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七章 新军事变革(一)
在唐帝国的军事体制中,总参和国防部都是军队的统帅机构,但却又有所不同。
在总参谋部掌管着军队的作战大权,拥有调兵之权。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绕过国防部直接下达命令,总领全军。
在它下面,设有参谋本部、总正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参谋本部主要管理作战、作训、情报工作;总正治部主要管理组织、宣传、内调工作;总后勤部主要管理采购、仓储、运输、财务、医疗等工作;总装备部主要管理定标、检验、军兵种、换装以及牵头预研等工作。整个帝***的作战流程是:皇帝向总参谋部下达命令,总参的参谋本部向各战区下达命令,各战区直接指挥战区内的陆海空三军。
国防部主要承担辅助工作:装备研究、军事理论研究、争取军费、对外交流、动员预备役等,看起来更像是服务性工作。国防部同时又是内阁的一个部门,在国防部下属的陆军部、海军部和空军部,也只是行政机构,无权对下级部队发布命令。
由此可见,虽然国防部长与总参谋长都是元帅军衔,但总参谋长林项东才真正掌握了军队实权。而且实际上,作为第一副总参谋长兼参谋本部总长的邢文军大将反倒比国防部长许期忠更具实权了。
1932年4月,根据帝国高层的授意,整军备战的“帝国再起”计划的第二阶段就要启动了,其核心计划是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之上,突出重点,要体现出对具体目标的针对性,总参谋部与国防部共同牵头组织。
作为帝***三大智库之一的国防大学(另外两个是军事科学院、国防战略研究所)当然要投入主要力量了。季献捷当然想到了自己的得意门生刘仁俊了,刘仁俊在接到命令后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北京。
“哈哈,仁俊啊!一年不见,就变成上校啦,怕是再过两年就是将军咯。”看得出来,季献捷很高兴。
“校长,过奖啦。我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况且,升的太快也不一定是好事啊。”刘仁俊意味深长的说道。
“嗯,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现在表面上看起来,那帮老家伙焉了气,实际上还没完呢,他们还在挣扎,比如这次制定计划吧,就不太好办啊。”季献捷不无忧虑。
“怎么,那帮顾问又出什么难题了吗?”刘仁俊就是怕顽固派扇阴风点鬼火。
“是啊,还抱着传统的大步兵思想不放,海军呢也是大炮巨舰主义,还有人反对搞空军。也奇了怪了,快十年了,这些老家伙们愣没改变一点点。这样吧,你先准备准备,把这次演习的材料拿出来,明天好好发挥一下。我就不信了,有实际经验,还按不住他们。”季献捷说道。刘仁俊默默的点头,回到招待所后,又熬了一夜,抓紧时间准备材料。
一个巨大的会议室,将星闪耀。刘仁俊粗粗的看了看,基本上都是将军,只有少数几个校官,而且大校居多,自己这个上校太拿不出手了,可是季献捷执意要求他来也没办法了。
本来像这样的会议,应该由皇帝主持,保密要求极高,而且军政的头脑都要来。但是这次皇帝居然没来,而是委托总参谋长林项东主持,连总理卢敬和国防部长许期忠也只能唱配角。可见皇帝的身体尚未恢复,而林项东也是深得皇帝信任。在会议桌的对面,还坐着三个元老级人物:张须盛元帅、贺子侠元帅、吴光忠元帅,三人都是上次大战时的功臣,也是李玄即位后的辅佐栋梁,门生故吏遍布军中,威望很高,只可惜一直沉迷于一战的军事思想中,成了不折不扣的顽固保守派。
“卢总理、许部长,我看差不多开始吧。”林项东还是保持着礼节,在得到二人肯定的眼神后,宣布开会:“诸位,我们这次的会议主要是要研究帝国在下一次战争中的主要对手和相应的作战样式。下面请国防大学的校长季献捷上将为我们介绍一下他们的研究报告。”
季献捷起立后,把国防大学的研究报告简单的说了一下。这只是个碰头会,大家先熟悉一下情况,之后的分小组会才要进行实际问题的讨论。
就在季献捷刚刚坐下的同时,张须盛就开口了:“献捷啊,我看你这份报告,似有不妥之处啊。”
“呵呵,张帅,这只是一份初稿,张帅有何高见,但讲无妨。”季献捷心里有气,嘴上却不好说。
“嗯,你的报告大的分析是没错,我们陆上的主要敌人实在朝鲜的日本军队和西伯利亚的苏联军队,在南亚和东南亚的西欧军队战力不值一提。但是,对于日本在朝鲜修筑的大量战备工事,以及苏联在西西伯利亚集结大批军队。你们似乎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啊。”张须盛慢悠悠说。
“张帅所言甚是,你们大谈特谈装甲兵的作用,可是据我所知,日军在朝鲜北部的山区建有大量的要塞,配备了大批重炮,最大的‘丸一’巨炮口径达一千毫米。试问,面对这样的火炮群,我们光靠装甲部队怎么行。”贺子侠插话道,“以我之见,多准备些巨炮,采取步步为营的打法。一边打敌人的要塞,一边修路、修建我们自己的要塞,稳扎稳打,呵呵,以我军数量众多的火炮,不出一年,定可占领朝鲜。”
刘仁俊差点没吐出血来,这帮老家伙,还是法国佬的思维,真以为“马奇诺”防线战无不胜啊。真要命了,怪不得被挂了起来。
看到季献捷的眼神,刘仁俊知道该自己出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