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春汛
这一年的天气热得极快,刚到阳春三月,阳光就火辣辣晒下来,广袤的土地热气蒸腾,令人感觉不舒服,渐渐呈现出干旱的迹象。
四海铁坊里,西夏的兵器铠甲都已完工,全部装卸到船上,准备走水路运出去,然后换成钱和盐。辽国的生意也在接踵而来,但这时已经不需要那么多人了。经过上下商议,决定分出一半人来,一部分收拾行装准备西迁,另一部分准备南下。
无论西迁或南下,总是自愿为之。大多年纪轻的,总愿意出去闯闯,他们这时都已腰缠千贯,成了不大不小的富翁,有些也不愿折腾,安安心心留下来,带带新人,然后是养老。但更多还是记着当初的雄心,要成为一方庄主或是掌柜。各人都是穷苦出身,在火炉前敲打锤子,练出了一身糙皮肉,但大家都想着成家立业以后,自己后代能读读书,考个功名,再也不要拿起父辈的锤子,对着火炉卖一辈子的苦力。
汴京这里,相关物资也准备地差不多了。东方笑的武馆吸纳了不少年轻人,加上游返倚靠青盐买卖筹措的钱银物资,一批批开始往西运。
这日游返却碰到一个故人,当初在大名府卖剑的陈二牛。
老庄主故去后,陈二牛随着巧簧老人远赴西域,也走了一年。这时却自己找上东城帮来。
陈二牛看到游返显得十分高兴:“游大哥,我回到金剑山庄,却发现你不在。他们都说你到汴京做了个帮主,叫我来这里找你。”
游返看到他平安归来也相当高兴,忙问道:“巧簧老爷子呢?”
陈二牛眼圈一红道:“老爷子在异乡病逝了。去年我们来到汴京,遇到一伙商队,便同去西域。到了西域,我们又辗转过了大沙漠,到了波斯。在那里果然遇到了高明的铁匠。他们也对咱们的工艺赞不绝口,于是我们便逗留了下来。每日互相切磋,在铁匠铺里做了两个普通的铁匠。后来那些铁匠要迁徙去更远的西方,我们才和他们分开。但那些铁匠的手艺也学到了手,果然是与中原技艺大为不同,却颇为实用。便说这炼铁的方法……”
说到打铁,这三代铁匠的汉子便开始滔滔不绝起来。游返连忙打断他道:“那后来巧簧老人是怎么去的?”
陈二牛道:“老爷子身子向来健壮,他还将自己修身养性的法子传授给了我,不过我比较愚笨,总是学不会。但他毕竟年事高了,旅途中又疲倦,终于还是熬不住了,在回来的路上,到了龙门镇时,就这么撒手去了。”
游返叹了一口气,这巧簧老人对人很和气,和山庄另外两个老资历的前辈性情截然不同,他是很尊敬的。可惜连故乡都没有回来,客死异乡了。
陈二牛又道:“老爷子临死时说就将他葬在沙漠里,不要回来了。他说他四海为家,无牵无挂……”
这倒是和巧簧老人的性子吻合,老人家年轻时就踏遍五湖四海,自从自己说了域外的事情,才激起了他晚年的兴趣,定要出去走一遭,看一看。否则想必是在山庄养老的吧。
人的际遇就是这么奇妙,游返自己遇到了庄文清,才在金剑山庄安下了家,而巧簧老人遇见了自己,才老死西域。每个人都是一根线,线交织相接,便改变了原来的走向,万千个人,万千条线,交织在了一起,组成了百态的人生画卷。
他问陈二牛道:“如今我已脱出金剑山庄,最近正与昆仑派筹划在西域重开一个铁匠铺,大宋有禁兵令,西域发展快,不知道你愿不愿再去西域?”
