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入白莲
方浩看着赵三多,对其所练的内家拳境界还是认可的,从对方的身上可以看出,赵三多的梅花拳确得到了真传。
毕竟在这个时代,年过50身体容颜还是保持在40多岁左右,说明对方的确在内家拳方面有着很高的造诣,而且实战也很不错。
尤其是这个时代的拳脚武术可不是后世那种花架子。
作为在乱世之中保护自身的手段,几乎每一种能够流传下来的拳法都有着各式各样的杀招,一旦动用,非死即残。
方浩思考了一下:“赵师傅,虽然你在这周围声望很高,但是想要一呼百应,还是要差了点吧。”
赵三多闻言则是微微颔首:“严师傅此言甚是,或许我教授大家拳法的话,大家会尊敬我,但是我要带着他们反抗满清,或者灭杀洋人的时候,恐怕他们没有人会跟随我一起。”
方浩心中暗自点头:看来对方并没有昏头,总算头脑清醒,这样一来倒也不是不能合作一番。
想起历史上义和团这边的惨淡结局,方浩心中却是十分不爽。
在方浩看来至少义和团这边敢向洋人说不,比起软骨头的满清来可要强了许多。
“赵师傅,既然你找严某来,不知道我们之间又怎样合作,或者说你会给严某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赵三朵听到方浩的话,则是心中大喜:“严师傅,你这边儿作为分坛这边教主的嫡传后裔,绝对有着巨大的号召力,首先我们山东这边的白莲教,只要你能出面,便有机会能够统合到一起。”
方浩挑了挑眉:“这边也有也有白莲教吗?我还以为在这边教主死了之后,便断了传承。”
赵三多笑了笑:“虽然教主被满清给暗黑害了,但是我们白莲教当时的规模何其庞大,表面上看解散了,其实全部都隐藏了起来,待得天时地利到来,我们隐藏起来的教众自然会聚集起来再兴白莲。”
方浩皱皱眉:“你在开玩笑吧,要是真打出白莲教的称号,恐怕就算是满清都不敢放任你们这边,毕竟历史上白莲教以前可是造反专业户。”
赵三多笑一笑:“严师傅说的是,因此我们这边商量好了之后,决定除了广东那边还是使用白莲教名号之外,其他地方的派系基本都要改称呼,比如我们这边,我带的教众便称为梅花拳。”
方浩心中一动难怪,后来的义和团成员五花八门,几乎什么名字都有,全部联合起来之后才被称为义和团。原来这边还有这种玄机,这是要暗度陈仓。
“严师傅,如果你这这边能得到诸多派系的承认,恐怕能够直接成为我们这边白莲教的教主。”
“我想这是不可能的,毕竟要是我成为了这边儿的教主,便会再次让山东这边成为清廷的心腹大患,我想教主还是算了,如果真的被诸家派系认可,那我就做一个大师傅吧。”
赵三多闻言的是看着方浩,神色之中满是惊疑。
“大师傅可不是什么人能做的,不知道严师傅把教主一脉的绝技给练习到什么程度?”
方浩没有说话,伸手抓起了桌子上的一个瓷杯,随后轻描淡写的收紧拳头,“喀嚓!”整个瓷杯瞬间变成了一摊粉末。
赵三多看到方浩拿起茶杯攥了一下,便看到顺着指缝嗖嗖而下的瓷杯粉末,而手指却是丝毫未伤。
心中不由得十分震惊:这是虎啸铁布衫,而且是已经大成的铁布衫。
这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从几十年前教主被谋害之后。,可是再也没有出现过铁布衫大成的高手,没想到今天竟然让自己给遇上了一位。
“没想到,严师傅已经将铁布衫绝技练到了炉火纯青的种地步,既然如此的话,我想严师傅成为大师傅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如此,后面的事情还需要赵师傅多多费心,另外能将山东这边的详细情报跟我讲一下吗?毕竟背井离乡十多年,对这边终究有一些陌生。”
“好,那我就跟严师傅说一下山东这些年的状况,自从中法战争似胜实败之后。洋人的教会在咱们这边是越来越过分,不但如此,他们还召集了诸多的地痞流氓充当打手,欺负普通人,这造成咱们与洋人之间几乎不可调和的矛盾……”
方浩仔细听着赵三多慢慢讲述山东这边儿的基本状况,同时则是迅速分析起中华大地的状况。
方浩听着赵三多慢慢的讲述这边的变化,心中却思绪纷飞。
“看来义和团这边走的古代农民起义的那一套,培养起自己的骨干弟子,然后再以这些人作为骨干,拉拢起教众来。”
“可惜,这种方式拉拢起来的较重在信仰破灭的时候,可是最不靠谱儿的存在,只不过听了对方的讲述,恐怕哪怕自己这边肯定有内鬼,一旦被他们发现,那自己所做的事情便会瞬间的传递出去。”
等赵三多将山东这边的状况跟方浩说了个大概之后,方浩也知道了自己接下的路子应该怎么走。
只不过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加入白莲教,当然现在也可以称作为梅花拳。
作为一个武人的社团,自然不会受到官府的重视,这样也好,只要自己这边没有打出白莲教的名号,自然引不起官府的重视。
时间过得飞快,方浩进入梅花拳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波折。
赵三多给方浩主持了入教仪式之后,方浩则是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大师傅的称呼。
方浩看着面前正在修炼内家拳的诸多青壮,心中微微颔首:看来赵三多这边的手下倒也不算是乌合之众,就算是乌合之众,这里边也几乎全都是青壮,毕竟年龄大或年龄小,胳膊腿儿都经不起操练。
方浩看着梅花拳这边的情况,心中确实有些想念广州那边所收的弟子。
经过近十年的教导,自己这边的手下大部分是这些年被解救出来的孩童。
南洋粮铺则是收到了他们的家人无比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