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孙盛楠胡思乱想,秦文宇也想着心事,关欣小心的开车,三个人好一阵的沉默。
终于到家了,陆妍到门外来迎接他们。阿尔弗雷德接受老友的邀请,去了落基山宿营度假。
美国人的生活就是这样,他们工作的时候就是一心一意的工作,工作之余就会充分的利用时间来度假探险。
秦文宇近来心情一直不好,舅舅吴岳死了,妈妈吴雪珍的案子还在等待结果,秦中明现在也无计可施,成了困兽犹斗。他越来越感觉到自己的百无一用。他们这些公子哥除了身上贴着老子的标签,平时看上去意气风发、出尽风头,做人做事都极为高调,其实单纯从自身来说又有多少炫耀的底气呢?
他不想在这个关键时刻离开父亲,离开家。但秦中明的态度很坚决,他让秦文宇离开,一方面固然是不想因为吴岳和自己夫妻的事情牵连到儿子,更重要的是希望儿子能换个环境,摆托过去生活的固有思维和模式,摆托最近一段时间的阴影,重新开始人生,再遇到事情试着独自承担,最终完成独自撑起一个家的责任。
陆妍把他们接进屋子,壁炉已经升起了火,整个房间温暖如春。
再次见到孙盛楠,陆妍格外的亲热,她也知道关欣能到美国来,孙盛楠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关欣的到来的确给了这个家庭很大的欢乐。美国的家庭自由、民主,美国人独立性又很强,儿女长大成人都会离开父母,很多人去了很远的地方工作、生活,所以许许多多的美国老人不得不面对晚年的窘迫,无可奈何的孤独。
孙盛楠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她已经看到了关欣身上的变化,就像她当时对关欣说的,你应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对你有好处。
她坐在关欣的房间里,仔细的打量着,这个房间不太大,与她海城的闺房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没有了奢华,却温馨、精致,打扫得干干净净。
书桌上放着一张照片,关欣身穿棒球服,头戴棒球帽,神采奕奕的把球棒放在肩上。
“学会打棒球了?”关欣正在那边收拾东西,听到孙盛楠问她,赶紧回答,“几个朋友,他们的棒球队有个替补队员受伤了,问我能不能顶一下?我说可以啊,试了几次,表现还可以,基本可以说是出乎他们的意料。”
这一点,孙盛楠毫不怀疑,关欣的确是有极强的运动天赋。
所谓运动天赋,很大一部分原因跟自身的基因有关。比如骨骼、肌肉、跟腱,这些综合因素决定了身体的机能强弱不同,从而体现出自身的耐力,抗疲劳力,速度和力量,以及灵活性。当年孙盛楠决定教关欣格斗功夫,也就是一眼看出她身体的运动天赋,再加上关欣表现出的那股狠劲,让她断定这个小姑娘是个习武的好苗子。
两个人正在说话,陆妍走上楼来,“小雨,杰森来了。”
关欣哦了一声,跟着妈妈下了楼。秦文宇正在楼下的客厅跟陆妍聊天,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陆妍,而陆妍倒是很多次听过秦文宇的名字,也知道他爸爸是临海的高官。她仔细的看着秦文宇,这个男孩子给她的印象还不错,她在心里思量着有一次关欣给她说起自己男朋友的事,后来又听说她的男朋友去世了,为了这事,关欣才来到美国,陆妍一直没敢问,怕女儿伤心,怕女儿不高兴。因为她得到的消息都是碎片化的,其中的好多关节都是她所不知道的。
而对于杰森,陆妍是很看好的,杰森是个学霸,很有上进心的男孩子,有着过人的智慧,优异的成绩。他的名校身份,他的从事金融业的父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杰森家也是来自大陆的中国人,相比之下他们更容易交流,更容易沟通。
但是因为关欣从前的事情,陆妍不是特别的了解,所以杰森的事情她也没敢多提。
杰森进门的时候,抱着几本书和一些学习资料,秦文宇站起来向他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又是一沉,“难道这是关欣新交的男朋友?”
关欣走过来,接过杰森的书和学习资料,这一刹那,杰森还是微微的脸红了,但他的笑容还是那么的阳光。
关欣道,“楼上坐吧,这是我在国内的朋友……”
杰森见她家有客人,就轻声道,“哦,不了,学校还有点事情,我先回去了……”
陆妍的表情亲切、自然,走过去笑着跟他打招呼。她知道杰森本来是打算到他们家做客的,但他又是个很懂礼貌的男孩子,这会儿子也许心里会有一点失望吧。
他既然要走,那就不便强留。
关欣送他到院门口,杰森骑上了他的自行车。
“谢谢你,路上小心。”
“不用客气,如果还有什么需要,打电话告诉我……”
杰森的汉语最近突飞猛进,他是个很聪明的人,以前对于汉语的学习的确是忽略了,但是关欣的出现,让他生出对汉语无限的热爱。他开始用心的学习,同父母通电话也拒绝用英语和SH话,而是要求他们必须用正规中文,否则就不要给他打电话了。
杰森的父母觉得奇怪,好在他们都曾经经历过当年文革的上山下乡运动,在东北的黑土地上劳作过。虽然最近二十年他们的汉语讲的少了,但是两个人在家里练习一番,还是可以满足儿子要求的。
其实杰森父母当年文革之后才从遥远的北大荒返城,考上了大学,因为成绩优异,又双双申请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赴美留学。学习期满,拿到了学位,他们选择留在了美国,并且进入迈阿密的金融公司工作。
杰森的父母也是智商超群,不但精通英语,还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因为迈阿密临近古巴,这里当年就是由许许多多的古巴移民建立起来的。这些移民最早就是古巴革命之后的白人流亡者,他们基本都是原来的古巴上层阶级,有钱、有知识。他们迅速的融入了美国社会中,并且在迈阿密开疆拓土。
其后的大批移民,源自古巴领袖卡斯特罗的一场运动,或者说是一场阴谋,1980年的马列尔偷渡事件中,有150,000古巴人一次性渡海到达迈阿密,这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非军事渡海行动。跟1960年代的那批移民不同的是,这批难民中的大多数都很贫穷。卡斯特罗通过这次偷渡事件,清除了国内大量的罪犯和精神病患者,妓女、吸毒人员,他原意是让这些人去搅乱美国的社会,但就是这些人来到美国之后,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把迈阿密建成了美国最好的城市之一,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迈阿密已成为美国南部地区的金融中心。
可见人没有根本性的好坏之分,只要你这个国家、这个地区是本着开放、包容的心态去接纳,能够正确的引导,即使是像古巴来的这样一些移民,他们同样能够安居乐业,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好自己的一方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