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矛盾丛生
“什么?母亲说父亲当年曾经抛弃你们,这才导致你们沦为俘虏,最后到了长安,又**于刘和?”
听了糜夫人之言,刘禅的心中很是惊讶,一脸难以置信的问道。
“自然是真的,这我还用的着骗你吗?”糜夫人长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禅儿,我知道这些年你与先夫之间的感情,可是你的生父就是生父,养父就是养父,就算秦王没有养活你一天,那也是你的生父,更何况他根本不知道你和他的关系,你母亲临终之前曾让我转告你,不管如何,刘和终是你的生父,让你尽量避免与他兵戎相见,就算有一天有机会能够杀他,也一定要饶他一命,因为杀父不详。”
“嘿嘿,杀他?母亲大人实在是太看得起我了。这天下间有谁能够有机会杀他?他可是这天下之间最强大的诸侯,任何人在他面前不过是弹指之间就能灰飞烟灭,我只希望有一天被他抓住,他不杀我就心满意足了,不过有的时候想想,让他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自己铸成大错,或许爷爷是个不错的主意。”
在刘禅的内心里,毕竟刘备和他更加亲密,所以他对这个突然而至的亲生父亲很不感冒,说出话来总是充满了怨言,本来温文尔雅的性格竟然变得有些偏激起来。
“千万不要!”听了刘禅的话,糜氏立刻激动了起来,对着刘禅大声说道:“不管是你杀了他,还是他杀了你,终归是父子相残,对你们哪个来说,这都是终生无法弥补的错误,绝对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你母亲在临终之前曾经单独给你写过一封遗书,说万一有一天你父亲率军攻打过来,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份,都只能选择投降,而不准以死相抗,否则就是不孝!”
糜氏说完之后,艰难的在枕头下寻找着什么,最终找到了一封被火漆封住的书信,哆哆嗦嗦的递到刘禅的手上,然后说道:“这,这,是你母亲给你写的遗,遗书,你要好好保存,千万,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了,还有,这里面的内容千万要遵守,否则就是不,不孝,我和你母亲泉下有知,一定不会原,原谅你的”
糜氏说完之后,将头一歪,竟然气绝身亡。
“母亲,母亲,你千万不要离孩儿而去,孩儿什么都听你的,我求求你,你快点醒过来吧。”年纪幼小的刘禅一向把糜氏作为他在这世上唯一的亲人,现在突然撒手尘寰,离他而去,这自然让他悲痛不已,将迷失送给他的甘氏遗言珍重的收好,然后大声痛哭。
然而糜氏已死,他就算是痛哭也改变不了这个结局。
刘禅的哭声惊动了在门外不远处等候的糜氏侍女和刘禅的护卫们,他们在听到哭声之后赶忙跑过来,在远处询问是否可以进去,在得到允许后进入,这才发现糜氏已经病故,连忙走过来对刘禅进行劝解。
然而别人越是劝解,刘禅的哭声就越大,这并不是他有意表现自己的孝心,实在是悲从中来,不能自已。
刘禅哭了大概有半个时辰的功夫方才略微缓和,之后想了想,开口说道。
“传我命令,为母亲厚葬,对了,你们两个立即通知舅舅,让他亲自主持母亲的丧事,这一次我一定要把母亲风光大葬!”
刘禅所谓的舅舅自然就是糜氏的兄长糜竺,这个曾经名震徐州的大商人如今在蜀国也算得上是地位超然,被尊为元老,地位上都能与诸葛亮相当,虽然只是名誉职位,可是在众人眼中仍然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过了没有多长时间,糜竺就满脸悲戚的赶来了,虽然妹妹病了那么长时间,他早料到会有那么一天,可是却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的那样快,他之前仗着妹妹与刘禅的关系,方才取得如此高位,以后妹妹去世,自己还能不能保持这种地位,那就有些悬了。
所以,糜竺又是悲伤,又是担心自己将来的地位,心中的那份愁苦,实在是一言难尽。
好在刘禅现在的表现足以证明对他妹妹的重视,同时又命他去主持美美的丧礼,由此可见对自己的亲厚同样没有改变,这样他终于放下心来。
随后刘禅任性地宣布,要向朝廷保奏,追封糜氏为蜀国夫人,并且以正妻之礼与父亲刘备合葬。
然而刘禅的这一决定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首先遭到了东州军首领吴懿的强烈反对。
不管如何说,糜氏可是刘备的妾室,而吴懿的妹妹才是刘备的正室夫人,因为刘禅是甘氏的儿子,甘氏又是正妻,所以与刘备合葬是理所当然,他没有理由去反对,可是现在刘禅竟然把本为妾室的糜氏与刘备合葬,这不是在说明糜氏也是正妻了吗?如果这样的话,以后吴懿的妹妹过世,又会做出怎样的安排?刘禅现在都不喜欢她,以后还能允许她与刘备合葬?
也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吴懿对此坚决反对。
其实又何止是吴懿?诸葛亮对此也表示强烈的反对,现在的蜀国正值多事之秋,如果真的按刘禅这种安排的话,一定会引起东州军将领的不满,现在还必须团结他们,如何能够因为一个死人而得罪了活人?
然而不管诸葛亮如何劝说,刘禅始终都不点头答应,与此同时,糜竺也对诸葛亮和吴懿的态度表示坚决反对,他联合蜀军的元老孙乾等人,支持刘禅的做法,与诸葛亮和吴懿等人针锋相对,坚持要糜氏与刘备合葬。
这让蜀国内部本来表面上一团和气的局面被打破,刘禅与诸葛亮的矛盾,荆州集团与东州集团之间的矛盾暴露出来。
到了最后实在没有办法,诸葛亮只好用自己的威望,强行调解矛盾,允许糜氏与刘备合葬,同时要刘禅保证,将来一旦吴夫人病故,也必须与刘备一起合葬。
到此为止,这场争论总算是暂时得到了解决,然而东州集团与荆州集团的矛盾却并没有消弭,而是在持续酝酿发酵之中,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机会。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