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热议好评

第二天早早的就接到刘进图的电话,说道:合同已经修改好了,发到你的邮箱里了,签过合同给我寄过来就行了,射雕现在已经在排版了,今天先把射雕的楔子刊登了出去,而且金庸先生也帮你做了一个宣传。

之后柳逸轩出去把合同打印了,柳广学签完字之后给明报寄了过去,也就没什么事了。

香江“老板,给我来一份明报!”“不好意思,卖没了。”老板机械化的回答。

“这么快。”李峰看了下表,才十一点多。

“你是不知道呀!小伙子,今天明报卖的可快了,以前每天五十份小说报都卖不了,今天进了八十份,转眼间就卖没了。”老板还是比较热情地,解释道:“听说出了一本不错的小说叫射鹰什么的,我没来得及看,都卖没了。”

“那算了,我去别处看看。”

走在大街上,李峰发下一个奇怪的现象,不少人都拿着一份报纸边走边看,有人甚至看的出神,差点撞到电线杆子上。

还有的人议论纷纷,大中午的,也不嫌热。

“老王,今天买明报了吗?”一个梳着大背头的中年男士向身边穿着西装的同伴问道。

“没有啊!也什么有意思的小说,看着没劲,好长时间都没买了。”

“你没看过《射雕英雄传》吗?”

“《射雕英雄传》?那是什么玩意?”老王脸上明显有一种疑惑的表情,他真不知道《射雕英雄传》是什么东西,感觉好像是一部小说似的。

“老王,《射雕英雄传》是新出的武侠小说,我也是听朋友介绍的,虽然只是一个楔子,一看还真是不得了,那绝对是我看过的武侠小说之中,最好看的一部。”大背头男子一脸回味的神色,道:“《射雕英雄传》在明报连载,你可以去买一份看看。”

“哦?这么说我还真得去买一份,能被你这样推崇的武侠小说,一定错不了。”

“《射雕英雄传》看了吗?”类似的场景,只不过对象换成了一对二十多岁的大学生。

“《射雕英雄传》?听名字是一部武侠小说吧!书名够土的,不看。”龅牙男撇了撇嘴,表情不屑道。

“嗨!兄弟,我可以郑重地告诉你,你OUT了,《射雕英雄传》可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武侠小说,现在网上都传疯了,热搜榜第一就是《射雕英雄传》。”

“什么?这么厉害,那我得去看看,哪有卖的?”龅牙男一脸惊讶的问道。

“明报呀!”

公交车上,好几个青少年正在聊天,看样子应该是高中生。“《射雕英雄传》看了么?就是柳逸轩写的那本小说。”

“那是必须的,我可是金老先生的粉丝,昨天我爸给我看了他在明报写的长评,夸射雕这部小说惊为天人有没有。今天一早起来我就买明报了,太好看了。”

“是啊!看了之后,感觉作者的文采也是相当的棒,那两首诗简直是绝了,感觉比语文课本上的都好!”

“我也看了,我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看的小说楔子。”一个长着一双老鼠眼的学生道:”我爸今天没买到明报,还特意打电话让我看完别扔,放学给他拿回去呢!哈哈哈……这可是我头一次看小说没被他骂呀!”

几个看了《射雕英雄传》楔子的学生高谈论阔,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

“弱弱的问一句,《射雕英雄传》是什么?”有两个没看过的,忍不住问道。

正在谈论《射雕英雄传》的学生,一脸鄙视的看着说话的人,好像他没看过《射雕英雄传》是犯了多大的罪一般。

“《射雕英雄传》就是明报刊载的小说,作者是叫柳逸轩,特别的好看。”

“哦!我知道了,待会一定去买一份。”

仅仅是半天时间,《射雕英雄传》就像是春风一般,飞进了千家万户,引发了一阵热议,热议的群体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十几岁的初中生,甚至还有部分小小学生,受众范围可谓相当的大。

明报官网,最新的留言

“明报这一期的《射雕英雄传》太好看了,上课的时候没忍住偷偷看了一会,被老师抓到了,训了我一顿,还把报纸没收了,我真的好喜欢这部小说,以后每天都要看。”

第二条:“我是一名大三学生,平时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唯一的爱好就是看武侠小说,经常把自己幻想成小说里的主人公,在武侠的世界里大杀四方。可是随着看武侠小说的增多,我对那些无效小说越来越挑剔了,一般的小说根本入不了眼。”

“但是今天早上街道好朋友的电话,说有一部超好看的小说,名字叫《射雕英雄传》。当时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买了一份明报,但当我看到这本小说楔子的时候,我不由自主的陷入幻想当中,真的沉浸在《射雕英雄传》背景宏大的场面当中了,我整整看了三遍,至今还沉迷在“射雕英雄传”当中,感谢柳逸轩为我们广大武侠迷带来这么一部巨作,期待后面的章节……。”

第三条:“《射雕英雄传》比以往那些武侠小说强了一万倍,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武侠小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射雕英雄传》太棒了。”

“好看好看好看。”

“每天多更新一点,强烈要求增加《射雕英雄传》的板块,我已经把这部小说介绍给我的同事了,呵呵!以后我就是射雕的粉丝了。”

“一炮而红!《射雕英雄传》真的火了,好评如潮呀!”刘进图也是满心欢喜。

金老爷子知道这个消息之后也很开心,但沉静下来后,他冷静地分析了《射雕英雄传》大火的原因,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市场环境的因素了。

武侠小说在这个世界已经遇到了一个瓶颈,走进了死胡同,套路僵化,新意不足。好作品几乎没有,数得上来的也就那么三四部,在金庸看来,就这三四顶尖的武侠作品质量也就算一般,市场需求可谓如饥似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