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剧本
聊了一会儿,到饭点了,赵葵娥去做饭,吕言想起进门时的话题,问道:“您说什么样的本子是好本子?”
尽管已经演了不少戏,但哪些片子能红,哪些片子不能红,他还真做不出特别准确的判断,就像《永乐英雄儿女》和《天龙八部》都是出自张记中之手,但两者的火热程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陈保国靠着沙发的椅背,道:“笼统点来说,就是能赚钱的,能获奖的,有艺术档次的”。
见吕言直翻白眼,呵呵笑道:“当然,这样的本子几年也不一定能碰见一个,不说绝无,也是仅有,万一遇到一个水平不怎么样的导演,再好的本子也得砸到手里。”
挪了个舒服点的姿势,陈保国继续道:“什么是好剧本,得看你从哪个角度来说,或者说是想做商业还是做艺术,在现在的影视创作和制作中,编剧看好的片子,基本上都不被投资商所看好,艺术太形而上了,观众看电视,图的就是放松,太深奥很难被观众接受。
艺术毕竟也得依赖于金钱,投资商看好的东西,都是商业化太严重,没什么实质性的内容,搞不好广电审核不通过,免不了直接毙掉的下场。
反过来,政府看好的并积极提倡的东西,主旋律的色彩太浓重,说白了就是假大空,观众看电视剧还不如换台看新闻联播”。
“所以一个好的本子,得会在投资商、政府和艺术之间寻找夹缝,说白了到处钻空子,打擦边球,以寻求三者之间的平衡,既能照顾商业性,又不失去艺术性,当然也不能和主旋律相悖,即使央视投资的片子,也逃脱不了这个定律。”
吕言听的云里雾里,陈保国是说的实在太宽泛,就道:“那有没有切实的标准?或者说定位。”
陈保国想了想,道:“你先别着急,咱们先说剧本本身,什么是好剧本这个问题,大概是咱们影视圈里最经常遇到而又最不好回答的问题,每天同各种各样的剧本打交道,但真要硬性的界定出哪一类的好,哪一类的不好,恐怕怎么也难逃形而上学和不懂艺术创作规律之咎,不是有句老话吗,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没有一定之规。
单就题材说,你说主旋律好,但主旋律也确实有不好的,这已被大量的事实所证明;你说动作片不好,可动作片偏偏也有很棒的,李晓龙早就证明了;你说写英模人物很难写好,但偏偏就有很多的英模题材就是写得很好,而且票房奇高。
又就创作方式来说,你说主题先行不对,创作出的东西概念化,“奉命创作”更是写不出什么好东西,但偏偏有一大批好作品就是主题先行或是“奉命文学”创作出来的,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会有大量的好作品是通过主题先行和“奉命”创作出来的。
还有人说,有个好故事,应该是对一个好剧本的起码要求,这话是没错,影视作品首先得有人喜欢看,才能谈到其它,才能达到它原想达到的各种预期,但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同一部作品里,经常听到截然相反的两种意见,就像你之前拍的《天龙八部》,有人说它故事曲折动人千肠百转,就有人说它这是胡编乱造漏洞百出,有人说它非常好看,就又有人说它非常不好看。”
陈保国拿过两个杯子,从桌子上的玻璃茶壶里倒了两杯青绿色茶水,将其中一杯推到吕言跟前,道:“尝尝,明前毛尖。”
吕言端起来,问道:“您还喜欢喝这个?”
尝了尝,不热,一饮而尽,吧嗒吧嗒嘴,也没喝出什么味来,感觉着还不如一杯凉白开来的实在。
陈保国见他牛饮一般一口气下了肚,笑骂道:“哪有你这么喝的,暴殄天物。”
吕言“嘿嘿”笑了笑,他对这玩意真没什么爱好,浪费时间不说,还不能解渴。
陈保国放下杯子,继续刚才的话题道:“就拿美国的奥斯卡奖来说吧,它是美国的学院奖,评委多数由专家、教授和艺术家组成,它的评奖不能说是不看重艺术的,但它所有的获奖影片也必须是票房比较好的影片,也就是观众比较喜欢的影片,这是它获奖影片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
这在把艺术同市场解决的比较好的美国来说,什么是好剧本,恐怕已不是什么大问题了,艺术家们把自己的创作目的同丰厚的市场回报结合起来,再加上政治因素,于是好莱坞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他们再把这些打着鲜明好莱坞印记的影视作品推向全世界,于是世界各地的城市还有乡村,几乎到处充斥着“美国精神”,于是美国影视形成了它在全世界独霸市场畅通无阻的格局,每年为政府创下巨额利润,成为美国出口贸易的第三大支柱产业。
见陈保国的茶喝完了,吕言又给他倒了一杯,陈保国笑了笑道:“扯远了,还是说剧本,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投资商们希望投资影视作品的钱,能同投资于其它行业的钱一样,能有所增值,有所回报,这当然是无可非议的,我们的政府主管部门,寄希望于影视作品能成为教育人民,提高国民素质和精神的工程,也是绝对正确和正常的,咱们演员则是要通过影视这种手段,既要证实自己的艺术追求,又要体现个体的生存价值。
所以,就有人提出了影视创作应该“三性统一”的问题,并且得得到各方人士不约而同的附和和拥护。
但关键的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三性统一”的对艺术创作的要求,往往化作了三股力量,弄不好它们会相互碰撞,互相掣肘,使具体创作人员无所适从,而最终导致的结局是,要不就是由其中一“性”,比较强大方说了算,使作品有所侧重,或者干脆就一“性”,你爱看不看,要不就是各“性”平分秋色,把作品也变成了温吞水,看着什么也不缺,就是吃起来没滋没味,与其叫艺术品,还不如叫说明书来的直接!
而在制作成影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创作人员。
在影视剧没进入拍摄制作之前,就说哪部剧本能拍出好的片子来,哪部拍不出来,说法就太武断了,谁也不是神仙和预言家,你凭什么对还没有发生的事下结论!
剧本并不能决定一切,在影视圈里,不论是决策者,还是编剧,或是投资商,谁也没有因为将来的不可知性而放弃影视的创作和制作,因此圈里的从业人员也像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
究其原因可能很多,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他自己认定的好剧本标准可能也是原因之一,尽管这种标准往往在事实面前被证明是错的。
如果剧本排除政治因素不算,其实它只有一个标准,就是它能否达到了特定群体对影视这种特定载体的制作要求。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它的主要功能还在于拍摄制作的可操作性,然后创作者通过这种操作过程,来完成各自分工的艺术创作。
简单地说,就是故事写得好,导演才能把它拍得悬念叠出,人物写得好,演员才能把它发挥得淋漓尽致,画面氛围触动了作曲家的灵感,才有好的影视音乐问世,剧本留出了再创作的想象空间,二度创作的演员、导演、作曲家等,才能在声画上大展才华,然后才有各个观众群体各取所需的思想性、艺术性、和可视性的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二度创作人的艺术修养、政治水平和对市场的了解程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决策的每一部影视作品将来的命运。
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说,好的剧本不外乎几点,第一点要题材或者角度应该新颖,第二点剧本写作技巧问题,写法好,会讲故事,能够吸引人,第三点画面感觉好,对话比较少,第四点情节设计巧妙,巧合、反转、包袱、悬念等技巧安排到位,最后一点是作品风格问题,譬如说正剧和轻松题材的,因此,一部好的戏不仅仅需要一个好的本子,还需要有水平的制作人、导演、演员的通力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