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 不知道哪个更好看

王和平一口气道:

“所以我就是来问问你,什么时候带你去我家看看!

我爸在城北的陶瓷厂上班,我妈在城西的印刷厂上班。

我大哥是个医生,大嫂是护士,他们有医院分配的房子。我三弟在文工团工作,年纪还小。我小妹还在上初中。

我回城也能很快找到工作了。”

秦小妹脑袋已经晕了,这是什么家庭啊?全是工人、医生,还有文艺工作者!

她当初只是看这个小伙子长得精神,去给地里干活的父母送水的时候,对他多笑了两下,然后这人就主动跑了过来打招呼。看人也多,她也没惧怕。两人就多聊了几句,简单认识了而已。

但当王和平说想处朋友,介绍他在楼梓庄农场工作的时候,她就不想跟他多聊了。

她的目标一直很明确,她要嫁到城里去,吃定量!

所以她很直接的就拒绝了王和平,说她不可能嫁去农场的,她不可能种地的。

后来王和平又来找过她两次,她很明确的说了,就算农场职工不用种地,但农场还是乡下,而她,只会嫁进四九城。

在她朴素的认知里,农场的职工,肯定也是要种地的,而且农场的职工,真假她又分辨不出来。

既然分辨不出来,一律当假的。

她不要种地!

她要进城!

不曾想,没过两礼拜,王和平又出现了,还告诉他,他辞了农场的工作,要回城找工作,还邀请她去他家看看。

幸福来的简直不要太突然。

她想捂脸大叫,但手上刚在收拾红薯,都是泥灰。

“晚上我家里人回来,我跟他们说说。

我跟你说,我有个堂姐,就是嫁进了城里享福去的。

你家情况到时候是真是假,我们请我堂姐过去,一掌眼就知道了!”

王和平笑道:

“怎么可能有假?真要结婚,要街道打证明吧?要户口本吧?这些怎么作假?”

两人聊的正热烈,突然,不知道哪儿出了一群人,围了过来。

“你是谁?怎么来我们屯了?”

王和平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介绍信,道:

“我是四九城过来的,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农产品能采购的。”

天色又黑,那些村民识字的不多,但介绍信三个大字,大家还是认识的。

再一听这位是来采购的,嘿,可不是瞌睡来了枕头?刚刚大家或多或少丰收了一些土特产,如果有城里的单位来采购,那可是极好的。

村民一下子热情起来。

秦小妹看着眼前的王和平,有点目瞪口呆:

他不是说在农场工作的么?不是辞了么?原来回城里已经找到工作了啊?好啊,还想拿没有工作试探人!

幸好她刚刚说话很客气呢。

不一会,村干部过来了,这边人聚集的有点多。

听说是五六十里外的四九城里的采购员,村干部也不淡定了,就要拉着王和平去村公所。

王和平无奈的对着秦小妹使了一个眼色,跟着村干部走了。

到了村公所,村干部小心看了介绍信,货真价实,错不了。

王和平心道:这可是真的不能再真的介绍信了。

以前混鸽子市,也要去近郊收货。没有介绍信,寸步难行。他们就有人刻萝卜章仿介绍信。反正能给钱,给票,能交易到物资,量又不大。

混口饭吃,没人深究,除非撞枪口上了。

秦家屯这种远郊,怎么分辨得出来真假?

得知王和平还没吃饭,村里还招待了王和平一顿鸡蛋面。

王和平还给了钱。

他虽然不富裕,也不差这几毛的钱和票啊!

王和平不得不和村干部盘点了一晚上的物资,价格,还正儿八经地抄录了一份,说具体要明天回去,汇报了,再来采购——他已经很久没参与过鸽子市了,不了解市价。

三弟王援朝之前问他要不要做鸽子市,他发现这一趟不做一把,都不行了。

只能找几個以前的小兄弟帮忙散散货了,多少赚点吧。

村公所还给他拿来了一套被褥,十月中,不是夏天,晚上要盖被子的。

秦小妹的父母、哥嫂从山地里回来,他们是去收红薯了。

秦家屯后面就是大山,不去山里种点杂粮,可不就是太浪费了?

秦家屯的村民,几乎家家都这么干。

也就是因为如此,秦小妹的父母,才有能力养得起她这么一个不用下地干农活的女儿,只在家做做家务,养的白白嫩嫩的,势必要嫁到城里去。

秦老二的女儿,嫁城里享福了,秦老二整天在屯里走路都是脖子昂着老高,得意个什么劲?也没见他闺女让他享享福啊?

秦老二是秦老三的堂哥,他们的爷爷辈是亲兄弟。

所以秦老三坚决不要女儿下地,不吃馒头争口气,也要将女儿嫁城里。

他闺女,俊的很!

而且还读到了初中毕业,实在考不上高中,才作罢。

高低也是初中生不是?

听了女儿的说法,他还特意跑去村公所看了会热闹。

秦家屯嘛,大队支书不仅也姓秦,还得叫他秦老三一声三叔,因为秦老三要叫支书父亲一声大哥(还是堂的,爷爷辈都是亲兄弟)。

人家采购员已经吃完了面,在抄录物资明细了。

人家也说了,多了不敢说,只要价格实惠,千八百的物资,还是没问题的。

那全大队,也是创收了千八百啊,每家不得分个三五块钱?

不要小看这几块钱,一年到头,一家子也存不下几十块。

这才10月中,后面多来几个这样的采购员,今年秦家屯就能过个肥年了。

秦老三打听清楚了情况,美滋滋的回家去了。

小女儿这婚事,很有搞头嘛。

虽然如此,他还是很谨慎,对家小道:

“我去老二家打听打听你们堂姐在城里的地址,城里我们不熟,终归要小心一些的。

等忙完这茬,我带小妹进城去找她,让她帮我们掌掌眼。

没看完这茬,可不能对外说啊。

万一是骗子,我秦老三丢不起这人。

知道了没有?”

家人们都一一点头了,秦老三才摸黑赶往堂兄家。

很快秦老三就回来了,妻子连忙问:

“当家的,要到了么?”

秦老三拍拍口袋,道:

“打听个地儿,难道我还能空手去看望大侄女去么?那老二她闺女又不吃亏,为什么不给?”

老三媳妇当即放心的看了女儿一眼,道:

“那就好,那就好。”

秦老三点了旱烟,道:

“那小伙我刚去公所看了,有精神,长得也好看。咱小妹还是有眼光的嘛。要是挑个城里的歪瓜俩枣,我怕是得心疼死。”

秦小妹脑袋要埋到两腿间了,只能低头收拾红薯,假装没听见,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呢!

听说堂姐的丈夫当年也是个俊俏的,不知道和王和平比起来,哪个更英武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