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臣,附议!
这样一位大臣,绝不会有私心,全部都是为大秦考虑。
然而,秦皇对此视而不见,冷冷道:“哦?那爱卿觉得该如何才能抵御道门,如今我大秦与道门势同水火,难道让尔等去吗?”
“这……”大臣一阵迟疑,他只是一介文官,站在大秦角度,觉得此事不妥,原因刚才也说了,可谓毫无私心。
让他去抵挡道门,不是开玩笑嘛!
一时间,他有点语塞。
“哼!”秦皇冷哼一声,淡淡说道:“诸位爱卿还有何见解?”
众位大臣目光纷纷落在荀昱身上,可荀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模样,丝毫没有规劝秦皇的意思,像是默认一般。
然而,荀昱不反对,不代表其他人不反对。
“臣,有本启奏!”只见一人从百官之列走了出来,此人正是兵部尚书崔琰。
秦皇略感意外,因为将季川无罪释放、官复原职,对他还有点愧疚之情。
崔琰一站出来,秦皇面带笑容,道:“准奏!”
荀昱缓缓转身,意外看了崔琰一眼,眼睛微微眯起,目露沉思之色,不知在想些什么。
“陛下,臣以为立少林为大秦国教,实乃取祸之道,万万不可。”崔琰躬身一礼,声音高亢,不卑不亢,掷地有声道。
“哗!”
此言一出,百官一阵哗然,曾经一直是陛下左膀右臂的崔尚书,今日,一反常态反对陛下,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反对。
紧接着,一阵议论声陡然响起,愈演愈烈,哪怕皇帝皱眉,依旧没有平息的态势。
其中,更有几位大臣目光闪烁,蠢蠢欲动。
荀昱再度看了崔琰一眼,脸色一片淡然,但若是细看,定然可以看出其眼神的细微变化。
“崔尚书此言何意?”秦皇脸色立刻冷了下来,明显可以看出,秦皇憋着满腔怒火,一旦崔琰没有合理解释,必然会受到雷霆之怒。
“陛下,请听臣一言。少林一向以武林至尊自居,傲慢异常,江湖风闻并不好,陛下可以明察。
正如之前陈大人所言,一旦立少林为国教,少林广建寺院,四处传教,势力将会急剧膨胀。
到时,比起三大道门将会更加可怕。而且难保少林携势力锋芒,干涉政事。
望陛下三思。”
崔琰说的有理有据,侃侃而谈,分析其中弊端,任谁也不会认为他故意为被秦皇,反而认为他忠君为国。
唯有秦皇才知道,崔琰一定心怀怨气,才在此时行反对之举。
可惜,崔琰不知道的是,秦皇恨不得所有大臣都反对,但表面上却又不能表露出来。
秦皇冷着脸,沉默许久,崔琰躬着身子,站在原地,等待着。
秦皇也在等……
互相僵持住。
许久之后,秦皇才道:“此事朕已允诺少林方丈大师,朕一言九鼎,难道诸卿要让朕失言吗?”
崔琰直言道:“陛下不必担心,没有陛下圣旨,没有昭告天下,少林亦没有办法,万万不可让少林成为大秦国教。”
“放肆,崔爱卿是让朕失言啊,此等诛心之言,没想到竟出自爱卿之口。”秦皇眯起眼睛,他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个崔琰胆子大的有点离谱啊。
事出反常必有妖!
不禁露出沉思之色。
“陛下恕罪,臣绝无私心,一切都是站在大秦、站在陛下角度考虑。”崔琰丝毫不畏惧,与秦皇对视一眼,又立刻低下头,沉声道。
秦皇看也没看他一眼,转而看向其他大臣,淡淡道:“诸位爱卿认为呢?”
“臣赞同崔尚书所言,崔大人所言绝不是危言耸听,少林野心勃勃,不得不防。”
这是礼部尚书!
“臣,附议!”
这是刑部尚书!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
……
……
短短一瞬间,从两列中走出数十位朝廷大员,纷纷表示赞同崔琰观点。
其余大臣满脸呆滞,还没有从刚才那一个个‘附议’中反应过来,等回过神来,每个人都露出震撼的神色。
多久了?..
多久了啊!
多久没有出现这种一面倒的情况,上一次,还是由荀昱荀老大人发起,百官一同逼迫陛下。
可崔琰何德何能,能够号令百官,从者云集。
不需多说,仅仅附议二字,便能阐述观点,将崔琰抬到巅峰处。
此时此刻,崔琰光芒万丈,甚至比孤零零站在一旁,形单影只的荀昱,更加辉煌。
崔琰也没想到这么多大臣跟上,原本以为道门说服的大臣,顶多十来位,甚至可能只有几位。
谁料到,道门不知花了多少血本,竟说服数十位大臣,这几乎占据整个朝堂半壁江山。
哪怕陛下曾经无比强势,那时,也不敢无视这么多位大臣的反对,执意封少林为大秦国教。
道门成功了,崔琰不得不感慨。
此时,崔琰自信无比,有了诸多大臣支持,其中不乏敌对势力,竟宛如亲密无间般,共同对抗秦皇。
这都将是他未来的班底。
崔琰开始畅想未来,不知道门答应的事情,会不会实现呢?
想到这里,他的目光不由落在荀昱身上。
荀昱似有所感,回头与崔琰四目对视,崔琰毫不畏惧,也不退让,点头微微一笑。
荀昱淡然处之,回过头,微微低下,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不知为何,今日崔琰格外锋芒,到底借助谁的势,敢在朝堂上如此驳斥陛下,哪怕他当年都是极为委婉,全然没有今日之锋芒,荀昱低头沉吟。
“诸位爱卿都这么想吗?”秦皇面色冷然,并没有任何怒气浮现,正因为如此,才更加可怕。
可崔琰并不怕,今日敢站出来,就再也没有任何退让的可能。
秦皇话音落地,无一人说话,崔琰如此锋芒,谁敢说话。
支持皇帝,得罪崔琰!
支持崔琰,得罪陛下!
何必自讨苦吃,多说多错,不若不说,保持沉默!
“荀爱卿以为呢?”秦皇目光落在荀昱身上,希望能够借助他压一压崔琰气焰。
荀昱躬身一礼,沉声道:“臣,附议!”
“轰!”
场面顿时一片轰动,荀昱话音一落,代表着此事盖棺定论,立少林为国教一事,就此夭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