥军冲杀,当可一举歼之!城东城西地势陡峭,不利骑兵,若出步兵,我自不惧!如此,围而不打,并每日高声宣扬太平道之理想,大汉之倾颓,则久之城内人心必乱,不过月余,便可破城,乃至不战而屈人之兵!”

赵云、夏侯兰二人细细思量,半晌之后,夏侯兰方长叹一口气,看着公孙续目光复杂道,“若师弟为程远志,则涿郡危矣!”

“真不知师弟如何长得这般头脑,想来即使那古之甘罗,亦不如师弟多矣!”赵云也由衷感叹道。

公孙续心绪笑笑,暗道,如果你们知道我实际年龄已经三十多岁了,估计就不会这么想了。但如此同时,公孙续心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十二岁出使的甘罗,会不会也是超越众?

此后,在赞皇山,除了读书习武之外,三人便又多了一个事情,那就是模拟沙场攻战,从黄巾官军对战、到古之著名战役,最后甚至到各州县的攻守战等,几乎都模拟过。而在这个过程中,三人,尤其是夏侯兰,进步神速,隐隐已经有一代名将之资。

对此,公孙续心中暗暗嘀咕,自己这算不算是改变历史,造就了三国之中本没有的一位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