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滴灌法
第三十五章滴灌法
“不知那位大臣能解答?”
面对李茗抛出的问题,众人虽然议论纷纷,但是却没有人愿意出面作答。
这不废话,这几个问题是个人都能答出一二,但是没有人能够准确回答。因为谁会为了这些而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翻阅典籍。
就在众人摇摆不定之际,太傅李希颜上前说:“回禀王爷,据古书记载,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的玛曲,主流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其中除中游的黄土高原环境恶劣外,上下游的环境都十分宜人。至于洪水,则是因为黄河地区的连日暴雨导致黄河水位上涨,最后决堤形成的。不知这样的回答,王爷是否满意。”
呀呵~不愧是太傅呀,没想到他除了文学方面,地理知识也是如此丰富。这些除了亲身经历便只有去书库翻阅古籍了。
“太傅回答的很好,只是在某些地方有所欠缺。”
“不知是那些方面,请赐教。”
“赐教不敢,黄河决堤并不完全是因为暴雨。根本原因还是藏于河水中的泥沙。”
“泥沙?”
黄河水含有泥沙,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有什么奇怪么?
“不错,就是泥沙。因为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导致河水蕴含大量泥沙,这些泥沙在下游宽阔水域沉积,导致河床越来越高。时至今日,黄河已然成为一条地上悬河。试问,处于如此危急情况的河流,如何经得起暴雨的冲击。这才是黄河洪灾的根本原因。”
“王爷的意思是在泥沙方面下功夫?”
不愧是太傅,果然跟聪明人讲话就是方便,一点就通呀!
李茗微微惊讶的看着太傅说:“是也不是。”
“难道还有其他的”李希颜低头思考起来,当他望到一旁的盆景时,瞬间就惊呼道,“微臣明白了,是树,是要治理黄土高原的干旱。”
终于听到满意的回答,李茗在心中一口气给李希颜竖起23个赞。
大叔,给我当秘书好不好,每月工资绝对比现在高,还有节假日外带年终奖金,不要考虑,请一定要跳槽。
“真不愧是太傅,本王心中所想都被先生料中。”
“不敢不敢,王爷想法如此大胆创新,真乃年轻人的楷模。只是下关还有一问,不知殿下能否解惑。”
“本王知道先生之困惑。”李茗从怀中掏出了一卷纸张,交到李希颜手中,说,“这是一种能在干旱地区种植作物的方法,本王命名为‘滴灌法’。运用此法,只要操作得当,便能在黄土高原这种几位干旱的地区种植树木。”
李希颜打开图纸,只见一幅幅线条分明的设计图画跃然纸上。图画旁边还有注释和标注,就算是贫民百姓都能瞬间明白。
将管道置于地下一尺左右,每节管道的连接处即为树苗的栽种处。每十丈设一个灌水口。
管道由竹子制成,每根竹子长四尺。(将竹子的竹节尽数贯通,竹子便成了天然的水管。)
竹子的接口都有一些缝隙,水经过时会从中渗漏。而这些渗漏的水分恰好为上面的树苗提供了生长所需。如此一来,既不浪费水,还能保证树苗的存活。真可谓一举多得。
“妙妙妙呀!”看完图纸,李希颜连声赞叹道。
“紫叶李、紫叶矮樱、红宝石海棠、金叶接骨木、梭梭、花棒、羊柴、拧条、胡杨、沙柳、沙拐枣、油蒿、沙棘、枸杞等,而柏、松、栎等抗旱性相对强的树种,已被确定为干旱立地的栽培树种,而且这数十种树种其中不乏药用价值、使用价值非常高的树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地的发展。”
李茗又从怀中掏出了一本册子,旁边的兵部尚书王吉拿去翻看了几眼,发现里面详细的介绍了李茗方才所说的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经济价值。不由得惊叹李茗下的苦功夫。
“殿下,您这一切计划的可谓非常之完美,可是你有想过最重要的人力如何解决?”
一旁拿着册子的兵部尚书王吉上前询问道。
没办法,谁让人家是管人的。对本专业的方面格外敏感也是在所难免。
“兵部尚书王大人提的正好,对于人力方面,本王一开始不就说了要同时解决官员违纪和洪灾两个问题的嘛~”
说到这里,李茗笑眯眯的用水灵灵的丹凤眼看着在场的所有大臣们。神情显得有些调皮。
但是在他们的眼中可就不着么想了,总觉得李茗的目光及其不怀好意,那眼睛和狐狸一模一样,看的他们甚至有种被狐狸盯上的错觉。
“让所有违法乱纪的官员全部都到黄河中游植树造林,这不是就能轻松解决两大难题了嘛~”
看着李茗一副事不关己高高在上的表情,地下的众人又开始咒骂起来。
(#‵′)靠!被发配的又不是你,你当然不在乎。可我们在乎呀!请问您老这样害人有意思吗?还是您闲着没事想调侃调侃我们这些老骨头呀!
