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神棍

男的名叫“铁风”,女的名叫“安妮”。

“铁风”(铁钢轧主流程中,铁是老大,铁代表钢铁生产的开始,风则体现一种劲足的势头。)

“安妮”(安为安全的第一个字,取安安全全、平平安安之意,妮表示少女。)

“铁风”为“安妮”的哥哥。

“铁风”:股份公司搬迁创业早期参加工作的职工(为了加强带入感,模糊“铁风”具体身份,或北京人或大学生或退伍大兵),他进入股份公司时,“安妮”还小,读初高中的时候。

“安妮”:在哥哥“铁风”的影响下,大学毕业后的果断又饱含激情的来到了股份公司,成为公司新的血液、新的成员,这时的股份公司已经处在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阶段(硅钢项目投产,汽车板工艺技术越来越成熟……)

一个是股份公司建厂初期的来到的“铁风”(现在为股份公司的中坚力量,每日废寝忘食、战斗在生产一线),一个是股份公司发展迅猛期来到的“安妮”(现在在股份公司辅助单位工作或作为办公室基层新闻报道人员,虽然不是战斗在生产一线,但代表辅助单位也功不可没)。

二人见证了股份公司的发展,以及发展过程中经历的种种事件和面临的困难,他俩主要会以对话的形式对这些事件加以报道,问题加以分析、解释。

铁风与安妮要性格鲜明,才能让大家了解、支持、喜爱,从而增加关注度。

铁风主打沉稳、踏实、忠诚、勤奋、能干的80后形象,语言举止憨厚朴实、中规中矩;安妮主打可爱、俏皮、时尚、潮流、甜萌、聪颖的90后形象,古灵精怪。

二人塑造要有血有肉,情感丰富,故事丰富多采,给人一种真实存在感,让大家喜闻乐见。

(现在公司上下特别重视安全,最近可以根据公司上层领导指示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和职工私下议论,做一系列故事连载,比如每周五连载一段附有漫画的生动有意义的安全小情节。)

例如:

一日,铁风与安妮同时走进某车间。

铁风看见一名职工没有系安全帽带,帽子还是歪斜松垮的挂在脑门上。

他急忙上前喝斥,脸色铁青,话语严厉……(可以酌情展开)那名职工虽然将手中的安全帽重新戴好又系上帽带,但是对铁风却是一脸黑线,虽当面怒气暗敛,但心中极为不满。

安妮:铁风哥,天这热,真有必要戴安全帽,而且还要系这勒下巴的该死帽带,我这一头秀发都被闷湿了,昨天才做的护理呢,好心疼呀!

铁风:必须的必!这个没商量!只要进入厂房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铁风一脸的严肃,安妮则是撇了撇嘴,觉得好生无趣,尤其是铁风顺着这话题,竟然又开始唠唠叨叨起了一大堆安全……本来生活中的他是颇为敞亮、爷们的人,怎耐在工作中安全这方面却成了唐僧,絮絮叨叨个没完,安妮真的不开心了……)

安妮:够啦!!!够啦!你个臭唐僧!吱咯滴,还有完没完了!你自己胆子小你自己去注意好了,干嘛惹得别人一脸不开心,看看刚才那人对你厌恶的表情,真是滴,拿得罪人当饭吃!哼,傻!

铁风见自己苦口婆心,仍然无法改变安妮的错误观念,他看了看表,突然想到了什么,然后拉着安妮就往附近的办公会议室跑去。

会议室内,铁风、安妮、还有准备接班的一干职工正在观看了安全视频短片《没事儿》,讲的就是很多钢铁工厂习以为常的小的违规现象,结果酿成大的悲剧,期间可爱的小安妮居然哭了多次……

看完安全视频,班组长和职工们又分享了很多自己听过或见过的安全事故,每件事都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安妮也开始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安全无小事。

走出会议室,安妮吐了吐舌头,怒色全无,但她却开始教育起了铁风。

“铁风啊铁风,你还真是个铁疙瘩脑袋!”

铁风一头雾水,不解的看着安妮。

安妮小腰一掐,又指了指刚被铁风训斥的职工,没有说话,只是一乐,然后朝刚刚作业完的刚才那名没系帽带的职工走去。

然后,头也不甩,乐呵呵的抛了句:

“铁头,跟紧我,注意脚下杂物,可别绊倒摔伤了,咱俩现在可是护保联保哈!”

铁风一脸尴尬,这不是刚才他的词嘛,现在安妮又给自己用上了,这小丫头,真是的,令人无语。

进入现场,安妮玉臂绕在胸前,一副我很懂的样子,说道:“铁风,你那钢板一样的铁脸,让人觉得害怕,看我的!”

铁风来了兴致,他到要看看这安全教育对这个萌妹妹触动有多大,刚才她还一副不服不忿的样子。

安妮走到刚才那个未戴安全帽的师傅身旁,堆满春天般的笑容。

那位师傅一脸茫然,急忙拿出镜子,照了自己的脸“没长东西啊,很干净呀!”又看遍自己的周身“劳保穿戴齐全啊,大热天连长衣袖口扣子都系好了。”

于是,他疑惑的问道:“姑娘,我有老婆了,虽说没你年轻漂亮,可却是我的挚爱,我们还刚刚有了第二个宝宝……”

安妮脸上顿时起了红晕,真心有点后悔了,心想也许这工厂的男人都喜欢简单粗暴的方式。哼,她侧头对铁风一个白眼,铁风怂了怂肩,一副看我也没有用的姿态。

“姑娘,看你岁数也不小了,嫁不出去话我到是可以给介绍……”按她以前的小性子,早就爆发了,可是她回过头又是一脸的人畜无害,我很可爱的痴痴样子。

那人又开始了:“我看姑娘长的也不是特别难看啊,应该还能嫁出去的。”

安妮又撇了一眼铁风,但她已经香汗泌出,暗道:“这觉对是打击报复啊?”

