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 战损

虎牙口。

一片连绵不绝的高山密林横亘其间,云腾雾绕,望不到边际。

旭日东升,天边那刚刚睡醒的云层,被红日尽染,万道温暖的光线无私的倾洒而下,将晨露尽染、云雾迷蒙的静寂的虎牙口,宣染得神秘梦幻。让所见之人,不尽生出一种人间仙境之感。

此时,在这仙境之地的一个隐匿所在,盘膝而坐的王为之正双目紧闭,滚滚的汗珠顺着青筋暴跳和几近扭曲的脸颊,如雨而下。在其身体周围,浪涌般的天地灵力,正混乱不堪的肆意翻滚,发出阵阵恐怖的咆哮之声。

突然,一声异常沉重的闷响传出!

但见,王为之身体周围恶浪翻滚的天地灵力,突然如海啸般狂暴的四散宣泄而出。

下一瞬间,便如听到召唤般急速回流,眨眼的时间便暴涌入盘膝而坐的王为之脑海,混乱的空间也由此平复下来,寂静无声。

“馨儿,等着我吧。”

王为之双拳一握,感受着刚刚突破到九级地王的强横实力,目光坚韧的说道。

当日,司空古灭落荒而逃之后,王为之也及时遁走,向着虎牙口急进。

一来是离驻守在虎牙口的徐家军仅剩一天的路程,更是当初设计的逃遁路线。二来是中路军惨败,司空家族肯定会乘胜追击,中路军的形势可谓十分危险。如此紧急之事,王为之当然不敢耽误,必须第一时间将这一消息传达给三长老,令其驰援。

然而,当王为之火急火燎的赶到虎牙口时,却是空无一人。刚开始王为之还以为搞错了方向,但很快便找到了大军驻扎过的据点。

面对空无一人的据点,王为之迅速展开了对周边环境的检查。结果发现,大军离开虽然仓促,但却并没有打斗和被追杀的迹象。

由此,曾经身为大中华帝国最强军事智囊团队带头人的王为之,准确的得出了两个结论:

好的一个是,三长老先期得到了消息,在自己与司空古灭躲猫猫期间,已然向中路军驰援而去。

坏的一个则是,徐家已经全面败退,三长老在得到消息后,主动撤退。也就是说,整个徐家经此一战,被动的让出了胶着不下的战略缓冲地带。

有了以上两种猜测后,王为之开始冷静的思考下步打算。经过一番计较,王为之认为此时赶回中路军,面对那种大规模的战争,自己虽然可以杀几个人,但对整体局势的改变却起不到任何作用。

更主要的是,王为之经过与司空古灭的一战,本就松动的八级地王屏障,变得更加脆弱,突破的时间已然近在眼前。

因此,王为之果断的决定先找个隐匿所在,抓紧突破到九级地王境界,必竟实力的提升才是最核心所在。而大军刚退的虎牙口,无疑正是一个最佳的突破之地。

然而,王为之虽然感受到了突破在即,却没想到在此地一坐便是五天五夜,直到这第六日初晨,才终于如愿突破。突破到九级地王实力的王为之,如今的真实战斗力已然达到了三级天皇巅峰期。

虽然没有达到四级天皇境界的实力,但比正常三级天皇巅峰期的修真者,却是强了不少。简单点说,如今的王为之,仅凭正常的战力,天地间的三级天皇修真者已无敌手。

成功突破的王为之缓缓起身,环顾了一眼周边的风景,便不再停留,身形一闪直冲云霄,化作一道流光,向着明山郡急掠而去,眨眼间便消失于红日初升的遥远天际。

在王为之向着明山郡急赶之际,却不知道最坏的结果已经出现了,徐家大长老徐胜利与司空无痕的火拼,以双方的重伤收场。而徐家军,更是整体败退。

期间,虽然徐家二长老统帅的右线战场,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但由于中路军的意外败退,至使右路军成为深入敌后的一支孤军,孤悬在外。

此种形势十分险恶,如果司空家族的中路军放弃追击,而是向徐家右路军包抄过来,那将陷徐家右路军于绝境,后果不堪设想。

迫于这种可以预期的险恶形势,徐家二长老只得饮恨收兵,领着大军全线撤退。而三长老统帅的左线战场,形势本就十分不利,在得到中路军败退的消息后,在第一时间,便做出了同步的应急反应。

