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圣祖转世~!
手机阅读
“是墨子~?”
李泽轩听完墨槐的回答,心中极为震惊,墨子是什么时候的人物~?先秦啊,距离唐代已经有了一千多年,距离现代有两千多年,在那么早的时候,墨子就开始了天文、力学和光学方面的研究,李泽轩心中忽然升腾起了一个极为荒诞的想法:
莫非墨子跟自己一样,也是一个穿越者~?而且前世也是一个工科生~?
好吧,经历了此次事件后,李泽轩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小觑古人了。
“墨老弟切莫对自己太过苛责,墨子当年也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后人想要超越他何其之难~!不说超越,只要能将他留下来的学问,继续发扬光大,就已经十分不易了~!而小轩的炎黄书院,教授的内容与墨家学说倒有几分相似,墨老弟何不借着此次机会,来发扬墨学、利及天下万民呢~?”
李纲见墨槐一脸沮丧,忍不住宽慰道,只是说着说着,他便顺势给炎黄书院打起了广告。
正所谓人老成精,李泽轩虽然掩饰的比较好,但李纲如何看不出来李泽轩是对墨槐起了招揽之心~?对于李泽轩这个颇为上进的年轻人,李纲是非常欣赏,自然是能帮就帮了。
墨槐一阵沉默,他双目微敛,并不答话,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只是一旁的李泽轩却从墨槐的眼中,捕捉到了那一闪即逝的心动。
于是,李泽轩便趁热打铁道:“巨子你刚刚也说过,墨家自从那场大变革后,虽说一直到今日也还没有断了香火,但这么多年来,墨学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根本性进步,长此以往,墨学必将彻底消亡~!
依小子看来,巨子若是想要将墨学发扬光大,就必须带着剩余的墨者,全部出世~!任何学派偏安一隅、闭门造车都不可能得到进步与发展~!而炎黄书院,这里汇聚了我大唐三百六十州县的青年才俊,正是巨子你发扬墨学的好机会啊~!”
墨槐听罢,忍不住疑惑道:“爵爷创立炎黄书院不是为了传播工学的吗~?若是老夫前去任教,爵爷就不怕您的那些弟子,改投我墨家门下了吗~?”
李泽轩大笑道:“首先,无论是巨子您,还是其他的墨者,被聘请到炎黄书院任教后,你们的职责只有一个,那就是将教材上的知识教给炎黄书院的学生,你们的身份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炎黄书院的先生~!
在书院内,你们互相间将不再有上下级之分,你们都是共同处事的同僚~!我很早之前说过,工学不会与其他学派去争斗,我传播工学的目的,只是为了造福天下万民~!
所以,日后的炎黄书院将是一个很干净、很纯粹的地方,没有争斗、没有尔虞我诈,这里只追求真理与学问~!教学期间,不得进行与教学无关的活动,若是在课下有学生对你们墨家学说感兴趣,想要加入你们墨家,我李泽轩绝对不会有任何阻拦~!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
刚开始有了拉拢墨槐念头的时候,李泽轩就有担心过这个墨家巨子进入炎黄书院会不会“讲学传教”、挖他墙角,后来随着李纲翻起陈年旧事,将墨家这些年迅速衰败的原因分析了一遍后,李泽轩心中的担忧瞬间消散无踪。
他才不信炎黄书院的学生会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去墨家当“苦行僧”呢~!倒是墨槐如果带着墨者们一同来到炎黄书院后,李泽轩觉得以炎黄书院豪华的建筑设施与浓厚友好的学术氛围,说不定还会把那些墨者给同化了~!
墨槐却不知道李泽轩心中的“奸计”,他听到这番充满正义和宽容的话,赞叹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爵爷真是好气魄,老夫自愧不如~!老夫相信,日后炎黄书院,肯定会成为我大唐的学术圣地的~!”
“老爷,李爵爷要的书,小的已经取回来了~!”
就在这个时候,李纲家中那个小家丁骑着老马回来了。
李纲点了点头,李泽轩连忙上前接过那两本教材,一本是算学,而另一本是物理,他将两本教材,递到了墨槐跟前,笑道:“巨子请看,这两本便是炎黄书院会用到的教材,当然炎黄书院的课程,肯定不止这两门~!”
墨槐这个时候也不敢托大,他郑重其事地双手接过教材,然后冲李泽轩、李纲告罪一声,便迫不及待地坐在凳子上开始认真看了起来。
李泽轩跟李纲笑了笑,表示理解,然后二人便在旁边低声唠起了家常。
另一边,墨槐先是打开了算学教材,身为墨家巨子,他自己对算学还是颇为精通的,只是,在好不容易适应了阿拉伯数字后,他看着看着,眼睛却忍不住瞪得越来越大,代数、方程、几何,等等,这里面定义了许许多多新颖的概念,然后,墨槐发现之前遇到过的许多难题,用上这些东西后都变得好简单,更让他难以置信的是,这算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他在墨家典籍中,都似曾见到过。
又往后翻了十来页,墨槐将算学教材放下,打开了另外一本物理教材。李泽轩的这物理第一册,其中的内容相当之丰富,包括了运动、速度、声、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力学等基本物理概念的初步介绍,还有,牛顿三大定律。
与看算学教材不同,墨槐翻看物理教材的速度非常快,不到两刻钟工夫,他便将物理教材翻了一大半,然后他合上书本,并将之放好,只见他深呼吸了几口气,突然起身来到李泽轩跟前,躬身拜倒,并神色激动道:
“墨家第四十五代巨子墨槐,拜见圣祖~!”
本来还在奇怪墨槐会给自己下拜的李泽轩,此刻听到墨槐的话语,感觉很是荒谬,他跳脚道:“圣祖~?我怎么可能是你们的圣祖~?巨子您没事吧~”
………………………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