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再临上海

“最好多借几个身份证带在身上,也不知道会不会限制购买数量。”李八一叮嘱道。

记忆中,两个月以后发生的810风波是有限制的,只允许一个身份证购买一张股票认购证,而一个人最多只能持十个身份证。而之前的几次摇号时间,李八一并没有什么记忆。

刘桂林怔了怔,道:“嗯,我找找看。”

“我们什么时候走?”

李八一想了想,就答道:“就订明天下午的机票吧。我们到了后直接打车去销售点排队,估计人会很多。”

刘桂林应下,他因为在单位办公室,订车票、机票都极为方便,前次出行也是由他订的火车票。

“晓得就不将钱汇回来了,白花了一笔汇费,现在又要重新汇过去,麻烦。”刘桂林有些后悔地道。

刘桂林的抱怨反而提醒了李八一,他就叮嘱道:“身上带一部分现金过去,其余的汇款,不然等我们到了上海,要买认购证的时候钱没到就麻烦了。”

那个时候不像后世有电子汇兑,通存通兑、一卡通,也还没有发行百元大钞,一万块一扎,一百多万块钱,得两大麻袋。就算提取,都要提前一天通知。

“哦,还是你提醒得及时,不然我还真没想起这头。”刘桂林拍了一下自己的头,笑呵呵地道,“主要是以前也没有过几十上百万。”

李八一笑笑,道:“刘叔,你现在都成有钱人了,要开始慢慢适应有钱人的生活。”

离开刘桂林家后,李八一先去银行办理了一百四十万的汇款手续,留下三十万准备明天提现。

然后又去向班主任请假。李八一也是无奈,本以为暂时没什么事了,能静下心来复习一下功课,但既然知道了发售认股权证的事情,肯定是不能放过这次机会的。

他虽然对前几次共和国发售认股权证的具体时间不是很清楚,但起码知道一点,购买认股权证是非常赚钱的,共和国很多第一代股民就是从这上面发了大财。不然也不会有后来的810风波事件了。

他毕竟还是学生,还有很多学业要完成,不能老是天天请假,这一世,赚钱不是他的目的,赚钱只是他实现政治抱负的一种手段、一个基础而已。

培养人才,建立自己的经济班底,已经势在必行。

晚上的时候,李八一向大家提出借用一下身份证,称要拿去买“股票认购证”。还跟众人解释了一下什么是认股权证。

王平均有些意动,就问李八一道:“认购证多少钱一张?”

“正常是三十块钱一张,但一般都会被炒高掉。而且最好是买联号的一百份或一千份,这样才能保证中签。如果只是买几份,其功能相当于赌博,要靠碰运气。”

众人顿时泄气了,也是,如果随便都能赚钱,那世界上还不随处都是富翁。

李八一还是想提携一下寝室里的同学,就说道:“如果你们手中有闲钱的话,我可以免费帮忙,给你们代买一次。一般来说,你只要中签一次,就能把十份的钱都都赚回来。”

李八一的话又提起了众人的兴趣,钱,谁不爱。这一次是杨皓抢着问:“那最少要投资多少钱才合适?”

李八一回想了一番前世的记忆,答道:“听说第一次摇号的时候,中签率是百分之十,这次是第二次,我估计中签率会高一些,因为以后新股发行只会越来越多。如果这么计算的话,一份认购证三十块钱,你买十份最少会中签一份,基本可以保证不赔钱,买一百份的话,绝对能赚钱。”

王平均很快就算了出来:“那一百份就要投资三千块钱,我们哪来这么多钱。”

李维锦道:“最关键的是你明天就要走了,我们就算马上叫家里寄来也赶不上啊!”

马成干脆躺回床上:“你们不用想了,就算你们跟家里说,家里难道就会像李八一一样,一下子放放心心给你们那么多钱?”

是啊!一切都是幻想,不切实际的事,众人手中最多有百把块钱,别说三千,连三百都拿不出。

杨皓找出身份证递给李八一,笑着道:“一个身份证收十块钱啊!”

李八一笑道:“行。”说着就抽出十块钱给他。

杨皓反而一下尴尬起来,就推开李八一递过来的钱,道:“跟你开玩笑的,你还当真啊。”

刘继业躺在最里间的床上,嚷着道:“拿来,我要,钱都还会有不要的道理。”

寝室里的七个人都找出自己的身份证,借给了李八一。刘继业最终也没收那十块钱,而是提出李八一回来后再请宿舍里的人去吃饭。

“没问题。”李八一一口答应。心中则感慨,那个时候的人,真是淳朴得可爱,如果在后世,谁敢轻易将身份证借给别人,万一拿去犯罪咋整?

“你要多少张身份证才够?”杨皓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次的认购证发售,受不受数量的限制,反正多准备几张带在身上,万一用着就用,用不着带回来就是了。”

335寝室,张树民和张侨民随时都有可能到外地参加比赛,所以无法借出身份证,剩下的五个人都将身份证借给了李八一。

此外隔壁宿舍住的全是师范班同学,李八一都认识,跟他们借了一遍。还有四楼的两间宿舍是中文系的,借了一圈,三十个身份证很快就拿到了手中。

两个半小时后,李八一和刘桂林就从拓城到了上海,还可以赶晚饭。飞机就是飞机,虽然价格贵些,但确实节省了很多时间。

两人手里都拎着一个蛇皮口袋,因此就直接打了一张出租车,“大哥,去万国证券公司。”李八一对司机道。

“两位客人是来买认购证的吧?”的哥挺热情,一说起股票和认购证就滔滔不绝,说起了刚刚过去的大牛市盛况,说起第一批买认购证的人如何发了财,说得眉飞色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