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章 完成承诺
李孝清也知道了,这位老人是同治皇帝的儿子,是正经八本的爱新觉罗氏皇族后裔,他老爹在位期间,清政府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剿灭了西、东捻的作乱。并且先后平定陕西、甘肃的回变,同时兴办洋务新政,史称“同治中兴”。不过史书上记载同治皇帝无子嗣,即位的他的堂兄弟爱新觉罗·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
所以大多数人都认为,大清的龙种子同治皇帝后就绝了,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竟然莫名其妙的死在养心殿,在清《万岁爷进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日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情况,它完全证明了载淳最后死于天花。大多数史学家认同同治帝死于天花,所以天花说这就成了官方说法。
但是这病来的也不是太急,给人反应的机会也是有的,一个帝国的皇帝,想要找个治天花的医生应该不难,就算治不好,也能挺个一年半载,也不会一个月就死了。要说那老佛爷也没什么正经给皇上治病的心思。这严重的天花虽然会引发并发症,如败血症、骨髓炎、脑炎、脑膜炎、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喉炎、失明等并发症,可若是处理得当还是不会死人的。当然若是这耳鼠在皇帝身边,只需让这小兽****身体,而后吸出脓血,皇上估计几天就没事了,当年康熙大帝孩童时得了天花都挺了过去,这壮年的同治却栽在了这上了。
“唉,这铜钱剑我看看就得了,算是个念想,待会你拿走吧,这玩意在你手里比在我手里更有用!”老人无力的把这剑递给李孝清。
李孝清看老爷子气息不稳,情绪波动很大,急忙渡过去一股内气,老爷子眼睛一翻,然后指了指那边的箱子,说道“没想到你竟然还是练武之人,这股子内气醇厚的很,我那箱子里有把利刃,你去看看趁手不?喜欢的话就拿走吧。”
“前辈!”李孝清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跟此人是相见不到两个时辰,此人居然如此掏心置腹的对待自己,李孝清当真是无以为报。
“你别这么高兴,我这是有求于你,这剑算是给你的赏赐,看到那边那个棺椁了没,那是金丝楠木的,你是惠施人的徒弟,对风水应该是懂得清清楚楚的吧?我死后你给我寻一块风水宝地,我也不求子孙发达只求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就好。”老爷子没想过强求李孝清把他葬到清陵之中,只求死后有个收敛的人给他找个地方入土就足以了。
“小耳朵,他陪了我一辈子,自打宣统被逼退位,我就和他躲到了这井底下,倒是让他受委屈了,以后我要是死了,就让他跟着你吧,多在外面透透气。”
“老爷子,这事我定然全力为之!”
“嗨,你跟你师傅还真不一样,那个老王八蛋是无利不起早,估计他当年是早就算到咱们俩有缘一见,才会那么跟我说,给我一个劲的忽悠,不过你小子没他那股子算计来算计去的书生气,反倒是有股子直来直去的江湖气!这箱子里的东西倒像是专门为你准备的!”老爷子见到李孝清不好意思,他便伸手打开了眼前的箱子,里面是一把长剑。李孝清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剑?”
