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第一百六十九章往后日子还长着呢~
寂静,全场寂静。
下巴落地的声音、眼珠掉地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所有人的心扉。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难以置信的看着眼前行礼的少年。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哪,他们看见了什么?一个王爷,一个皇帝最疼爱的皇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权贵之一。如此人物竟然对他们行礼了,而且是晚辈之礼。
朱棣也是一样,心中的震惊不比其他人少分毫。因为就连他也没有想到李茗会做的这么干脆,这么出乎意料。
李茗行此大礼也是用心良苦,为了堵住某些人的那张总喜欢叨逼叨的嘴,他甚至必须要这么做。
事实也正如他所想像的那样,甚至所得到的效果还要超出他的预想。起码到现在,那些大臣有不少还处于呆愣之中。
“殿下,您这又是何必呢~”几位大臣叹道。
“现在他们是本王的下属,本王希望他们能够成为真正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先人君王可以礼贤下士,本王为自己人的未来行个礼又算得上什么。只是希望各位大臣能理解本王的苦心,放他们闯荡天下。”
李茗抬起头,漂亮的大眼睛里闪耀着夺目精光。闪的所有人脑中一震眩晕。
一位大臣叹气道:“哎~微臣老了,年轻人们的事情不是我等能够左右的。”
另一位大臣点头,说:“孩子已经大了,他们的事就让他们自己解决吧~”
有这两位的带头,剩下的诸多大臣也都纷纷表态。说愿意答应李茗的请求,让他们的儿子自己做决定。但是也还有一部分大臣处于沉默思考状。其中为代表的就是朱棣的发小,大学士韩文。
看到大臣们纷纷表态,李茗也很是欢喜。再次躬身行礼,“多谢各位大人成全~”
这一次前方的两位大臣终于拦住了李茗,他们苦笑道:“殿下莫要再折煞臣等了,为了臣等的那些不孝子,殿下做了多少,我们都是清楚的。真要说感激的话,应该是我们这些做父亲对您说才是呀!”
韩文眼神复杂的看着这个能够左右朝纲的少年,心中不知如何考虑。斟酌斟酌许久之后似乎是想通了,他迈着坚定的步子走到李茗面前,恭敬的作揖行礼,语气诚恳且深沉的说:“殿下,今后犬子就拜托您了!”
余下的人见韩文都已经妥协,他们也再没了不低头的推脱,于是纷纷表态。毕竟和韩文比,他们的家庭还是比较幸福美满的,起码已经子孙满堂。
听到大臣们如此回答,朱棣竟然觉得眼睛有些酸涩之感。作为一个父亲,他能切身体会大臣们为孩子殚精竭虑的心情。要是他的茗儿出事,他绝对会比这些大臣还要疯狂。
作为一名君王,看到自己的臣子能够为国家建设如此牺牲,他也是满心安慰。
当然,看到自己的儿子能够让群臣屈服,作为父亲的朱棣非常欣慰。但欣慰的同时,心痛的感觉却越发强烈。
一拍龙椅,瞬间起身,朱棣大笑到:“说的好!这才是朕为之器重的贤臣。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既然诸位爱卿如此深明大义,那朕也不能小气。来人,拟旨下诏。”
“朕宣布,从即日起,但凡适龄的皇室成员,必须去武王封地中历练一年,否则视为放弃继承权利。”
别看只有一年,但是去的可是李茗的封地。那可是贫苦至极的黄土高原地区,是陕西行省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别说是那些娇生惯养的皇家少爷公主,就算是能征善战的将军在哪里也受不了。
所以尽管那些公子哥只是在那里呆了半年,可是他们的改变简直就是脱胎换骨。回来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没有认出来他们。因为那种恶劣的环境让他们从一个身娇肉贵的富家大少洗礼成了一个皮糙肉厚山野小子,这也难怪他们父母都没认出来,变化太大了。
深有了解自然能够体会皇帝此话中表达的决心。
群臣纷纷行礼,高喊:“陛下圣明!”
