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列那狐的故事
可能是担心情况过于尴尬,常年当和事佬的脱欢感觉到了不对,主动提议,让大家赶紧讨论正事。
太后看了看伊莲娜夫人,而后者点点头,说道:“之前郭公子的建议,我们已经考虑好了。”
“我们支持你的计划,不过也希望你能帮我们个忙。如果可以达成一致,那么我和我的丈夫都会出面,尽力帮你游说大家。”她对郭康说。
郭康对此倒是没有意见。曹老将军的辈分和资历,让他在游说中,有天然的优势。郭康对自己的计划很有信心,目前最大的问题只是人家不一定乐意听他的。有了老爷子出面,让大家安静听他解释,他的方案也就成功了一半了。
当然,这种关系到汗国战略方向的大事,对面要求进行交换,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如说,这才显得他们真正看重这件事,把它放在了自己家族要认真衡量的地位。和这样直白的人打交道,反而省事的多。
他点点头,又转头看了看狄奥多拉,然后发现脱欢也在往她那边瞅。
敏锐的乔安娜一眼看到了他们的动作,噗嗤一声又笑了起来。
“我以为是郭公子的计划,原来是公主殿下决定的么?”她手中变戏法般地甩出一把扇子,掩住半张脸,眼睛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几人。
郭康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和脱欢面面相觑。
其实,他俩这样做,也是正常的选择:郭康常年闷头琢磨自己的东西,脱欢则大大咧咧惯了。这些宫廷内外谈判、妥协、密谋的路数,还是她最清楚。
而且狄奥多拉之前还专门说,重要的事情要和她商量。所以郭康也不想独断,先看看她有没有别的意见。
但这种事情,公开说出去,不知道好不好。
乔安娜毕竟是个外人,这要是让人家都知道,罗马新一代的战略,又要靠女人拍板了,会不会让大家怀疑,贵妇干政要再次出现啊?
所以,他赶紧解释道:“这个计划虽然是我的主意,但从头到尾都有他俩帮忙。所以,我也习惯性地先征求下他们二位的意见。”
“其实伱也不用在意。我们谈到这一步,对于大方向已经形成共识了。接下来,其实就只是在细节方面,相互交换看法,进行协调。对吧?”
说着,他看了看伊莲娜夫人,对方也跟着点头,表示认同。
“原来如此。”乔安娜露出放心的表情,收起扇子,对众人解释道:“我很欣赏郭公子的远见,所以之前一直对他进行资助。如果是他主导的计划,我就可以放心继续支持了。”
“他来主导,很重要么?”脱欢好奇地问。
“当然。”乔安娜回答:“我们商人虽然可以积累财富,但相比于国王和领主们,是很脆弱的。”
“意大利的城市里,流传着一个‘列那狐’的故事,很受市民们欢迎。我们其实就类似于故事里的狐狸,在面对狮子和狼的时候,看似有智慧作为依仗,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一口吃掉。所以,不谨慎也不行啊。”
“这样啊。”脱欢半懂不懂的样子,但还是继续道:“那其他商人,你能说服他们放心来资助这个计划么?”
“我们对于埃及的交通和商路,一直十分关注。如果计划可以保证顺利展开,不但我们家族会进行投资,其他感兴趣的商人也会加入。”乔安娜保证道:“我已经联系了几个市议员,只要时机合适,他们的考察团就会来拜访。刚才我已经和太后汇报过这件事的进度了。”
太后笑眯眯地点点头,看起来对此很是满意。脱欢也没有其他问题了。
“那么,伊莲娜夫人,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么?”乔安娜又主动问。
其他人的视线又都转向了伊莲娜,只有狄奥多拉不满地撇撇嘴。
——本来,郭康和脱欢已经做出了这种姿态,应该由她顺势最后表态,同意这个方案。然而她都没来得及开口,乔安娜就在几句话之间,以郭康为名,把话题主导权抢了过去。
狄奥多拉从小在宫廷长大,对这种交锋十分敏感,自然不会高兴。只是其他人,包括召集大家的太后,都浑然不觉。
这种情况下,她也没法再深究,否则还会显得自己小肚鸡肠,甚至真让大家觉得她在抢郭康的功劳。
“哦,我们的要求应该不难。”那边,伊莲娜夫人已经开门见山地说道:“郭公子记得诺夫哥罗德的‘彼得洛维奇’战团吧?”
“记得。”郭康点点头。
“彼得洛维奇”战团是罗斯地区,汗廷传统直辖地之外,建立的第一个战团。当时“老彼得”郭砥在涅瓦河口兴建堡垒,招募当地人参军戍守,这支军队也因此诞生。
诺夫哥罗德共和国内部,并不是一贯团结的。城市市民,和乡村、附属市镇的自由民,有明确的等级分别。
市民掌握大量财富,拥有更高的地位,一向看不起其他乡巴佬;但在强敌环伺之下,又非常需要组织这些人保护自己的财产。
为了安全,必须建立足够的武装,但议会经常让他们干活,又不愿意给自由民更多的政治权力。这种情况下,掌握了武装的自由民反而更危险。
因此,市议会制定的政策,经常陷入尴尬的境地:附庸市镇并不忠心,以往就有宣布独立,或者投靠其他势力的。而在控制区内部,这种分化引起的争吵,也从未停止过。
所以,议会里的大商人们,一直倾向于把棘手又费事的防卫事务承包出去。在这件事情上,他们就把偏僻地区的防卫,连同那些烦人的乡下自由民,都一股脑地打包丢给了紫帐汗国的行省机构。
这种与其他公国不同的治理思路,让紫帐汗国颇为惊讶的同时,也产生了一批分布零散、但确实是由汗廷官员实际管理的奇怪领地。
郭砥当初,就是带人打到了涅瓦河口。当地人告诉他,这里就是当年拔都汗的好哥们,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安达,击败瑞典人,一战成名的地方。郭砥于是考察了周围地形,在要害位置修建堡垒,防备敌人的再次袭击。
之后,他召集的当地士兵,渐渐在那里屯田定居。看到这种面熟的情况,官吏们便给汗廷打报告,建议按照直属领地的方式进行管理。于是,这里也建立了行政区划,组织了战团。
由于直接得到了汗廷认可,有了靠山,当地人欢欣鼓舞。他们把堡垒称为“彼得堡”,战团成员们则得到了“彼得洛维奇”的诨名,意思是“彼得之子”。这也是它名号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