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一岁之劫(上)
母亲为自己生产选定的医院,就是新家楼下的医院。
对于母亲来说,条件再好的医院,也不如离家近的这家。
她实在受够了以前那种,想去一趟县医院还需要去公家借车的生活。
同时,这也是她搬来“大城市”之后,少有的几件非常满意的事情。
预产期在1987年9月25日,星期五。
父亲特意让母亲于9月21日便入院待产,因为他害怕我或母亲出现什么意外。
这个举动让医院的医生都很费解,因为在那个年代,老百姓普遍显得有些讳疾忌医。
就算是生孩子,一般都是临盆时才送来医院。
坊间将临产称为“觉病”,不是睡觉得了病的意思,是感觉自己要生了的意思。
这样的产妇,一般送来医院就是急诊,多数会来不及安排产房,也有许多会折腾数个小时至一两天才顺利分娩。
而我的母亲,在妇产科病房住了近一周,送走了十几位同期产女的产妇,这在这家医院的历史上,也是前无古人的。
入院时,大夫仔细询问了母亲既往的病史与家族遗传史。
在她看来,母亲的提前入院极为不寻常。
母亲没有隐瞒自己一惯身体很好的事实,更加没有藏起来自己在老家确诊过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的事情。
医生见母亲除了因为妊娠肥胖而显得有些虚弱以外,似乎并没有气喘的症状,对于母亲的叙述表示出一定的怀疑。
当大夫听说母亲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舅,一直就有哮喘,需要长期使用止喘喷雾之后,才对母亲叙述的病史信了大半。
尤其是看到母亲比一般女性粗重得多的毛发,更加确信母亲接受过这方面的治疗。
不过,对于这年代肯让妻子提前数天便入院待产的父亲,医生出于职业敏感进行了合理怀疑。
医生冷冰冰地做出医嘱:“小县城的诊断在我们这不管用,你最好还是重新做一次检查。”
检查是一定需要检查的,可如何检查在当时似乎有一定的争议。
当时这家医院对气管的检查手段比较单一,只有拍胸片这一条途径。
但,孕妇接受x射线检查这种事,医生本能的觉得有些不妥。
在当时那个时期,对于孕妇是否可以做x光检查,其实具有一定的争议。
尤其母亲又属于已经确诊的病人,医生觉得其实没有必要较这个真。
万一因为x射线的辐射造成了胎儿的问题,从这家人提前这么早就安排产妇住院的表现看,怕不是不能善了。
医生思考了许久,最终还是开了拍胸片的医嘱。
如今回过头来看看,我个人觉得理由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当时的法制建设与宣传,远没有如今完善与健全。
医生对于自己最大的保护,只有尽量不要看错病一种手段。
第二,当时患者在医院面前,属于非常弱势的地位。
那个年代或许有医闹,但绝对不多。
大部分患者看病,都是全凭医生安排。
医生在看病时的态度和胆量,与如今可谓是大相径庭。
最重要是第三点。
在母亲即将生产的时候,一次x光检查,并不足以诱发已经成型胎儿的畸形,却可以确认母亲的气管究竟有没有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做这个检查的利,远远大于弊。
当然,我这些推断全部都是马后炮,是我知道我父亲眼睛都没眨便为母亲交了八百块的住院押金,以及在当时并不算便宜的胸片检查费用之后,才做出的推理。
值得一提的是,母亲的胸片结果很戏剧性。
那家医院的内科大夫看完之后,沉思了足足一刻钟。
随后才叹了口气,对我父亲说道:“仅凭胸片,我也能看出你爱人的气管和肺部没有什么大问题。
从片子上看,你爱人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心脏不太好。
咱们医院这个设备不是特别好,我个人建议你们去医大总院再去看看。”
得知母亲不是哮喘,父亲很开心。
但得知母亲有心脏病,父亲又有些难过。
学历不高的父亲,本能地觉得,心比气管更重要,心坏了,也肯定比气管坏了更难修。
同时,因为母亲疑似有先天性的心脏疾病,医院对于体重接近二百斤的母亲是否能顺产,持怀疑的态度。
但如果剖宫产的话,医生又害怕母亲出现更大的危险。
这份压力,最终还是给到了父亲身上。