陈二牛点点头,道:“我二牛一辈子就爱打铁,现在学了波斯人的手艺,更是忍不住要回来试试,游大哥,是你带我去了金剑山庄,以后,你去哪里,我也去哪里。”
游返将他妥善安排好住处,过几日便随着昆仑派的人一同返回西域。有了陈二牛,游返对西域这个铁铺充满信心,有昆仑派的人力,金剑山庄的工艺,西域广阔的空间,丰富的铁矿资源,事情便大有可为。
最近几日天气一天热似一天,送走陈二牛,游返敞开袍子,露出裸露的胸膛,拿起一把扇子,对着自己使劲挥了几下。
前来汴京的武林众人也是络绎不绝,都是冲着武林英雄榜而来,比上回武林大会的人还多。六扇门的人手有限,朝廷发了命令,不准这些人进城。已经出了周醒和宋观的事情,朝廷这回实在不敢大意。但朝廷的命令无用,这些江湖人谁会去看朝廷发的布告。最后是不平庄出面,正式通告要将英雄大会设在汴京城西一百里的高家庄,只有持着请帖的人士才能参会。
之前已经将部分英雄帖分发至江湖中几个大门派,诸如少林丐帮中原镖局青城山都是收到请帖的,但这些大门派大都只派了个代表出席,对不平庄与新任的胡不平只是冷眼旁观。反而是中小门派热衷于这个英雄榜。
另外,就是西夏辽国大理的一些门派也派人前来参与。大宋如今和这些国家没有敌对之意,大家往来也方便。要是自己名字能排上榜,那是露脸的事情,谁能抵得住这份希冀?于是西夏一品堂,辽国快刀门,大理天龙寺都有人来了。
主意是游返出的,如今胡近臣也将这件事交给了游返,这几日游返就忙于整理返回过来的请帖。梳理前来参与的江湖中人的关系。接着便看到许多伪造的请帖。原本天南地北毫无关系的两人,不知为何便用了同一张帖子。平日里称兄道弟的人,帖子却是不同的。实际上便是代表有些人的关系远不及旁人看到的那么多,哪些隐藏在深处的关系,便在这小小的请帖上暴露出来。
刘师爷也非常忙碌,他被游返找了过来,整理请帖。反正东城帮收集的消息,随着宋观被杀,游返也不太关注。这时就让刘师爷专注于英雄大会上面。
刘师爷是叫苦不迭,但谁让游返是帮主,只得默默忍受。他将所有参加英雄大会的人一一记录下来,按照籍贯地区分门别类出来。这时请帖只反馈过来一部分,有些没有请帖的人,到了汴京,也会想办法花钱弄一张来。到时候,请帖的意义反而不大了。
武林中迎接百年一遇的盛会之时,朝廷这边也接到一个消息,荆州北路,大江中上游也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水涝。洪水冲破岸防,数百个村子被淹,遭了洪灾的难民纷纷成群结队,往北往东迁徙,往北是朝着汴京的方向,而东面则是还未遭受洪灾的富庶之地江南。
这些受灾的难民在迁徙途中,包围了各个重要城镇,这些城池不敢打开城门,将难民流进来。只好在城门处施粥舍药,但这些南方的城镇本身存粮也不多,当地商贾不少还囤积居奇,勾结官府,大发灾难财。这些流民便不断向北而来,途中因病死了不少人,瘟疫遍地。
朝廷的应对,首先却是宣布招收流民之中的青壮,吸收入厢军,配给粮饷。这些青壮年一吸收,剩下的都是老弱之辈,便成不了气候,至少不会因而带头起义造反,局面就可以控制下来,剩下的可以不急不慢收拾残局,至于饿死多少人,病死多少人,朝廷那边就是一个数字。
这些事情本是暗中进行,汴京一地,仍是风花雪月,歌舞升平。这一天英雄大会也如期展开,各地豪杰各聚一堂,开始推举本路州府杰出人物。英雄榜的规矩也简单,每个地方的人推举自己地方的高手上榜,这些人对自己身边的人最熟悉,往往能得到公平的判断。然后是州府,最后是总榜。穿插其间的就是一些轻功榜、刀剑榜,总有人能连上几个榜。大多得到认可的都是成名了的高手,也有争议,比如东方笑这类年轻的高手,早先就博得了不小的名气,这时借着武馆开张,也站稳了脚跟,名声一点点也扩大了。
