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人口,才是争霸之本

376人口,才是争霸之本

这个官吏站出来呵斥,吓了张老汉一大跳,弯腰低头就差跪下了。

李子霄一皱眉,瞪了这个出来呵斥张老汉的人一眼,脸色阴沉如水。

邱广明看到李子霄脸色不善,就知道自己这个鲁莽的手下不长眼,这个时候站出来呵斥这老农,岂不是驳李子霄的面子嘛!

虽然说实话,邱广明在心里也不怎么相信这个老农,所说的话,但他可不会这样站出来呵斥。

于是,邱广明立即轻咳了一声,对那个手下官吏,喝道:“放肆,还不给我退下!”

那个脾气急躁的官吏,被邱广明这么一声呵斥,也意识到说错话了,赶紧给李子霄赔罪。

然后,灰溜溜的退到了一旁,但眼中依旧是慢慢的不屑。

钱广元知道的内情更多,此时站出来和颜悦色的,对张老汉问道:“难不成张老伯说的亩产千斤之物。

就是去年在白蛇寨,将军让你们试种的那些,被将军叫做‘红薯’和‘玉米’的作物吗?”

张老汉刚才被那个急躁官吏,呵斥了一番,被吓了一跳,幸好有李子霄在,要不然他估计早就跪地磕头了。

现在看到钱广元出面问他,张老汉赶紧躬身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亩产千斤的作物,就是将军所说的‘红薯’。

小老儿真的没敢胡言乱语,去年小老儿奉将军之命,专门开出了一片地,带着一些人就伺候这两样东西。

那个叫‘玉米’的东西,产量倒是一般,一亩地产量也就是两三石左右,但比起高粱依旧要强出不少,产量也还算可以。

可是不由诸位大人不相信,这种红薯实在是太厉害了。

小老儿去年按照将军的想法,分批育了一批秧子,然后又分批种到了地里之后,总共种了十亩地。

去年秋天,小老儿在其实一块地头上,足足刨出来了两千多斤红薯!

别说是诸位大人不相信了,当初就连小老儿都不敢相信,几乎以为自己弄错了,让人连连过了好几次秤,才算是相信没称错。

小老儿以我张家全家二十五口人的性命起誓,绝不敢蒙骗诸位大人和将军的。

如果有半点虚假的话,将军可以砍了小老儿全家的脑袋,小老儿绝不半点怨言。”

在座的诸人,听罢了张老汉最后的赌咒发誓后,无不感到大吃一惊。

这是拿全家的性命做担保啊!恐怕不是真的,没人敢这么做。

或许这个张老汉还真就没有骗他们,这世上还真有作物,种下去能一亩地,打出上千斤的粮食呢!

大家再看看李子霄此时坐在座位上,一副镇定的模样,喝着茶,也不着急,静静听着张老伯说话。

邱广明也是聪明人,而且对于李子霄的手段和精明,早有了解,他可不相信李子霄会被一个老农蒙骗。

那也就是说,其实在他们之前,李子霄早就已经知道,并且确认了这种亩产千斤作物是真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今天劳师动众的,将徐州大部分文官都招来。

不仅仅是邱广明,就是此时厅中的其他官吏,他们或许有的贪,有的色,但能做到他们这个位置,绝大部分都不是傻子。

他们当然也能猜出这些,这些人立即便都露出了狂喜的神色,纷纷开始交头接耳的,低声交谈了起来。

如果这件事是真的话,只要将这种红薯大面积推广种植下去,一亩地产出的粮食,一年便能养活多好几个人了。

现在整个徐州,真正当家做主的人,明眼人自然看得出是谁。

也就是说,只要李子霄乐意,整个徐州都可以种上了那种作物,那么以后还怕没饭吃吗?

