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劝学

赵爽朗诵的,正是先秦大家荀子的《劝学》。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有三个以“教育”出名的人,一个是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有孔子门人三千。一个是鬼谷子,有弟子兵征天下,如孙膑庞涓,有弟子纵横七国,如苏秦张仪。再一个就是荀子了,荀子虽属儒家,却是法家启蒙大师,有韩非子李斯两个著名徒弟。

这种人,理论加实践,写出来的文章能不好?能不具有深厚的思想性?

赵爽朗诵的,还不是整篇的原版《劝学》,而是出现在原来世界中,经后人删改选入语文课本中的《劝学》。原版《劝学》,言语累赘,一些道理晦涩难懂,又有许多封建糟粕。而这篇《劝学》,虽是文言文,可是言语直白,道理深入浅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无一不是“劝学”名句。

李老能不吃惊吗?

他虽然是文学大家,又教育出了几个好子孙好徒弟,可是这种经典理论文章,他自忖也写不出来啊。

程老能不震惊吗?

他以诗词见长,这种堪称经典的文言文,让他写,也真为难他了。

元老却越写越有劲儿!

书法家不但追求艺术,更对书法的内容要求苛刻,就像《兰亭集序》,不但字帖是精品,连字的内容也是千古名篇!

赵爽朗诵完毕,元老随之也停笔。

他笑意洋洋地看着自己笔下的字,心中有些纳闷。

怎么每当给赵爽当写字工,总能超水平发挥呢?

他不知道,正像他所说的,书法不仅仅靠功力,更要靠那股灵气,靠那份感情。赵爽所作文章,都是千古经典,又有极富感染力的口才技能加成,这都为他的书法增加了几分灵气啊!

李老最先站了起来,连连拍掌!

“我看啊,估计也没人愿意挑战了吧!”

一群青年才俊纷纷干笑。

这简直是大实话啊!

“劝学”这题目,即使让他们写,都不一定能写好,更别提想要超过如此经典了!

程老笑呵呵看着赵爽。

“小赵啊!你这篇劝学,堪称经典啊!”

宾客中一个中年人站了起来,朝台上走去。众人都认识他,这不是教育系统的李达罩吗?中学生的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就是他负责的啊!

“李局长要干什么?”

“不知道啊!”

……

众人议论纷纷。

三老也好奇地看着他。

“小李,怎么了?”

作为李达罩的师傅,李老出言问道。

李达罩向老师问好,然后转向赵爽。

“小赵啊!这篇《劝学》是你写得?”

“对啊!”

赵爽有点懵。

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劝学》这篇文章。

“有没有参照国外的一些类似作品?”

“没有啊!”

怎么可能有,这明明是文言文啊!

“其中的某些句子,某些论点有没有参照一些前辈的言论?嗯——比如说程老在指导你时候,有没有提到类似语句?”

赵爽摇摇头。

程老压根没教过他什么啊!

不禁赵爽一脸懵圈,三老也都齐齐皱眉,满堂宾客也摸不着头脑。

夏荷拉着赵爽的手,不知道这个一脸严肃,浑身散发出上位者气概的人想要干些什么!

李达罩的目光越来越严肃,他掏出手机,也不顾众人的疑惑,开始上网搜索。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查找不到!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查找不到!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查找不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还是查找不到!

一群人看着李达罩在不断玩手机,彻底无语了!

这到底在干嘛?

半晌,李达罩才抬起头,一脸喜悦!

“小赵!我现在郑重地向您提出一个请求!我希望您同意——允许我们中学生课本编写委员会,采用你的这篇《劝学》作为语文课本内容!”

“当然,我们需要得到您的授权,毕竟我们有可能对您的这篇文章,进行删改处理!”

李达罩此话一说,众人恍然大悟,转又震惊无比!

我曹!

这小子才刚毕业没多久吧!

语文课本啊!

这可是文学界与教育界的权威啊!

在场宾客这么多人,几乎个个在文学上都造诣深厚,名声远播,可是即使这样,他们之中也有很多人的作品,无法被选入学生课本啊!

毕竟,语文课本中的诗词文章,不是古代大文豪的传世经典,就是现代文学大家的著名代表作。文学性无比优秀,思想性超级深厚,还富有学习教化内容,篇篇是经典,句句是精华啊!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看着赵爽!

这人才几岁啊!

赵爽彻底懵了!

他不认识李达罩,并不知道他的身份,无论是超级全能还是只能搜索,在没有关键词的前提下,根本无法搜索他的基本信息啊!

李老突然哈哈大笑!

“好!”

“小李啊!这样子的好文章,选入中学课本也是情理之中啊!”

程老也笑呵呵说道。

“即使你不主动提出,我也会向你推荐的!”

李达罩对着两位前辈,连连点头。

其实,在看到《水调歌头》等诗词的时候,他手下就有人提议,将其选入语文课本,可是被李达罩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这确实堪称经典,可是经典多了去了,他也得考虑政治因素和社会影响。一个毛头小子,还那么狂傲,怎么能选他的文章呢?

可是《劝学》就不同了!

课本是干什么的?

就是为了教书育人啊!

教书是为了传授知识,育人则是为了让人明理。还有什么课文比《劝学》更合适吗?

没有啊!

李达罩说道!

“这篇《劝学》的文学性太好了!可是比它文学性更好的,是它的思想性啊!”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多么简单的道理啊!这不是教育学生,前辈再厉害,你也能够超越吗?靠什么超越呢?正是靠学习啊!”

“很多人觉得学习没用,觉得知识无用,可是《劝学》却说得很明白啊——‘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一下子就将学习知识的好处讲得明明白白!”

“不是有很多人受不了苦吗?不是有很多人想要放弃吗?”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简直是励志经典啊!勤奋,勤奋,再勤奋!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哪里有汪洋碧波浩渺!没有一汗一血的咬牙坚持,哪里有成功荣耀万丈!”

……

“太好了!”

“简直是太好了!”

(ps:感谢你我再见,亦是陌路的打赏!本书已经建立书友群:240815297,欢迎大家加入,聊天吹水打屁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