医生对他说,由于医院处于郊区,剖宫产的话,还必须使用“全麻”。
如果一定要这么做的话,产妇会有很大的风险。
当然,如果担心风险的话,可以选择去市里的大医院。
在那里不光有更加先进的设备,还有更加科学的手术手段。
据说有一种被称为“半麻”的先进麻醉方式,做手术时人还可以是清醒的。
如今看来,所谓的“半麻”,就是硬膜外麻醉,这是一种局部麻醉手段。
虽然在当时看,这种麻醉方式优于全身麻醉。
但用今天的眼光看,其实还是稍显落后了一些。
对于文化水平极为有限的我的父母来说,做手术时人还醒着,无疑是极为恐怖的事情。
他们在畏惧手术之余,更加畏惧亲眼看到医生把母亲开膛破肚。
如果不去市里的大医院的话,父亲就需要签署很多他根本看不懂的文件。
当然,他们那时还不知道,就算去了大医院,这个手续也不可能省下。
他们犹豫了,连着拖了三四天也拿不定主意。
在24日下午,忽然有大夫找到我的父母。
她表示,医院周末是休息的,虽然仍然可以住院,但值班医生做不了剖腹产手术,需要我的父母决定是在周五手术,还是继续等待自然分娩的可能。
母亲思考了良久,最终决定周五手术。
父亲想要劝阻,却不知道说什么好。
母亲安慰父亲:“明天之后,你就是孩子的爸爸了,要抗得起事。
如果我没能从手术中回来,那也是我的命不好,你不用自责。
你要想开点,其实你已经做得很好了。
如果不是跟着你来到了这么大的城市,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我得的其实不是喘病。
人得知足,更得信命。”
父亲是个寡言的人,却并不固执。
至少,我的印象之中,他很听母亲的话。
他在手术确认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那是父亲能写得好看的字里面,为数不多的三个字。
手术被安排在第二天上午八点,医生上班后的第一台。
被麻醉后的母亲感觉自己飞到了天上,做梦梦见自己回到了自己的娘家。
飞着飞着,她忽然听到有人在呼唤她,问她疼不疼。
她仔细感觉了一下,似乎有人在扎她的肚子。
她不由自主地喊了一声:“哎呀,疼!”
医生表示很欣慰,安慰母亲说:“最后两针,忍一下。”
母亲想抬头看看医生,眼前却被帘幕遮挡。
她恍恍惚惚地歪头,似乎看到好几个人正向手术室的门口走去。
她本能地觉得自己看错了,后来才从奶奶口中得知,那些是来观摩手术的实习医生。
我于八点半前后就成功出生,出生时体重近十斤,导致母亲的剖腹产刀口过大。
由于我的体重巨大,当时接生都医生判断我“肯定能活”,便将我放到一旁,专心抢救术中大出血的母亲。
没有开放气道的我,离开羊水之后完全无法呼吸。
当班的产科护士长在手术室外等了很久,依照经验判断,手术室里一定出了什么问题。
等她发现我时,我的小脸已经被憋得紫黑,身体也有些冰手。
我自己都以为,自己在那个瞬间已经死掉一次。
好在护士长没有放弃,把我拎起来抽打了一下。
婴儿的哭声从手术室中传出,手术室里面站了满屋的新老医生才恍然,还有个孩子忘了处理……
好在我活了下来,不然按照“肚子里面的没有人权”的通俗说法,我不知道自己的死会不会得到一个说法。
护士长没有声张,将我擦洗干净,便抱出了手术室。
等候在手术室门口的奶奶,听说这个就是她的孙子之后,寸步不离的跟着护士长。
护士长却好似忘记了我是别人家的孩子,抱着刚出生的我就开始串病房。
不管见到的是医护还是患者,护士长就像显摆自己家孩子一样,不厌其烦地对人家说上一句:“看看,十斤的大胖小子,巨大儿,我们医院接生的。”
挨间病房串了一遍之后,她又抱着我倒着串了第二遍。
这一次,她兴奋地对所有人说:“要生的抓紧啦,这波是男孩。”
两圈过后,奶奶终于如愿抱上了自己的二孙子。
是的,我是石家的二孙子,我上面有个堂兄,是那种在前朝能够继承家业的“长子孙”。
奶奶看着脸色很差的我,小心地询问护士长:“大夫啊,这孩子没什么毛病吧?”
护士长明显在兴头上,高兴地回答:“能有什毛病?我跟你说老太太,这孩子不光没有毛病,他还是剖宫产,剖宫产都孩子都聪明!”
奶奶开心地揭开我的包被,借着重新包裹都机会,仔细检查了一下我的身体。
真好,枪弹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