所以听罢了这个消息之后,所有人都觉得猛然轻松了许多,纷纷开怀大笑了起来。

李子霄抬起手,止住了钱广元等人的狂喜,呵呵笑道:“大家也不要高兴的太早了,虽说这种红薯产量很高。

但是也是在张老伯的细心照料之下,才会产量如此之高。

如果不是他这样精耕细作悉心照料的话,想要亩产达到两千斤以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是我估摸着,只要水肥跟的上,一般情况下,红薯这种东西亩产个千八百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更可贵之处,就是这东西种下之后,还比较耐旱,不会用太多的水来灌溉,这让我们就不用担心雨水太少的事了。

而且红薯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有用处,不管是茎还是叶子,任何牲畜都能吃,正是我们眼下最好的救灾粮呀!

但是有一个还有一个问题,这种红薯目前我们的种根,还不算太多,去年下来也不过只收了不到一万斤种根。

想要一下便种的到处都是,根本不可能,但是只要今年种好了,明年之后我们辖地内,便可以铺开种植,到时候我们便真不缺粮食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了玉米这东西,这东西同样也比较耐旱,不挑土壤,产量虽然目前算不上高。

但是起码也比高粱和粟米的产量,要高出不少。

眼下我们已经储存了千多斤种子,今年也一并种下去,也知道我们大力推广。”

众人听罢之后连连点头,但是有些人从来没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红薯和玉米这种东西。

于是便对李子霄询问,这两种东西到底是什么样子,能不能让他们见识一下。

李子霄早就想到这一点了,早就让人在下面准备了,特意为他们蒸了几盘红薯,送到了大厅之中,让众人各自品尝一下。

众人争先恐后的,拿起了被蒸的热腾腾的红薯,掰开放在了口中。

嚼了一阵之后,有人立即惊呼道:“好吃,这东西居然吃起来有甜味。”

其他人也有人不太习惯这个味道的,不过好在这种红薯没有怪味,倒是也都能基本上接受。

像这样的年头,能吃饱饭已经是最大的享受了,至于口味上,人们到还真就没有太大的追求。

“将军,有了这红薯,将造福天下百姓,将军功德无量。”邱广明此时也吃了一口红薯,对着李子霄拍马屁道。

李子霄听后,只是笑了笑,他当真是这么好心吗?

答案是否定的,他要推广种植红薯和玉米,确实是为了养活更多的百姓,但也仅局限于他地盘上的百姓。

因为等到红薯推广开之后,他会限制红薯流出,特别是河南等地,绝不会让其落到李自成之手。

到时候,红薯将成为他的一道杀手锏,是对付李自成等乱军的杀手锏。

自始至终,李子霄对于李自成等乱军的忌惮,就远远超过大明朝廷,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群饿狼,很快就会如同滚雪球一般壮大。

而红薯,就是李子霄为了对付饥荒,和乱军而准备的。

当然,邱广明这马屁确实也拍对了,红薯这玩意如果真的大面积种植,绝对能养活不少百姓。

这对于这些年来,几乎年年都闹饥荒,年年都有大批流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流民们来说,当真是天大的福音。

同时,站在邱广明的位置上,他看得更远,而且他相信李子霄此时拿出红薯这东西,所谋甚大。

要知道,这些年越来越乱,邱广明早就看出了大明的虚弱,内忧外患,外有强敌,内有乱军作乱,这是亡国之兆啊。

可以说已经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药丸了,或许将是一个改朝换代的时代了。

而在这样的乱世中,要想逐鹿中原,最重要的要有人,有枪,有地盘,这才有争霸天下的机会。

有枪,其实就是军队,有地盘,当然就是要有一块根据地了,这两方面李子霄此时看上去都具备了。

白龙军,此时人数虽少,但是北征一战已经可以看出它的潜力,只要地盘,自己的徐州现在不就是人家的地盘了嘛!