推选积极进行,虽然有些人员有争议,但在评委团的介入下,推行地很有效率。评委团是一些江湖名宿组成的,不分地域,选的都是德高望重,眼光独到之辈。几天之间,便已拟定了十五路的地方榜单。
然而终是有从南方来的武林人士,消息便还是传开了。大家初时听到死了多少多少人,多少多少人朝着汴京涌过来,还没泛起什么感觉,但那些家乡就在受灾地区或是流民经过路上的人,这时就有了惊慌的情绪。他们开始呼吁武林中人要救灾救人。
原本江湖人士便以侠义自居,平时打抱不平,救贫扶弱,就是大义所在。这时听说了南方水灾,便倡议捐粮捐钱起来。但跑江湖的粗人,本身就没多少钱,因而私下串联没有取得什么效果。最终事情传到了胡近臣的耳中。
胡近臣当机立断,中断了武林英雄榜的评选,趁着江湖上大部分门派帮会的人都在,倡议大门派出钱、小门派出力,将捐出的钱粮集中在一处,一同运往受灾之处。众志成城之下,当场不平庄率先捐出一大笔银子,引得场内武林人士夸口称善,都说胡老三仗义。其他大门派在众目睽睽之下没办法,只有也不落人后,少林、丐帮没有什么本钱,但总算江湖响当当的门派,也捐了不少出来,中原镖局、金剑山庄不落人后。金剑山庄庄老二没有来,来的是他手下的一个亲信,也是当年的狐朋狗友。接着是灵宝阁等亦商亦武的势力,这些门派出手倒是阔绰。
零零散散也有许多小帮派也捐了出来。最后捐钱总数将近两万两白银,算得多了。这些银子一部分用来购买米粮,一部分用来购买衣物,交由中原镖局运往南方。
这实在令中原镖局总镖头司马求喜出望外,本来巴蜀失镖的事情以后,中原镖局的名声一落千丈,但司马求不愧是智谋之士,出了事情以后,迅速拿银子封住失主的口,然后自己埋头不发声音,随着时间流逝,没人提起这桩事情,大家心中也便渐渐淡忘了。这时接到这么一桩生意,虽然算是不收酬劳,但能够在天下赢得一个好名声,到时候也可以扭转镖局衰落的势头,算是一个好差事。而且胡近臣表示,到时候会派老马车行帮忙运输,也会给一定酬劳,这就更为理想了。
过了半日,情况又有了变化,听说了江湖中人自发捐款捐人,刘文渊这边将朝廷的物资也一起交待下来,共五千石粮食,一起运往南方,到了地方便有官府接收,赈济灾区。这样,最终定下来,由老马车行提供车辆车夫,中原镖局提供走镖护卫,朝廷也派有军士跟随。浩浩荡荡一个车队,便整装待发。
到了这时,已经无人关心最后英雄榜的最终排名,后来,有人建议,将此次捐钱踊跃的江湖同道,列上英雄榜。于是灵宝阁的孙云盛便列第一,中原镖局司马求第二,不平庄胡近臣第三。金剑山庄本来家大业大,可惜被游返掏空了不少,又失了朝廷和大理的交易特许,这时出手就有些寒酸了。这么排,倒是省去了不少争议,大家也心服口服。虽然不会有人真的认为这孙云盛便是武林第一人,但总归代表了一份表彰之意,而出了大血正有些心痛的孙云盛自己也觉得很有面子。
于是这次英雄大会便就地解散,天南海北的侠客豪杰们喝了一场醉,第二日各自散去。有一些人没有捐钱,但捐了力,便留下来听任不平庄调遣。
灾情紧急,流民队伍日渐庞大,每到一地,便将当地吃空,接着留下一片狼藉,无数尸体,又裹挟新的流民一起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