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喊话诱降

第六十二章喊话诱降

卢植见萧子山看到黄金之后,虽然一度流露出了贪婪、喜悦的神色,但是终归还是没有忘了一干被俘的部众,便不由得暗自点头,心道此人总算良心未泯,理智尚存,也不枉自己法外施恩,将他的罪名撕掳得干干净净了。

“既然他们已经归降了,朝廷自然就不会再追究他们的罪过。稍稍歇息几日后,便可以放他们还家。”卢植答道。

虽然卢植的言下之意,是说放这些降卒的走的前提条件,是这些降卒乖乖的回家种地,而非转身又去投黄巾军。但是,一旦把人放走之后,卢植又上哪去把人一个个的全都盯住?所以,卢植也就是这么一说罢了,也幸亏这批降卒的人数太少,无论去向如何,都对官军形不成威胁,否则的话,卢植早就把他们编成屯民,押送到广宗去了。

谁知,萧子山倒是想到了这一点,他好奇的问道:“难道卢公并不准备把他们送到广宗去屯田?”

卢植微微一笑,道:“本来,去广宗屯田,倒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如今,冀州频遭战乱,百姓流离失所,即便是回到家乡去,恐怕也只有一片断壁残垣,荒田芜地在等着他们。若是没有官府的救济和组织,一般的老百姓,根本没法恢复生产。所以,我也本想送你们过去。只不过,毋庸讳言,如今的屯田,本身是具有一定惩戒性质的,管制得也较为严格。而你们好歹算是主动投诚,而且还颇有微功,自然不好如此处置了。此中的利弊,相信萧君你心里很清楚,回头你自去向部众解释,若是他们愿意,我就安排他们去广宗屯田,若是不愿意,那我便发给他们一些口粮,送他们还乡。”

萧子山闻言,如释重负,又躬身拜了下去,口中谢道:“多谢卢公的宽仁与恩德!小人回去之后,自会向他们一一解释。无论最终他们做什么选择,小人都可以向卢公保证,绝不会有一人去投黄巾贼。”

卢植欣慰的点点头,正要开口送客,却见萧子山并不起身,而是弯着腰,继续说道:“小人还有一不情之请,希望卢公能够答应。”

“哦?有什么请求,但说无妨,只要与大义无违,又是我力所能及的,我自然会答应你。”卢植道。

“城中的贼渠杀了小人的至交好友马千嘱,此仇不报,小人心不得安。因此,小人恳请卢公将我留在前线效命,以尽绵薄之力。”说到马千嘱,萧子山不由得鼻子一酸,心中恨意大盛。

卢植想了想,觉得萧子山的要求,倒也不算过份,便答应了下来:“既然你有这份心意,我也不好阻拦,那你就暂时留在我的身边,随时听命,以备垂询罢!”

在卢植看来,萧子山在信都城中呆了这么久,对于信都城中贼军的状况,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无论是城中的兵力布置,还是粮草的多寡,这些信息,对于官军来说,都可以大大减轻攻城时的损伤。

“卢公放心,信都城中贼军的详细情报,小人回头自会详细整理一番,然后上报给卢公。初次之外,小人还有一计,还以起到瓦解城中贼军斗志的奇效!”萧子山说道。

“哦?你有什么妙策,不妨说来听听。”卢植闻言,倒是颇感好奇,不过,他也能大致猜到,萧子山是想把自己当成那千金的马骨,诱使城中的贼军产生分裂,继而再闹出什么纷争来。到那个时候,贼军相互之间貌合神离,疑心重重,战斗力自然也就会急剧下降了。

“回禀卢公,小人听说,朝廷已经开出了赏格,一名贼军渠帅的首级,价值百金。利禄动人心,小人相信,贼军当中,对这百金的赏格不动心的,恐怕没有几个人。只不过大家都担心官军会食言,所以不敢轻举妄动罢了。如今,有小人这个最佳的活证在此,只要卢公安排一场巡游,让小人带着黄金,鼓吹着绕城转上一圈,向城中的叛贼好好宣讲一下朝廷的恩德。想来,自然会有人幡然悔悟,开门投诚的。”萧子山强抑着心中的激动,缓缓的将想法说了出来。

卢植听了,觉得可行,反正信都城非一日可下,不如让萧子山出去表演一番。哪怕只是让城中的贼人相互猜忌,生出隔阂来,都已经算是起到奇效了,更别说如果真有人想挣这笔赏金的话,那么直接割了程远志、文德嗣的人头,开门归降也不是没有可能。

计议已定,萧子山辞别了卢植,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见萧子山回来了,不少部众纷纷起身,围过来问长问短。萧子山也不隐瞒,先把卢植所说的屯田一事,跟众人讲述了一遍,然后劝道:“以我之见,大家如果想收心好好过日子的话,真的不妨去广宗看看。”

众人闻言,登时七嘴八舌的商议起来,虽然不少人对“军管”的屯田,还是心存犹豫,不过,更多的人一想起家乡那些抛荒的土地,或者有些人本来就是失地的农民,走投无路才参加了黄巾军,最终还是动摇了起来,觉得去广宗参加屯营,倒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就在此时,人群当中突然有人发问道:“萧头领,你这次立下了大功,应该领了不少的赏钱罢!”

