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原来如此

“你是说,一年前便有人说孙策是明主了?”

袁耀听完陈武的叙述,忍不住再次确认道。

陈武回忆一下道:“细算一下差不多两年了。”

“……”

袁耀被这个消息震惊的有些说不出话来。

“主公,这是有人再给孙家造势啊,而且这个鲁肃肯定有参与其中。”刘晔严肃的对袁耀说道。

鲁肃跟孙策早有勾结这一条,袁耀早就猜出来了,但是到底都干了什么却是一无所知,如今终于听见有人能拨开迷雾了。

“何为造势,子扬你说详细一点。子山那边你不必担心,看着鲁肃这个任务我早就交给他了,我相信他不会让我失望的。”

“诺,属下明白。”刘晔应声后,开始详细解释道,“所谓造势就是世家大族或者名士,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操纵舆论从而塑造形势的一种手段。通常是一开始准备一番说辞,来佐证某件事物的正确性。举例来说就是为了证明孙策是明主,所以几个能言善辩之人,事先商量出一些无懈可击的说辞,然后再去拜访有名望的个人或家族,开始阐述自己的论点。因为事先有准备,所以大多数人都能成功说服对方。而且这些被选中拜访的人本身都是有一定名望之人,肯定会有很多人拜会,或者也会拜访别人,于是这些事先准备好的说辞就会被传播出去,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舆论来控制形式。就像子烈的陈家,本来没有参与其中,但也被这股舆论给误导了,这便是造势的作用之一。”

“子扬的意思是说,两年前就有一堆人为孙策有计划、有准备的……造势了?这一切,都是人为的,谋划好的?而且还是两年前就谋划好的?”袁耀不敢置信的问道。

刘晔点头苦笑的解释道:“可以这么理解。不过属下不知道背后谋划者最终目的是什么,所以无法判断具体计划是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造势不过是该计划的开始而已,后面肯定还有更重要的行动隐藏着,因为造势这个手段通常都是一个大计划的第一步。”

“还有计划,你确定?”袁耀吓了一跳道。

“属下确定,只是可惜,还无法知道其背后最终目的是什么。不过属下猜测鲁肃肯定知道,所以他才会在此时选择逃跑,若能抓到他便可审出答案,或者……”刘晔话音一顿,犹豫一下又继续道,“或者马上把孙策抓起来严加审问,现在几乎可以断定孙策其心可诛了。”

“几乎可以断定?”袁耀重复一遍刘晔的话表示疑问。

刘晔点头道:“是的,光凭子烈的供词无法给孙策定罪,他可以找很多借口来洗脱罪名,例如说那只是民间自发的舆论,或者有人恶意离间袁氏和孙家的关系等等,因为我们无法证明是有人有意在造势,除非抓到鲁肃得到他的供词或可有关键性的证据。不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要拿下孙策怎么定罪还不是主公说的算!”

“胡闹!”袁耀闻言一怔,不高兴的道,“什么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种漠视法度的事情置人心于何地?为免除一麻烦而失了人心,岂不是因小失大不分轻重?以后莫要再胡说八道。”

“诺,属下知错。”刘晔连忙行礼低头认错,但嘴上却偷偷的露出一丝放松的笑容。

“咦,子扬你的语气不对啊!”袁耀突然反应过来道,“听你的口气好像是在说反话啊!你是不是在试探我会不会徇私舞弊,视人心法度于不顾?”

“这……”刘晔尴尬的行礼道,“属下自作聪明,让主公看笑话了。”

没想到刘晔开口承认,袁耀笑呵呵的扶起他道:“你们这些谋士啊,动不动就来个试探啊什么的来显示自己聪明,你当我就傻啊?”

见刘晔已经尴尬的不知所措,袁耀便不在逗他,表情开始恢复认真的道:“那子扬的意思,是不支持我对付孙策?”

刘晔这才摆脱尴尬慎重的点头道:“当此时机,想要对付孙策确实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对主公既定战略不利。一是因为证据不足无法钉死孙策,而孙家又是江东世族,一不小心便会错失江东人心;二是主公帐下武将不足,特别缺少会水战的武将,就连左将军帐下都没有善水战者,若此时收了孙策兵权,那主公恐怕会陷入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所以属下建议在没搞清楚孙策意欲何为之前,暂时不要打草惊蛇,他既然到现在都没什么异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但为避免意外,主公还是需要多加注意方可。”

袁耀听了刘晔分析后点头认可道:“放心,我有分寸,不会冲动的。现在鲁肃既然成了关键,那你马上回城向子山说明一下子烈掌握的情况,然后便协助他搜查。至于孙策那边,就如你刚才所言,在没找到鲁肃之前先不要打草惊蛇了。我会回郡守府等你们好消息,需要协助就去郡守府找我。”

“属下领命。”刘晔一拱手,然后便跑向马匹一跃而上,大喝一声向舒县奔去。

见刘晔离开,袁耀才回头对陈武道:“以后做事不要拖拖拉拉,有认为重要的事情就马上办明白,不懂的就问,别自作聪明。此次你有提供重要信息的功劳,但也有知情不报的罪过。功过相抵,就不赏也不罚你了。但你要知道,这次本来你有机会立大功的,但却因为小心谨慎而误了大事,不过念你刚刚投效不明就里,也算情有可原,下次注意就是了。”

陈武闻言连忙单膝跪地道:“谢主公不罪之恩。”

“起来吧,随我回郡守府,晚上说不定还有的忙呢。”袁耀扶起陈武,哈腰拍了拍他膝盖上的灰尘道。

“诺。”陈武紧张的一动都不敢动,直到袁耀转身向坐骑行去才紧跟而上。

当袁耀回到舒县城内,本以为会是一阵鸡飞狗跳的抓捕行动,结果却是安静的了无声息,如同什么事都没发生似的,但确实跟以往不同,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

袁耀感到好奇,但也没去让人追问什么,而是如约的回到郡守府大堂等候消息。

此时在舒县城三十里开外,两个人影正借着崎岖不平的地势,小心的前行着。哪怕此时已经夕阳西下,昏暗不明,但两人依然小心谨慎,不敢有太明显的动作。

若此时袁耀在此就会发现其中之一就是鲁肃鲁子敬。只是任谁也无法想象,刚在城内逃脱的鲁肃,竟然在一个时辰之内不但成功的逃出城外,而且跑到这么远的地方来了。

此时鲁肃儒雅的长袍已经不知去了何处,而是如同农夫一般似的一身短打,不过倒很适合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