而更重要的是,还是人口,人口的多少,才是决定为了争霸天下的关键。

看看三国时期的操场,就凭着手下人口的优势,才得以一直压着蜀吴,最后司马家谋取天下,那也是在魏国雄厚的底子下完成的。

可以说,三国的结局一开始就决定了,最后获胜的一定是魏国,这是底蕴所决定的。

只是曹家后人没能再出一个曹操,以至于最后被人家做了嫁衣。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比的就是人口,人口多,就能拉起更多的队伍,赤壁之战,曹操号称的百万大军溃败。

可最后,曹操依旧能够轻松的东山再起,手下地盘基本上没怎么损失,凭的是什么,就是他地盘上人口多。

人口多,所以他经得起折腾,很快便可重新拉起一支队伍。

这要是换成东吴,赤壁之战如果败了,估计直接就亡国了。

哪怕是后世二战的热兵器时代,两次世界大战拼的同样是人口,只不过武器性能占得比例多了些而已。

想想后世天朝最为辉煌的一战,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当时最强美帝主导的联合国、军,其实还不是用人肉堆出来的。

人口,才是争霸之本啊!

为什么李子霄手下白龙军,此时一直被他限制的一万人,一方面是因为白龙军开销太大。

毕竟白龙军可不像那里乱军,只要给他们一口饭,他们就会为之卖命。

李子霄要给手下士卒发军饷,立功还有赏赐,阵亡还要抚恤,这些都是要钱的。

可以说,钱是限制白龙军扩大的主要原因。

同时,之前李子霄手下只有一县地盘,能拉出近万如此精锐的白龙军士卒,其实已经是很疯狂的了。

毕竟永城县一地,总不能所有青壮都去当兵,那谁去种地,开矿啊!

说白了,还是因为他手下人口少,要是人口多,税赋便多,钱就来了,同时兵员也就来了。

所以,李子霄此时准备推广种植红薯,第一目的是为了吸引人口,第二目的增进税赋,第三为了更好的兵源,最后才是为了制衡李自成等乱军。

要是人人都能有吃得,谁还会去参加乱军,去玩命啊,真以为造反是那么轻松的嘛,还不是要用命去填啊!

其实,这些道理所有人都明白,但明白是一回事,能解决又是另外一回事。

在明末这种多灾的年份里,人口多反而成了累赘,因为你要想养活更多的人口,就必须有足够多的粮食。

要人口,就得有粮食,可粮食去哪弄啊,是真没有啊。

天公不让人活,年年不下雨,地里的庄稼都干死了,地里不出粮食,谁能有办法,这是无解的难题。

可是,现在李子霄却解决了,这个困扰全大明人的难题,答案就是这种红薯。

此时,邱广明越发觉得之前投效李子霄,这个决定做对了。

甚至,邱广明急不可耐的,想在徐州推广种植红薯了,但是当他一想到一件事,脸上的笑意便消失了。

“将军,这红薯是好东西,但就凭有人不知道,如果贸然让徐州百姓放弃以往的小麦,粟米,去种植红薯,他们多半不会答应的。”

邱广明担忧的对李子霄说道。

“哼,答不答应可就不是他们说了算的。”听完邱广明的话后,李子霄冷哼一声说道。

当然,李子霄听明白了邱广明话中的意思,邱广明担心的,其实不是那些农民,而是掌控徐州绝大部分土地的地主乡绅们。

如果这些家伙不答应,推广种植红薯根本就是个笑话。

此时,大明立国两百多年,这漫长的时间了,各地土地兼并早已经非常严重。

肥沃的土地绝大部分,都掌控在地主大户手里,而少部分贫瘠的土地,才是分布在农民手中。

像此时的徐州,整个州府登记在册的耕地,大约在一万两千亩左右,其中近七成都是掌控在当地的地主老财手里。

如此一来,徐州大部分农民,都是没有土地的,他们只能为地主老财做佃户,承受着高达五六成的苛刻田租。

而掌控了徐州绝大部分土地的地主乡绅,要是他们不答应推广种植红薯,那么红薯还真难以推广开来。

这也是邱广明最担心的,但此时他一听李子霄杀气腾腾的口气,直接把他吓了一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