就这样,一个令所有皇子公主深恶痛绝的成人试炼的雏形诞生了。
实际上就连朱棣没有想到,只是因为一时兴起的想法,竟然会令所有小辈生不如死。
至于为什么会生不如死,去问张彼德他们就知道了。
(张彼德:为什么会让人觉得生不如死?干苦力活?恶劣的环境?粗茶淡饭?不不不,这些对于那玩意儿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真正让人生不如死是些补品。比如名叫阴阳修罗汤玩意儿。)
——
早朝过后,群臣退去。李茗跟随父皇来到了御书房,他们父子二人还有事情要谈。
朱棣将一封信函放到桌上,说:“茗儿,这次黄河流域突降暴雨,已经持续数日,目前仍然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恐怕这雨水没个小半月是停不了。”
李茗点头,说:“暴雨还是其次,主要是洪灾。这才是最令人头疼的。”
“恩,的确。洪水是造成灾祸的最大根源。一旦各地爆发洪水就会导致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要安置如此之多的灾民,所要付出钱粮何止百万。如此沉重的代价,即便是朝廷也无力全部承担。”朱棣捂着额头,这事情让他很是头疼。
“而且更为致命的是,由于顺天府宫殿的建设与航运舰队制造几乎耗尽了国库所有积蓄。现在朝廷都快连大臣的俸禄都无法支付,更别提拿出那么多钱粮来赈灾了~”
话说到此处,朱棣意味深长的瞥了李茗一眼。那眼神,分明就是再说:小样儿,别以为你一毛不拔就没事了,别以为得到巨款就能睡安稳觉。我是你老子,有的是法子坑你。谁也没说只准儿子坑爹,不准爹坑儿子的。
聪慧的李茗第一时间就在对方异样的目光中读出了中间意味,明白了他老爹的如意算盘。
眼角有些抽搐,李茗在心中暗骂:我去年买了个表,这世上还真有这么坑儿子的。真的是如意算盘打的啪啪响呀!本以为还没什么,想不到竟是早就在这里挖好个坑,就等着我心甘情愿的往里跳呐~
没办法,李茗不跳不行。他要是不跳,朝廷拿不出钱粮赈灾,那到时候民怨沸腾,天下可就大乱了。
什么?你说收税?你他喵的在逗我?
真要用收税的法子,那百姓赋税起码要翻倍。要是遇到下方官员,各地王侯为了谋利,歪曲旨意加倍赋税,那就会有更多百姓陷入灾祸。到时候造成的恶劣影响不亚于前者。
什么?你说让那些王侯自行负责封地事情?麻烦你他喵的别再逗我了~
那些王侯自行负责,他们中有多少会用想李茗一样动用自己的资产赈灾。大多数时候他们只会给出很少一部分赈灾款,剩余的部分就让那些地方府衙自行解决。那些地方官员多数情况下也是像他们的上级一样,将问题推给下级。然后诸如此类。
这就像老人常说的那句话一样,大懒推小懒,小懒无处推。
好官不贪,所以没闲钱救援。贪官不好,所以没闲情救援。这样其实就是一个死循环,最后承担后果的还是百姓。
所以为了那些无辜百姓,李茗也只有亲自将这个巨坑填上。
朱棣之所以如此做,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没办法,新宫殿的建设、军事兵器的花销、远洋航运的投入等等,各方面的总花销开支已经远远超出了国库的承受范围。如果不是李茗去年提出并实行了清查令和议罪银两项政策行动,并收敛了千万资产,否则朝廷就真的要破产了。
国库空虚是硬伤,暂时治不了。除非压榨朝中大臣,又或是贫民百姓。否则那里得到这么多钱粮用于赈灾。
正是因为如此,朱棣才会将主意打在了小小巨富豪李茗身上。
(温馨提示,得到李、包两家的所有财富后,李茗个人现金资产一千五百万两白银,房产地契珠宝玉石不计其数。粗略估计,总资产超过三千万。名副其实的巨富,富可敌国。)
李茗再也受不了朱棣那幽怨、可怜、无助的目光,立即开口道:“得,父皇您别再说了。刚巧不久前得到了两个大世家的所有积蓄,足足有百万之巨。所以灾民这一块儿,儿臣来负责总行了吧~”
“哎~朕有茗儿,何其幸焉,百姓有武王,何其幸焉!”听到李茗答应,朱棣的眼中顿时精光一闪。不过表面上依旧装模作样的对天长叹。
李茗嘴角有些抽搐,愤恨的一挥衣袖,转身便要离去。
朱棣他得意的笑,得意的笑~~~
只不过他脸上的笑容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在李茗离开前,用非常富有深意的眼神,邪邪地看着他,低喃道:“不要以为这样做我就没有办法,往后日子还长着呢~嘿嘿~”
某人这样阴暗的言语与笑声顿时让朱棣菊花一紧。脑中瞬间就开始无限脑补,幻想着日后自己被折磨蹂躏。
(⊙o⊙)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