听到那人的语气不善,萧子山心知要遭。果然,那人继续说道:“按说,萧头领你是领头的,就算有什么封赏,也轮不到我们来争。只是这一次,大家可都是拼了命,跟着你一起保扶着两位诸侯王,这才杀出了城来。按理说,怎么也该发点钱粮犒赏犒赏大家吧?”

萧子山轻咳一声,道:“今晚大家立下的功劳,我自然不敢或忘。别人不说,马头领为了让我们能杀出城去,亲自领兵断后,最后战死在城中,这份恩情,我岂敢忘了?对于马头领以及城中其他战死的兄弟而言,就算是我们拿千金摆在他们的坟头,也偿还不了他们对我们的恩情。”

看到众人的情绪渐渐沉稳了下来,萧子山接着说道:“这一次官军开出的赏格,是一位诸侯王一百金,所以,我一共得了两百金,因为携带不便,暂时存放在官军那里。这两百金,我愿意拿出来,均分给大家。只不过,就算大家分到了这笔钱财,也还是好好考虑下去广宗屯田的事情。别的不说,如今冀州地面的粮食,价钱涨到到了何种地步,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黄金虽好,可惜一不能果腹,而不能暖身。大家怀揣着这些金子,回到家乡,一时间买不到吃穿之物,不是照样要挨饿受冻?而且,财不外露,大家若是手里拿着金子,到处去买东西,就不怕被盗匪滑吏盯上?我言尽于此,大家好自为之吧,金子我明天就从官军那里领过来,发放给大家。”

不少人听了萧子山的话,赶忙连声道谢。萧子山摆摆手,道:“谢就不用了,这是你们应得的。不过,我还有一件事,希望大家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帮衬我一把。”

看在萧子山慷慨解囊的份上,众人一时间几乎是齐声答应了下来。萧子山便把自己的想法,跟众人详述了一遍,道:“此事我并不强求,全看大家自愿与否。愿意的,明天跟我一起,到城外走上几圈,喊喊话便成。”

众人想起今晚从城中出逃的狼狈样,心里也是很不舒服,巴不得城中的黄巾军也吃了大亏,于是他们连声应道:“去!去!大家一起去,拿着金子,好好谗一谗城中的那些贼人!”说得好像今晚之前,他们就不是贼人似的,撇清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萧子山见群情激动,自己的情绪也颇有些高昂,以至于在剩下的小半个晚上,他一直在苇席上辗转反复,难以入睡。后来,刚刚阖上眼的他,便被军中的刁斗声给惊醒了。

萧子山从地上爬起身来,到帐门口一望,外面的天色,已然大亮,一队队官兵从帐中走出来,整理衣甲武器,然后排好了队列,原地坐了下去。

一道道炊烟飘荡在营地的上空,微风送来了一股粟米的香气。萧子山在空中使劲的嗅着,不由得食指大动,信都城中虽然并不乏粮,但大多以粗粮为主,像粟米这样的细粮,就连他这个“渠帅”,平时也是难得一见。

而官军则不同。朝廷每年征收来的大批粮食,除了各地存留一部分外,其他都要上缴到太仓、敖仓,以便随时调用。一想到那些粮仓当中,一囤一囤,满满的都是粟米、稻米这样的细粮,萧子山的心里就羡慕得要命。

正在暗自吞口水的时候,典韦走到了他的身边,使劲一拍他的肩膀,喝道:“萧君,想什么呢!这么出神!”

萧子山被典韦这么一吓,一口口水登时呛进了气管中,咳嗽个不停。好容易喘匀了气,萧子山又觉得肩膀上隐隐作痛,他揉了揉肩膀,埋怨道:“典护军,你这可是会吓死人的!”

典韦哈哈一笑,道:“你去跟那些人说说,让他们十人一队,自己编好队列,然后出去吃饭。安顿好之后,你便跟着我去中军,卢公要见你。”

萧子山赶忙应了一声,转身进了营帐,将众人催了起来。听到居然有粟米饭吃,一干人登时来了精神,一个个呼朋唤友,组成了小队,然后在营帐前的空地上列队坐下,准备吃饭。

萧子山则跟随典韦来到了中军。进了大帐后,卢植放下了手中的碗,微一点头,道:“坐罢,先吃了饭再说。”

萧子山逊谢了一番之后,便入座端起了陶碗。陶碗中盛着满满的一碗粟米干饭,散发出来的热气当中,带着一股特有的香气。萧子山顾不上多说话,拿起筷子,夹起一筷晒干后又煮软了的葵菜叶来,在桌上的一叠酱汁里一蘸,便飞快的塞入口中,大嚼起来。

吃完了一碗饭之后,萧子山兀自觉得意犹未尽。不过,当看到卢植面前所拜访的饭食时,萧子山不由得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心中满是钦敬。