三路人马虽然分别由三位长老统帅,但实则是一个联动的整体。全线撤退的预案,更是三位长老共同商议并熟记于心的最后一个作战预案。

因此,三路人马虽然整体败退,但却也是有条不紊,按照预案的设计,分三个路线向建安城急速挺进。

建安城,是徐家掌控的离双方的战略缓地带,最近的一座都城。

由于战略位置异常重要,从徐家强大之日起,便对建安城实施了最牢的掌控。其中“建安”二字,便寓意于“建此城,则平安”的美好意愿。

此时的建安城,由徐家的正统血脉徐茂英掌控,一名六级天皇境界的强者,无论是实力还是身份,在徐家均是分量十足,是一名堪比长老级别的人物,可见徐家对此城的重视程度。

此时,在建安城,除了徐茂英的一万名守城兵力外,还有徐家在此布设的一万预备兵力,共计两万人马。虽然天皇级别的强者并不多,但兵力总数却也不少,特别是经过徐茂英的强化训练后,战斗力直逼一线部队。

且不说建安城的情况,但说三路撤退的人马。三路人马中,二长老统帅的右路军形势最好,由于将与之对阵的司空家族人马杀得死伤惨重,以至于这一路的司空家族人马虽见徐家军撤退,但却并不敢追得太紧,而只是远远跟随,确保徐家军不搞其他大动作,达到牵制的战役启图。

因此,在整体撤退之时,二长老果断的抽调了一百五十名天皇级的强者,其中四级天皇三十名,三级天皇五十名,二级天皇七十名,由一名五级天皇境界的徐家直系血统带队,向中路军星夜驰援,最终挽救中路军于水火之中。

而二长老自己则领着大部队全速开进,第一个到达建安城。部队一到,便与建安城的城主徐茂英一起,紧急的加设防御工事,一切准备就绪之后,中路军、左路军终于在第三日赶到。

三路军马在建安城合兵一处,并站稳脚跟,再次形成对司空家族的抵抗阵营。

这一路上,中路军、左路军屁股后面,均有着追兵,损伤再所难免,而中路军的损伤最大,如果不是二长老的援兵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

三路人马合兵一处后,直接将一万预备兵力混编到队伍中。而徐胜利由于重伤未好,暂时将指挥大权交给二长老全权代理,自己则是全力以赴的疗伤。

盘点此战的最后战损:

徐家军的最高统帅大长老徐胜利重伤,四级天皇境界的强者死两人、伤三人;三级天皇境界的强者死八人、伤十人;二级天皇境界的强者死二十一人、伤十八人;一级天皇境界的强者死三十七人、伤五十人;地王级别的强者死三千零二人、伤四千余人。

如此庞大的战损数字,是徐家与司空家族对持半年多来,损失最大的一次。特别是那些天皇级别的强者,在战事如此紧急的情况下,就如不可再生的稀有资源一样,死一个就是真正的少一个,令徐家的那些高层无不肉痛不已。徐家军的整体士气,更是十分低落。

随着徐家军的全面败退,司空家族则是乘势跨过那片宁静了近千年的战略缓冲地带,统治了周边六座郡城,其军事存在也整体向前推进了千余公里,大部人马更是直压建安城池。

只要将建安城攻破,便算真正打开了徐家的大门,方圆三千余平方公里版图内的一座都城、十座郡城,将会完全暴露在司空家族的攻击威胁之下,对徐家将会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且不说徐家与司空家族如何调兵布阵,玩命拼杀,但说形单影只的王为之。

当日,王为之离开虎牙口之后,便马不停蹄,经过三天三夜的急行,终于在第四日回到了明山郡,却发现明山郡早已是物事人非,被司空家族完全占领。

失去徐家军行踪的王为之,经过一番细致的推理后,也大致的猜测到了徐家军败退后的第一站:建安城。

同时,还得出了另一个结论,就是徐家虽然败退,但与司空家族一战的实力还在。因此,徐雅馨作为徐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并不会有什么性命之危,自己也就用不着拼命赶路了。

有了这些初步的判断,王为之果断的放弃了进入明山郡的打算,不急不缓的向建安城进发。

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王为之只能选择荒径小路前行。对于一个实力相当于三级天皇的强者而言,所谓的荒径小路实乃小菜一碟,并不会浪费多少体力。

这一日,王为之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村。此小村隐于崇山峻岭之中,从稀拉简朴的房屋看,最多也就百户人家,估计也是那种与世隔绝的那种贫困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