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驰援
回了曼清院,李师道在新的房间内盘膝坐下,就此开始闭关。
境界的突破,和观看师妃暄剑术,绾绾的天魔功,这些都使他获益良多。反正心在洛阳情况复杂,任何人都不敢先动手,他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潜心闭关,将种种感悟消化吸收。
他习武的天资本就非凡,所练的功夫也是道家不世宝典,经过这么以潜心整理,新的境界被彻底稳固,虚无的感悟化为了切实的战力,根基悄悄积累铸造。
这一日,他正在专心琢磨和改进自己的剑术,宋家的下人突然敲响了门,送来一封书信。封面没有姓名,打开信封,除了书信以外,还附有简易地图一份儿,先看书信,跃入眼帘的自己清雅娟秀,显是出自女人的手笔。
李师道看完微微沉吟,从字迹来看是女人的手笔,但是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口吻却与相处了十数天的鲁妙子一模一样,联想到鲁妙子避世而居,不便身份外露的处境,定是以这种伪装的形式告知自己某事。
只不过……
“洛阳这里的局势非常复杂,嗯……”想了想,李师道运功一震,将书信震成粉末,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去见主事的二叔宋智。
到了宋智这里,他才知道三叔宋鲁和他的小妾柳菁也到了洛阳,一番叙话之后,他说明自己的意向,要暂时离开洛阳。
宋智想了片刻,觉得洛阳的局势变化对于岭南来说并无较大的直接联系,李师道在这里的用处并不大,与其让他呆在这里,还不如到江湖上继续磨练,看他这段日子的进步,保不齐再回来的时候就能和大哥“天刀”干架了呢。
于是,宋智肯许了李师道。
李师道随后嘱托了宋玉致几句,便独驾轻舟离开洛阳,沿水路一路而去。
走水路本来还算得便利,但时下诸侯割据天下,有不少人在江河之中驻有战船,并且以铁链锁河,不准任何船只通过。
李师道虽然不惧这些人,却也不想节外生枝,索性便弃了轻舟,展开轻功,虽然劳累了些,可是速度却比陆路和水路快的多了。
沿途他饮用的是山泉的水,饿了就用野果子过着野兔野鸡什么的果腹,歇下来时便继续专研剑术和功夫,不但毫无寂寞之感,反而还多了一些逍遥的韵味,人在与大自然亲近的过程中,也明悟到更多寻常时间了解不了的东西。
途中不时遇上荒废的村落,满目疮痍,瞧得人唏嘘不已。
他一路笔直直往地图指示的地方,沿途的山川、江河都不能阻挡,翻山越岭,一苇渡江,在他这里全都不算什么,穷山绝谷也能如履平地,赶路的效率绝非现下的交通工具可比。
山野间的风景自然优美,与人类竭尽全力做出来的美景大有区别。不同种类的树木组成大片树林,覆盖山坡草原。梅花鹿、金丝猴、各种雀鸟等栖息繁衍,充满自然的野趣和生气。
进入其中,身上凡俗的气息不觉为之一清,整个人都似乎得到了净化似的。
这天正午,他越过一座高山,抵达长江北岸物产富饶的大平原,举目硕果盈枝,鲜花不败,附近便有一个富丽的小镇。
他进入小镇问路,对比一下带着的地图,邪帝庙所在的方位就在这个小镇的南方数里之处。
李师道当下马不停蹄,问清了道路,往附近的奇山而去。
这座奇山岩色赤如朱砂,奇峰怪崖,层出不穷,极尽幽奇。
不多时,他便来到山脚处,一道河涧蜿蜒流过,竟有桥跨河,连接盘山而上的幽径。
刚到此处,山上便传来一阵悠扬箫声,似在引导李师道前去。
箫音在大自然风拂叶动的优逸气氛中缓缓起伏,音与音间的衔接没有任何瑕疵,虽没有强烈的变化或突起的高潮,但却另有一股纠缠不已,至死方休的韵味。
空灵通透的清音似在娓娓地描述某一心灵深处无尽的美丽空间,无悲无喜,偏又能触动听者的感情。吹奏者本身的情怀就像云锁的空山,若现欲隐,是那么地难以捉摸和测度。柔而清澈的妙韵,若如一个局内人却偏以旁观者的冷漠去凝视挥之不去的宿命,令人感到沉重的生命也可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去演绎诠释。
“石青璇果然在这里!”
李师道微微动容,暗暗一叹,赶紧迈步上山。
原著之中,石青璇以假的邪帝舍利作为诱饵,结合鲁妙子设计的邪帝庙内的机关,准备一举除掉邪帝向雨田的四个弟子。不过由于这四位弟子功力高强,是以石青璇在行动之时已然抱着与其同归于尽的打算。
向雨田的四大弟子生性奸诈,受限于向邪帝立下的誓言,以及对石青璇母亲的惧怕,他们一直都在自己勾心斗角,并未出山祸害江湖。不过,近来石青璇母亲过世之事经过王通、欧阳希夷等人之口传遍江湖,他们便开始蠢蠢欲动,逼得石青璇不得不兵行险着。
石青璇与鲁妙子关系匪浅,定是知道了这件事,便急忙联络声名鹊起的李师道,让他赶来这里支援石青璇。至于他为什么会相信李师道会来这里,多半是精通看相之术的缘故。
而事实上,李师道也的确是急匆匆的来了。
李师道背负长剑,手提玉箫,背负着双手,踏上登山之路。
窄路渐渐开阔,在斜阳夕照下,一弯山溪在密密层层、挺拔粗壮的楠树林中蜿蜒而来,潺潺流动。最动人处是林木间有三条小巧又造型各异的小木桥,互为对衬,各倚一角,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小桥组合空间,罩在通往寺庙的唯一林间通路处。
李师道在“安乐窝”逗留了十几日,对于鲁妙子的手艺颇为熟识,因此一眼便能看出,这定是出自他的手笔。
鲁妙子与“邪帝”向雨田的关系匪浅,亲自出手设计并且建造这些并不奇怪。
李师道看的暗暗赞叹,依循林路小桥,漫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