卢植的面前,也只摆着一碟酱汁,一盘干菜,碗中盛着的,更是稠粥而已。萧子山这一路走过来,见过军中士兵的朝食,也不过就是如此罢了。再想到自己居然吃得是干饭,萧子山顿时觉得受宠若惊,太过意不去了。

见到萧子山异样的目光,卢植笑道:“萧君不必惊讶。我年纪渐高,吃粥易于养生,所以才不吃干饭的。而你今天要绕成一圈,还要大声呼喊,这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还是多吃一点饭,蓄养足精力的好。”

萧子山谢过了卢植的厚意,又将自己发动部众,一起前去喊话、劝诱的想法,跟卢植说了一遍。卢植听罢,笑道:“如此,足见萧君用心。”便把事情定了下来。

一大早,程远志坐在堂中,连吃了两碗粟米饭,眉头紧皱,最近一段时间里,庖厨送来的粟米饭当中,总是偷偷的掺了一部分黍米,有时候,甚至还会有磨碎的麦粒,真是让人不能忍!

然而,每个月,自己口粮所用的粟米,可都是溢额发放的,本就给了庖厨一定的润手空间,谁知,贪心不足蛇吞象,他们居然越来越放肆了!

自然,程远志又不是什么清官廉吏,对这种贪墨的行为,平时他也是抱着睁一只眼闭只眼的心态,宽纵过去也就是了,毕竟无论粮官还是庖厨,都与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远亲,就是乡邻,否则也做不到这个位置上。因此,一旦惩处起来,人情上实在抹不过去,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只能装作看不见也就罢了。

可是,经历了昨晚马千嘱、萧子山二人的叛变,程远志的心情的大坏,连带着对庖厨的偷吃偷拿行为,也就格外的不能容忍了。

程远志一声暴喝,命令亲兵将自家的庖厨给逮到了大堂上来。那庖厨刚进大堂,程远志就将桌上剩余的第三碗干饭,劈头盖脸的扔了过去,大骂道:“我每月发给你三石粟米,足够两个人吃的了!你却还贪心不足,搀着杂粮来给我吃,当我是牲口么?”

庖厨吓得跪在地上,战战兢兢的正要分辩,却被程远志喝令道:“拖出去,给我狠狠的打,打死算完!”

亲兵们得令,如狼似虎的将瘫软在地上的庖厨,拖到了府门外面,当街就是一阵杖责。程远志缓缓踱出门去,一边听着庖厨的哀嚎和惨叫,一边抬头欣赏着门口旗杆上悬挂着的马千嘱的脑袋。

打了一会后,庖厨的声音渐渐的息了,有亲兵过来小心翼翼的问道:“渠帅,已经打得够狠的了,还要不要再打下去?”

程远志圆眼一等,骂道:“没听清我的将令吗?打死为之!”亲兵见程远志一脸凶相,不敢再问,退下去继续施刑了。

看着后背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庖厨,程远志的心里,总算舒坦了很多。自从听到官军进攻信都的消息后,程远志就意识到,这一回,恐怕自己终归是难逃一死。想当初,自己裹挟十万余众,一度杀死了幽州刺史郭勋和广阳太守刘卫,威风无两。谁知,从那之后,自己的战绩便一落千丈,被官军打得仓惶逃出了幽州,躲进了信都城中。

当初,大贤良师拥众十万,据守广宗,最后依旧难免城破身亡。如今,自己只有不到三万之众,又如何能坚守住信都呢?败亡恐怕只是迟早的事吧?

然而,就是因为心里有了这种清醒的意识,所以程远志行起事来,才显得分外的疯狂,反正是个死,再怎么疯狂的折腾,最多也不过是将这个日子提前的一些不是么?

因此,对于心生异志的马千嘱与萧子山,程远志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火拼,哪怕是大敌当前。而今天对于这个手脚不干净的庖厨,程远志也不再惦念同宗亲族的情谊,说打死就打死,反正城破之后,大家都是难逃一死,什么?我死了,你还想偷生?没良心,那就更要早点打死!

正当程远志欣赏着眼前的美妙情景的时候,一名士卒匆匆的赶了过来,拱手禀告道:“启禀渠帅,官军已经逼近城池列阵了!”

“走!”程远志顾不上骑马,迈步就往南门那边走去。

上了城墙后,程远志四下一望,只见城墙之上,依旧站满了士卒,然而,在城墙下面,用来预备着接替轮换的士兵,却少了很多。这也难怪,马千嘱与萧子山叛逃之后,原本由他们二人把守的东、北二门,自然也就分摊到了程远志与文德嗣的头上,原本就有些捉襟见肘的兵力,这一下子,更显得不足了。

再看远处,官军已经遥遥的摆好了阵列,做出了进攻的姿态。正当程远志要下令士卒准备弓箭的死后,从官军的阵列当中,走出了一队人来,为首之人,程远志一眼望过去,立马就认了出来,不是昨晚逃掉的萧子山,还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