老头看了看李孝清,笑呵呵的说道“交柯挥电裴旻剑,乱蔓漓张晓笑。此剑便是裴旻剑!”这裴旻是唐朝大将,唐文宗时,世人称李白的诗、张旭的草书、裴旻的剑舞为“三绝“,世人称“剑圣“。诗人李白曾从其学剑。虽然没见过裴旻的剑法是如何高超,但是光光是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就已经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了,能与二人并驾齐驱,并称为大唐三绝,想必剑法定然超绝。
“前辈,这份礼太大了!”李孝清把箱子推了回去,十分恭敬的说道。
“哼!这寒铁打造,名家设计的宝剑,你要是不要我死后也送不出去!”老人把剑往李孝清身前一丢,李孝清慌忙接住。《独异志》记载:裴旻剑“掷剑入云,高数十丈,若电光下射,漫引手执鞘承之,剑透空而入,观者千百人,无不凉惊栗“。
如今这剑入怀中,李孝清没有打开剑鞘,但是却感到了剑意,李孝清不由得心神激荡。这一下午老爷子和李孝清开始漫漫长谈,一直到烛火惺忪之时,见到老人已经困倦不堪了,李孝清才爬出井外,而此时他没到自己的住处,而是直接去中南海了。
夜色已深,而此时首长的卧室却还亮着灯,李孝清缓缓就悄无声息的潜入到这室内,周围守卫森严的警卫却是完全没有发现李孝清的存在,此时看到坐在屋里的正是上回张震带他见的那位老人。
“前辈!”李孝清轻声说了一声。
“嗯?”这老人平时晚上工作时从来不让任何人来打扰他,这规矩他的警卫员和保健医生都是知道的。而且从没有人管他叫前辈。
“是我!有些事情要麻烦你老人家了。”李孝清十分谦卑的说道,这不是出自官本位的思想,而是打心底的敬佩。
“哦?是你啊?你还真有些能耐啊?那帮人没看见你?”老人颇有些意外的问道。
“前辈,我今天是有事来求你!”
“别叫我前辈了,你这一股子江湖气,跟当初的张震那小子一个样!叫我邓伯伯吧!”老人家放下手中的工作,和蔼的看着李孝清。
李孝清见到老人家似乎有些疲倦,他也赶紧给老人家渡了些真气,老人家只觉得浑身一暖,这一身的疲惫瞬间消失的一干二净。
“难怪能成为张震的师弟,老聂说的那位神医不会就是你吧?”老人一边说着一边从抽屉里拿出根香烟点着。
“也就是那样,不过是略懂些医术罢了,神医什么的倒是谈不上。“
老人伸了个懒腰,继续问道“到底是什么事?让你大半夜求人到我这来了,张震都办不了吗?”
“确实,这事情我师兄还真说的不算,大伯,我看故宫博物馆挺旧的,好几年没修了吧?要不今年修下吧!”
“别扯,有什么事直说,不用和我打马虎眼,那故宫去年刚大修完,我这还有这么多事要办呢!”老人看着李孝清十分认真的说道。李孝清这干脆就把那溥椴的事说了,这老爷子却是半信半疑的,李孝清也是个干脆人,看出老人家有些不信,让老人家有时间,去故宫博物馆参观一下,老爷子也想看看这住在故宫下面三十几年的老人是什么样的人物。
于是,在老人的安排下,故宫就又开始了大修,其实1974到1976故宫断断续续的维护大修,而77年再次翻修,动动土也没什么大的影响,而张震本身作为建设部兼交通部的部长,自然跟这次大修的总负责人打好了招呼,也不用担心别人知道什么。
在一系列详细缜密的安排下,老人从深井从走出,见到阳光那一刻他眼中的泪水不禁潸然落下,从儿时借住大臣家中,到民国后四处游荡,再到中日战争后躲进深宫隐居避乱,老爷子经历的实在太多了。尤其是跟那位老首长谈论了一番,当老人葬在清陵祖坟的要求被答应后,老人家激动的不行!虽然不能立墓碑,可老人听到了这承诺让他葬到皇陵中的时候,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也是这年的七月份,一中全会后,那位老首长正式恢复工作,也开始计划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大事;张震也在八月份也完成了纪念堂的建造,不久便对全国人民开放;这一年李孝清陪着师妹张嫣子参加了高考,考出个一般的成绩,但还是能报个好学校。
那一年全国570万多青年参加了高考,可是只有27.3万人被录取,录取率刚刚到百分之四,李孝清是勉强进入了人大的哲学系,学的是宗教学,而张嫣子则是燕京大学的文学院。也就在这年年底的时候,溥椴去世了,李孝清遵守约定,三天后出殡将老人家的尸骨安放在清陵,位置就在离他堂弟宣统皇帝墓的不远处,李孝清在那位老人墓前守灵,直到过了七七,李孝清才安心离去,而陪着李孝清待了一个多月的还有那只灵兽耳鼠“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