但颓废中眼中精光一闪,她嘴角上扬,有了主意。

“这位师傅,刚才我身旁这位大叔多有冒犯,言语较重,多有冒犯了!”

他看了看铁风,诧异道:“他,大叔?他还不到四十吧!”

刚过而立之年的铁风,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狠狠的盯着安妮幸灾乐祸的笑。

稍后,安妮泪眼婆娑的看着那人:“大哥,我知道大热天,您工作很辛苦,我赠送给您一本安全小册子,请您记得多看看呦,以后咱这安全帽带啥的,进了厂房该系还得系,您看我,头发都被压趴了,可是咱这样做不光为了自己改为了家人,为了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嘛。我旁边这位大叔是刀子嘴豆腐心,莫生气!”

那人收下书册,看了看铁风,没了恶意,他和气道:“姑娘说的是,我是外包单位的,刚来这里工作,有啥不懂的请你们多教我,有啥不对的该说就说。”

随后就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安妮:“大哥,您是家里的顶梁柱,就算嫂子、孩子,这安全可必须保障啊!在安全的基础上再去赚钱……”

铁风觉得安妮到是墨迹了。

那人如沐浴春风,很是激动,还聊起了自己媳妇对公婆的好及自家孩子的聪明……

他发现,眼前这个小姑娘越来越漂亮,着实的可爱。

铁风会意的笑了,他笑的很开心,安妮长大了,自己也要注意工作方式了。

那人翻了几页书册,突然眼框湿润,双手开始颤抖起来。

铁风和安妮正要离去,听到哽咽声,同时回过头来,顿时一愣,安妮迅速跑上前来,问道:“这位师傅,您是咋啦?哪里有不舒服?”

那人面露恐惧,结结巴巴道:“这…这书…这书竟是恐怖故事。”然后,他突然哭了起来。

铁风与安妮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

此时,还是作为男人的铁风到是先稳定了心神,安慰道:“这些事故里,是不是有您认识的人?”

“哇哇哇……”

安妮突然感觉一丝寒意,男人的泪腺如此发达呢?咋说哭就哭上了。

“师傅,您手头的工作还忙不?”

“现在不忙。”

“那咱们去会议室休息会。”

那人开始讲起自己看到的一个故事……(留个悬念,下一期将这个师傅在以前的工厂遇到的工伤事故,可是事故过去了,自己当时也很悲痛,但是却忘却了,安全意识仍然不强,下集继续讨论)

现在股份公司上下非常重视安全,推出的两个卡通人物,为了深入人心,需要更多的故事,他俩本身的故事有限而且职工对这两个虚拟人物也不太关心,但他们采访或引出的话题却可以引起职工的共鸣。对于安全,比如可以一期一期的推进,以故事的形式,让领导和职工喜欢读,读完有触动,外面的股东也感觉到我们公司是多么的重视,例如很多职工对领导不让吸烟,只允许吸烟点吸烟和倒班工人夜里不允许睡岗,都有不同程度的抱怨,接下来还可以继续讲关于烟头引起火灾,因为睡岗造成的不仅仅生产事故还有人身伤害的故事,给广大职工敲响警钟……)

现在上班忙,下班时间紧,故事很粗糙,需要改正的太多,还请李兄斧正!

谢谢!

两个小编形象(对话形式推出)

铁风:大家好,我叫铁风,出身于钢铁世家——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希望咱们股份公司的发展势头如风火燎原一样迅猛,现在我是股份公司新媒体工作室的一名小编,很高兴认识大家。

安妮:大家好,我叫安妮,是铁风的妹妹,我的名字中有一个安字,表达的是安全是一切生产工作开展的前提,我也是股份公司新媒体工作室的成员之一,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大家多多支持我们兄妹。

铁风与安妮异口同声:希望我们可以为大家展现股份公司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

(第一期开始了。)

铁风:今天上午公司召开了一年一度的职代会,会上总经理介绍了公司发展的现状……

安妮:哥哥,通过这次会议,给我们职工带来了哪些福利呢?

铁风:有的,公司根据利润分配比例的上调方案,决定提升全公司员工的工资水平。

安妮:好事情哎,看来我可以多攒点钱买我心仪的东西了。

……

(第二期出现……)

铁风:快过年了,也不知道大家的火车票买了没有?

安妮:现在订票方便了,不仅可以去火车售票点买,还可以用手机网上支付订票呢。

铁风:过几天,全国各地的各个高速路口又免费了。

安妮:是呀!我可以开车回家过年了。

……

(第三期类似……)

铁风:今年五一长假,决定去哪里玩啊?

安妮:打算去爬泰山呢。

铁风:泰山挺好的,就是节假日人太多了。

安妮:也可能去附近得葡萄沟摘葡萄呢。

铁风:那也挺好的。

……

(第四期公司新闻。)

铁风:今年前两个季度,公司的汽车板销售火爆啊!

安妮:这离不开我们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啊!

铁风:是啊!广大一线的职工是最伟大的人,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骄人成绩。

……

(第五期……)

铁风:一年一度的三星评比又开始了。

安妮:我期待着自己能进入呢。

铁风:想法是好的,那工作中加油干吧!

安妮:……

用对话的形式推出两个卡通人物,可以更快的让两个小编进入角色,进而融入所有职工的视野和心里,而两个卡通人物个人的历程则可模糊处理,因为在大家心知肚明的虚拟人物上过多笔墨没有太多意义,反而影响带入感,主要内容应重点在他们报道的内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