要真是这样,您老赢了,所以请高抬贵手放过我们。
“可是让所有涉案官员都流放到西部,那许多地方治理会崩溃的。”
一提到处理官员,吏部尚书张化清立马站了出来。他可以说是朝中大部分官员的代表,因为身处吏部,管理各个地方的官吏是他的职责,所以和众多官员有不清不楚的关系是很正常的。
“这很简单。被判处重罪的人必须执行,判刑较轻的人则可以让自己的子嗣代为受刑。凡是因此到西部地区受刑者,都必须做到刑满释放的年月。”
“但是就算如此,人数也远远不够。要知道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可是非常广大的。”
“张大人说的正是,西部干旱的地区非常之大,就算让全国所有官员过去都无济于事。还是换一种更合适的方案吧!”
“对对!换一种方法,在下也这让认为。”
……
听到各位大臣以人数不足为由,想让李茗改变想法,好让自己和其他人逃离被发配贫瘠之地的厄运。
李茗笑了,笑的十分灿烂。
“前一阵子不是颁发了议罪银么,那么只要让上缴议罪银的犯人也一同前去不就能满足所需人力了。是吧,张大人!”
“让上缴议罪银的犯人也一同前去?这会不会引起犯人和其家属的不满与抗议。毕竟上交了如此多的银子,到头来却要被发配做苦力。”
“想要减刑,光有银两是不够的。他们必须在西部做满三年才可以减刑。否则给再多钱也只能减三成刑罚。”
“殿下,如此一来对犯人们是不是有些不公平。”
你也忒狠了,让人家花钱买罪受。还能不能一起好好的相处!
“不公平?大人是不是在说笑。”李茗用略带阴沉的语气讽刺道,“他们犯法的时候怎么没有想想这对其他人是否公平呢?既然皇上给了他们早日获得自由的机会,那么本王为何不能在他们自由之前让他们多多体会民间疾苦的机会,难道诸位不认为这有助于磨练人的心性。避免他们再走错路。这样不好么?”
看着哑口无言的众位官吏,李茗的声势越说越大,说到后面,那些言语简直可以说是从喉咙中吼出来的。
“之所以让大人的子嗣代替他们去受刑,何尝又不是为了他们着想。各位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儿子、孙子被保护的太好了么?每日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悠闲日子,不用为生计发愁,平时没事做就顶着长辈的名义欺压百姓,难道这就是各位大人的下一代?国家未来的栋梁?这样的结果就是各位所期望的么?”
经过李茗再三的指责与解释,众人终于明白了这位“小”王爷的意思。
为了不给百姓和军队增加压力,更为了减轻朝廷的负担,选用服刑的犯人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刑犯这一常常被人忽视的劳动资源,还可以给犯人们一个深刻的警醒。
为了不破坏各个地方政府的管理,让其子嗣代为受刑,这也不失为一举多得的良策。
不仅能够给官员们一个深刻的教训和警醒,还能安抚百姓,缓解治理荒漠的人力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官二代、官三代的心性,让他们深刻体会民间疾苦和朝廷法律。
总算平复下来的李茗,身体略带颤抖的向众人行礼以表歉意。毕竟在金銮殿上大声喧哗可不是什么良好的举动。这种行为甚至可以用一条藐视朝堂罪给予杖刑。
但是没办法,毕竟李茗的话条条在理,就连朱棣也不由的点头致意。
虽然朱棣从头到尾都只是平静的坐在龙椅上观看,但其实他的内心早就提李茗捏了一把汗。不过看到后面,他不由的替他的臣子们担心了。
好样的!(^^*)真不愧是朕的儿子!老爹我支持你!
对于李茗这个总是给自己带来惊喜和惊吓的儿子,朱棣可谓是既喜爱又恐惧。不过今日在朝堂之上,仅凭一张小嘴,竟能让文武百官尽数闭嘴。这让朱棣可是感到非常自豪的,所以他决定帮儿子向前推一把。
“诸位爱卿对于皇儿的提议可还有话说?”
“臣等无话可说”
“那一切皆按爔儿的意思办,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臣等谨遵陛下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