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搜查

“张刺史,没事,他逃不掉的,我已经命士兵封闭城门,柳絮城就算插上了翅膀,也逃不出潭州城的。”林朗扶着受伤的张儒,双目盯着柳絮城逃走的方向,眼中杀意闪现,像是触及了林朗的逆鳞一般!

不过林朗并没有去追,而是带着张儒先回了刺史府。单枪匹马,作为大理寺少卿的林朗还不至于傻到这份田地。

潭州城好歹是个中州,兵力不缺,随随便便一个命令,便能封城。

而此时,崔格正在刺史府中修养,脸色虽然依旧苍白,但是却不咳嗽了,刚刚又服用了一点药,现在好多了。

崔格和张悦见张儒手臂鲜红的走了回来,还有林朗扶着,连忙上前扶住张儒。

“阿耶,怎么了,没事吧,怎么回事,快坐下。”张悦见张儒受伤,神色慌乱的说道,同时连忙叫了那个刚刚为崔格治病的大夫过来。还好刚才那个大夫还没走。

大夫看了看张儒的伤势,简单的为张儒包扎了一下,然后又开了一副方子,还好只是外伤。

张儒包扎完伤口后,崔格才问道:“张刺史,到底如何了?”

崔格紧张的看着张儒,不知道张儒到底有没有抓到柳絮城。

张儒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没有,柳絮城是暗教的人,想要抓住他,只怕要费一番功夫啊。”

“暗教?什么东西?”崔格从来没有听说过暗教这个组织,也不知道是什么概念。

随即张儒简单的将暗教给崔格解释了一般,崔格这才恍然大悟。

“那您的意思是,柳絮城一直就是暗教潜藏在潭州的暗棋?‘崔格心中一惊,崔格倒是没想这么多,崔格一直以为柳絮城只不过是为了复仇,但是没想到,柳絮城竟然还有这么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

同时,崔格联想起自己被暗杀的那一次,莫非也是暗教所为!

崔格想着,心中翻起滔天巨浪,明面暗面,这一切的一切,越来越扑朔迷离,崔格隐隐有些预感,这一切都是有人在其中操控一般,就像一盘棋,一步又一步,环环相扣。

而一旁的林朗见崔格正眉头紧缩,仿佛在思考某些事情,淡淡的说道:“此事不必太纠结,柳絮城能够在两年内,毫无征兆的成为潭州御史中丞,若是身后没有强大的势力为他铺路,怎么可能做到!当务之急,还是先找到柳絮城再说,此时潭州城门紧缩,同时,我已经调动潭州虎卫,全面封锁,柳絮城就算插了翅膀,也不可能飞出去,只要抓到柳絮城,这一切,不都明朗了嘛。”

林朗说着,突然拉着崔格,径直往刺史府外走去,同时大声说道:”张刺史,我带崔格去找柳絮城,你安心在这里养伤,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说着,二人直接出了刺史府。

而与此同时,刺史府外,正有一辆马车摆在那里,林朗看了看崔格,咧嘴一下,指着这辆马车道:“崔兄,这里面有我精心为你准备的东西,我知道你武功不好,所以特地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还喜欢!”

林朗说着,将崔格直接拉进了马车里。

进了马车后,崔格看到马车里摆着的东西,微微皱眉。

只见这马车里竟然装着一套精良的装备!精致的唐刀,贴身软甲,烟丸,牛筋缚索,手弩等等。

林朗娴熟地把这些东西披挂在崔格身上,又蹲下身子,用两节麻绳吧崔格的裤腿扎紧。

崔格穿戴整齐后,一扫之前文弱的模样,一股精悍杀气扑面而来这才有点捕吏的意思。

林朗看了看崔格的装扮,满意的点了点头,同时笑着拍了拍崔格肩膀道:“这样就稳妥多了,至少没有武功,也不算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虽然林朗这一切做起来十分自然,但是崔格看林朗为自己穿衣服,总感觉自己后背凉凉的,身上浑身不自在,连忙退后一般,煽笑道:“这样就可以,咱们还是先走吧。”

说着,崔格连忙骑上自己的马,先行一步!

刚才那一幕,让崔格想的了一个贤良淑德的女子正在为准备出征打仗的丈夫整理戎装的模样。这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随即崔格和林朗直接去了潭州西城区!

那里才是真正该去的地方,因为柳絮城逃跑的时候,就在西城区!想必还没走远,只是不知道躲到了哪里去了。

当崔格和林朗来到西城区时,只见此时西城区,周围都是一对对装备精锐的士兵,个个身穿重甲,手持唐刀,身上背着弓弩,和崔格身上的装备丝毫不差,只是崔格穿的是轻甲而已。

而林朗随即调来两队士兵,对着崔格咧嘴一笑道:“西城区乃是市场,人多混杂,切记,不要伤了人,这里坊市甚多,咱们估计要搜查好长一段时间了。你我各一队兵马,分头搜索,此时办案,无需理会大唐律法,搜到人就行。”

林朗说着,猛然一勒缰绳,随即带着一队人马,朝着一条小巷扬长而去。

而崔格却还没反应过来,此时崔格倒是木纳了,无需理会大唐律法,意思就是不惜一切手段?应该就是这么理解的。

崔格想着,看了看自己身后二十名重甲虎卫,心中不由升起莫名的自信,随即脸色一板,对着身后虎卫,庄严的说道:“跟着我走!”

说着,崔格也朝着一条小路搜查了过去。二十一匹你追我赶,在坊市的街道上奔驰,不时骤停,掀起漫天烟尘,路上的车子行人纷纷闪避,引起更大的骚动。

然而这次搜查绝对没有崔格想象的那么简单,此时乃是午后,刚好西市开市,正是人多的时候,而西市中,商铺众多,行人充盈街道,别说搜人了,光是人脸,崔格都快有些认不出来了。

西市没有因为搜捕柳絮城而变的萧条。诸多坊市的百姓乡绅,高门富上的白袍采买,散居潭州的官吏文人等一窝蜂地涌来,指望着能抢购道最新进城的胡货,甚至在人群中还能见到许多女眷,她们不放心别人,非得亲自挑选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