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高顺的狠辣
天下人都盯着汉中郡和益州局势。
很多人幸灾乐祸,高顺刚一登基,便有如此大规模的反叛动乱,而且还有他册封的十四虎将之一麹义参与叛乱,这简直是打高顺的脸。
高顺倒是不是很在意,他感觉,早反比晚反强,反正这些人皆为不安定因素,现在造反,他完全能控制住,比留给儿子处理要强很多;所以,他很赞同郭嘉的意见。
颜良、文丑等人申请带兵进入益州平叛;关羽、张飞等人得知麹义造反,更是以之为耻,誓要灭掉麹家。
高顺笑道:“哈哈,连雍州、秦州的兵力都没有调动多少,何必从司隶地区调兵?如此跳梁小丑,不值得大惊小怪。”
麹家还抱着侥幸心理,还认为高顺不会牵连其他人,认为平叛麹义之后会放掉他们,为次,麹家还动用姻亲关系,在外活动;甚至有麹家人认为,只要麹义不倒,他们便是安全的;麹义占据汉中郡,把守险要,没有几年时间,是难以被平定的。
不过,让麹家失望了,让那些士家大族失望了,沮授到达武都郡,局势立即改观,先有阳平关的胡轸投降归顺,后有麹胜被杀,南郑城内的官兵投降,再有麹义被杀,汉中郡的反叛如此轻松的被平定,这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他们认为,汉中郡四面皆险,麹义就是再差,坚守几年该不成问题,没想到仅有几个月的时间便身死命消。
连带着,益州叛乱也被轻松平定。
高顺下令,麹家之人,男子不管年龄大小,皆尽斩首;女子全部卖为奴隶;年老色衰的则在军营为仆妇;家产充公。
即便是嫁到麹家做媳妇的外姓女子,也被卖为奴隶,不被赦免。
那些人不敢明言,只得花钱赎回自家女子,不过内心却咒骂不止;骂麹义废物,如此本事却要造反,连累了大家;骂高顺狠毒,连女子都不放过,连老人都不放过,连小孩都不放过。
众人感觉,麹义和麹民等人皆跟随高顺立下了汗马功劳,应该区别对待,只处理麹义一家便可。
高顺却不愿意如此大度,一是麹家的反叛在历史上层出不穷,多次叛乱,造成的损害更大,不若一次性处理完毕,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二是他已背上了篡汉的罪名,不在意多增加一条嗜杀的罪名。
他还有一个目的,那便是震慑众人,不要认为他高顺爱惜百姓,就不愿意杀戮了,给人留下侥幸心理。
赵云和郭嘉请示对益州叛乱家族的处理。
高顺非常果断,命令他们参照麹家的处理办法,男子皆尽斩首,女子卖身为奴;就是那些后来投降而归顺官府的家族也不能放过,男子杀尽,女子配给士兵为妻,或者在军营做仆妇,稍稍做了区别,但是对那些家族来说,意义不大。
只要与叛乱沾边的,那怕没有参与反叛,仅仅是为叛军提供物资,也被高顺灭族。
高顺此举是把双刃剑,一是狠辣处理,让人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条件有利的时候就反叛,条件不利的时候便投靠官府,保住性命;二是这会让反叛者更加慎重,在反叛前仔细准备,反叛之后则会叛乱到底,加大了平叛的难度。
益州被杀的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巴郡、蜀郡、广汉郡和犍为郡这四个最富庶的郡的大户基本被灭除,牵连被杀之人超过三万。
这是高顺第一次对内如此大规模的杀戮,令天下震惊,众大臣苦劝不能止。
由于灭族甚多,益州官府占有了大量的耕地,战后信守承诺,解除那些奴隶的奴籍,分发耕地,安置他们为民。
自奴隶加入官兵,参与平叛者,每人五十亩耕地,若是先加入叛军,后反叛的奴隶,则为二十亩耕地,以示区别。
对那些前来助战者,每人赏赐铜钱两千,布匹、食盐、粮食等若干。
官府又拿出一定的钱粮,协助百姓迅速恢复生产,把危害降低到最低。
对于那些跟随麹义反叛者,一直提心吊胆的,高顺也对他们分别对待。
所有参与反叛者,皆惩罚三个月的薪俸。
像胡轸,能及时反叛麹义,归顺朝廷,被封为列侯,食邑五百户。
对于击杀麹胜者,被封为列侯,食邑一千户。
击杀麹义者,为县侯,食邑两千户。
参与劫掠等事宜者,要承受不同程度的惩罚;对于平叛有功者,赏赐更加丰厚;众人方安下心来,即便被罚俸,内心也无怨言,石头终于落地。
对于郭嘉摸清了高顺的态度,采用引蛇出洞之法,不仅让大量的益州大族参与了叛乱,借机一次性除去,还吸引出了麹义这条大鱼,让高顺非常高兴,所以,对郭嘉的赏赐也非常隆重,食邑增加千户,其长子入朝为郎,次子去太子府任职。
这可是非常隆重的奖励了,食邑地达到七千户,仅次于任城公刘协的万户,特别是其次子,与太子提前交好关系,这是家族的良好延续;令其他大臣极为羡慕。
不过郭嘉此举却得罪了所有的士族,是他的示弱行为,导致更多的家族参与叛乱;有些人上书高顺,是郭嘉的纵容行为,才导致益州的叛乱参与家族如此众多,应该对郭嘉进行惩罚,而不是奖赏。
高顺对此类上书留中不发,让那些大臣认为高顺默认了他们的言行,最终高顺却深深的记住了这些人,严令太子,这些人和他们的家族成员绝不能重用。
借此机会,高顺对十四护将发放丹书金券,可免死三次;十三虎将发放丹书银券,可免死两次;二十八良将,发放丹书铁券,可免死一次;这就是所谓的免死牌,共分为三等,只发放给有战功者。
但是反叛之罪不在赦免之列,只要是反叛之罪,不管任何人,皆尽灭族。
高顺此举用意明显,他能给的都给,但是若是还不知足,那就对不起了,这样的家族,留之无用,不若铲除。
那些武将和他们家族,此后对高顺更是忠心耿耿,使得高顺的统治基础更加牢固;他们感觉,只要对高顺忠心,好好的办差,绝对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随后,高顺发布命令,任何家族不的蓄养家奴,这是叛乱的根源,但凡家族奴仆过百者,视为叛乱。
在这个节骨眼上,没有一个家族敢跳出来反对,否则很容易被高顺抓为反面典型,所以皆非常配合官府的审查,多余的奴仆转给已单独开立户籍的儿孙,或者到市场上出售。
由于生活条件好了,遇到灾年,官府还会救济,没有百姓会再自卖为奴或者舍得卖儿女为奴的,市场上的奴隶价格飞涨。高顺本想禁止奴隶,但是后来还是没有发布诏令,还是顺其自然的好,靠市场调剂吧。
再说了,这种事情单靠官府禁止是很难禁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