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红头文件

这些电影胶片究竟是谁拍的,唐赫得之前不是没问过复生,得到的答案却是“嘿嘿”憨笑:当兵的都是粗线条,大家只知道他叫老张就够了。

后来他把剪辑后的片子拿到演艺人协会,香港这些电影人看过之后,或矜持或直接,均对片子的作者竖起了大拇指:一是尊重他不要命的勇气,二是敬佩他的摄影功底,那么简陋困难的条件下,只靠肩扛与偷拍,拍出来的画面不仅稳当清晰,居然还有意境可言,少数几个镜头甚至可以被拿出来对它们的光影构图角度进行详细剖析分解……

唐赫得是外行,看不出这么多专业的东西,但内行们不约而同地给出这么高的评价,总不会是没有理由的。

他也有猜度过,这会不会是某位日后的牛人?心中挨个数记忆里内地姓张的电影人,第一个被他排除的就是张艺谋。

不为别的,这位内地最知名的大导演,在莫铭那个年龄段的青年当中,说实话名声实在不太好:愤青型的厌他靠拍国人的阴暗面去国外拿奖,精英型的烦他忽悠人的商业大片拍得不伦不类,八卦型的憎他对不起前妻也对不起巩俐。莫铭三者都不是,也可以说三者都是,所以同样不喜欢他。

可真就是张艺谋拍的。

去年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后,张艺谋分配进了广西电影制片厂做摄影师。趁这个夏天回西安老家探亲,他从广西出发,打算一路采风至陕西。还没出广西境,旅店里碰见了顺路到这边来探望其他牺牲战友家人的国华四人。

新闻里刚刚放晴没几天的安康重又遭遇特大暴雨,这次大堤能不能保住都是个问题。而还有一个可能性是,为了保住下游的武汉等重镇,安康很可能会被牺牲。

国华几人不放心之下,又要转头回陕西,欲将牺牲战友的瘫痪母亲转移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这四个退伍军人对战友的情意和他们身上的故事让张艺谋深感兴趣,加上大家同路,便一路跟着他们拍到了安康。你说是适逢其会也好,瞎猫碰到死老鼠也罢,总之,他拍下了这一切。

唐赫得不记得张艺谋曾经有过这样一部作品,就算被禁——比如他的另一部作品《活着》——他至少也该听说过才对。也就是说,这应该是蝴蝶效应的影响。换成原来的时空,国华几人就算去了安康去广西,也应该没有遇上张。

花了一点时间接受这个事实之后,唐赫得倒是想起来,其实老谋子玩纪实风格也是很有一套的,像是《一个都不能少》用的全部是非职业演员,《秋菊打官司》采用的根本就是半纪录片手法,甚至运用了大量的偷拍。原来他这些九十年代作品的拍摄手段在今天就已经具备相当的雏形,用他那些香港同行的话来评价就是:虽然远不够成熟完善,却有着慷慨澎湃的激情。

另一个只有唐赫得才意识到的雏形——如果可以说是雏形的话——是:这一次,他所欲曝光的,也正是内地的阴暗面,也正是偷偷送到外面来,只是不知目的是想拿去参展获奖还是简单打响知名度之类。

但无论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都已经无所谓了,他是背着处分带着政治任务来的香港:务必把流失在外的所有胶片要回去。

对于唐赫得,他不知道是该失望还是该感激。已经在香港公开播出的赈灾宣传片里,完全没有他真正想要表现的东西。可也正是因为公开的画面“充满了善意”,他才幸运地没被一棍子打死,而是有机会来做补救。

唐赫得毕竟是香港颇有身份和知名度的人物,出于考虑影响计,内地方面虽然很想尽快拿回这些胶片,还是选择了这种最客气的方式:由原作者来取回自己的作品。而他的身份,自然有唐赫得身边的保镖认证。所以他们几个才能这么快脱险——当地军区甚至出动了若干架直升机去寻找他们的踪影,他们当时接到的命令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越快越好。

这样的结果唐赫得原早就该料到,只是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而已。王鹏与程乐的态度有礼又坚决,让唐赫得相信,如果自己拒绝,下次来人大概就不会这么客气了。

或许,下次来的会是父亲?他有些嘲讽地想。

“等我上楼去拿。”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至于是否悄悄留多一份拷贝,他连想都懒得再想。不止是因为他没有理由不把原作者的版权还给人家,也因为他开始感到意兴阑珊:有些心累。

他原不该多事吧?看来他虽然不再将自己当作救世主,却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或许,他应该专心去做他的香港演艺圈赈灾策划,那才是他真正该放心思的地方。

只是,在他将胶片交还之后,还是有一点小小的意外。王鹏递给他一份文件:“唐先生,我们猜想,你可能会对这个有点兴趣。”

唐赫得带着疑问接过文件看了一眼,脸色虽然平静如前,眼瞳却放大了不少。

“在这次安康县城水灾事件中,安康地委作为一级党组织,严重失职,有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这是一份红头文件的副本:******关于对安康水灾事件处理意见的批复。详细内容中包括了安康地委、行署和安康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等6人受到严肃的党纪、政纪处分。

唐赫得知道自己不可能保留这份文件,浏览过一遍后即还给王鹏,扬了扬嘴角表示微笑。他原本低落到冰点的情绪终于回升了一点温度:无论是出于对他之前善意的回报,或者别的什么原因,内地方面还是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很深的诚意——这种文件,本绝不是他所能看到的。

其实,他的情绪还可以回升得更高一些,如果他知道这个灾后10天内做出的决定原是在100天以后才勉强出台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