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犯罪之城——大都!
看到李玄英的样子,郭康都有些无奈。
“既然你问到我,我个人当然还是要给你最现实的答复。”他沉声说:“光刚才那些话,我就听出来不少问题。你是已经了解这些,所以不觉得奇怪。还是根本就没考虑过里面的问题?”
“什么问题?”李玄英急忙问。
“她是不是跟她母亲关系不怎么样?”郭康问。
“她俩的关系……”李玄英犹豫了下,想了想,才说道:“确实不算太亲密吧……伱怎么看出来的?”
“她介绍自己的经历,结果大段都在讲那位剧作家先生。”郭康指出:“而且我一直觉得奇怪,他们这个剧团到底是怎么传承的?”
“你意思是?”李玄英没听懂。
“叔叔们试图挤走她们母女,霸占整个剧团,这个故事很合理。但她母亲是通过谁反击成功的?”郭康问:“是官府裁定帮她主持公道的么?”
“好像不是。”李玄英想了想,说:“我听她说过这件事。官府进行了裁决,但裁决下来之后依然没什么用。她还抱怨说官府没有什么执行力量,就是个空架子。”
“不过这也正常吧,大都不是个普通城市,管不过来我也不意外。”
“这倒是。”郭康点点头。
这年头的城市,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可以拿罗马和塞里斯的城邑为代表,这些城市在最早的时候,经常只是纯粹的军事据点和行政中心,而他们的位置和交通,只是为了军事目的服务的一种手段。
也是因为这种情况,城市是统治的节点和中心,城里有衙署、武器工坊、仓库等重要设施,朝廷对于城市的控制能力一般比广袤的乡村更强。
另一类城市,可以参考罗马结束之后,欧洲自行出现的各种新市镇。这一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管理者,并没有能力建造和运营城市。这些城市来源于市场集镇,从一出现就完全基于商业目的。
对领主来说,这就像一种自然生长出来,但又十分稀有珍贵的花朵。在管不了的情况下,还不如放任自流,只要定时收保护费就行。这导致众多城市处于独立或者半独立状态,控制能力反而不如他们在乡村的领地。
这两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基本相反,也是有原因的。
而紫帐汗国的城市,基本上都和第一种差不多。
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罗马尼亚,原本就没有大城市存在。偶尔有一些中心市镇,也在连年战火中损失严重。所以,紫帐汗国的城市,几乎都是自己建立的。
这些地方与其说是城市,不如说是手工业庄园。他们和军团庄园的最大区别,也就是里面的人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而不是种地。
城市的一切,完全是为了耕种和战争服务的:冶炼工坊提供农具和兵器,纺织工坊负责生产士兵的衣服,木匠作坊生产各种军械和配件……基本上,就是简单地把工匠集中起来,找个最方便的地方,然后就地开工。城市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几乎不用来出售,而是直接发放给各个庄园和各支军队。后来汗廷的希腊官员,干脆直接把这里叫“战争工坊”。
城市里,最重要的甚至不是管理机关:因为汗国建立时,连个固定的官署机构都没有,基本上就是各个世侯一人一块地,自己带着自己的幕府,在领地上和游牧王庭一样巡回管理。
——简单来说,就是伯颜帖木儿大哥做大大汗,兄弟们在各自的兀鲁思里做小大汗。有固定的管理机构,都是郭盖辛勤努力二十年之后的结果了。
而就算在这之后,由于战争和开垦活动又十分频繁,物资消耗巨大;这些几乎从零开始的工坊区,产能又长期不足,导致产品一直都不够用。
这也使得紫帐汗国的城市,长期处于奇怪的状况。一方面,紫帐的贸易很发达,是一个重要的财源;另一方面,城市里大部分区域,和商业的关系并不紧密。他们几乎只是不断买进自己需要的原材料,而不怎么参加其他商业活动。
从编制上看,当时,工坊区的大部分产业和人员属于军队,城市也和乡村一样,都是军团的势力范围。在海伦娜太后的改革之后,这些工坊大多划归了地方行省,但依然不是商人来经营,哪怕和紫帐汗国内部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也没有管辖关系。
各个工坊和农庄一样,几乎都是军事化管理。城里的工匠,也基本上都是公民身份。这种结果,使得这些城市的管理也方便了不少。
再加上,汗国内部的城市几乎都是新建的。偶尔有老城存在,因为规划问题,汗廷也往往选择换个选址重建新城。
这些城市几乎都是按同一标准设计,有着严密看守的武库,和武库旁可以平时训练排兵布阵、战时分发武器的巨大广场。各个工坊整齐地排列,工坊和附带的居住区外,则是专门为了巷战准备的围墙。坊区之间,是为了交通方便专门留下的宽阔笔直的街道。整个城市的风格,也和那些街道泥泞曲折,城区缺乏有效规划,也没有管理的欧洲同行差异巨大。
而大都城,就是仅有的几个例外之一。
这座城市一度也有精心的维护和详细的规划,罗马的工程师与建筑师们在这里发挥才智,营建了众多屹立千年之久的建筑。但紫帐汗国接手这里的时候,城市已经严重衰落。
城区里的人口,只有当初的十分之一,而且这已经是官家们强行聚拢人力,把城外色雷斯地区的人都抓进城,以充实实力的结果了。
大片的区域,则已经完全荒废。
1203年,十字军为了尽快击溃在巷战中抵抗自己的市民,在城里放火,大火一次性摧毁了50公顷的城区。
一个月后,进展依然不利的十字军换了个地方下手,攻打城里的天方教徒聚集地。然而天方教居民同样坚定抵抗,还喊了其他罗马市民来支援。十字军恼羞成怒,再次四处放火,这次火灾肆虐了八天,将185公顷的城区烧毁。
1204年,十字军攻入城区之后,再次肆意放火。然而前两场火烧的太凶,导致城中的木质建筑区域基本完全消失,这次甚至已经没什么好烧的了。零星的纵火之后,十字军只能悻悻而归,在废墟上扎营。
14世纪初的时候,希腊皇帝安德罗尼卡三世为了打内战,把女儿嫁给金帐汗国的月即别汗和亲。然而之后,公主在汗廷住不惯,要求带孩子回娘家去,不在草原待了。月即别汗居然同意了,还安排人手护送她。
当时,月即别已经开始介入保加利亚,甚至发起过对塞尔维亚的征伐,只是离得太远,没能成功。所以,在这一前线地区活动的伯颜帖木儿等人,也参与了这次任务,最后跟着护送队伍进入君士坦丁堡,亲眼目睹了这里的情况。
伯颜帖木儿没有留下详细的笔录,但与他们随行的人里,有张牧首——当时还叫张伊玛目的朋友,在天方教世界小有名气的旅行家伊本·白图泰。据他记录说,城里有至少一半的区域是完全没人居住的,城墙内也充满花园、农田,十分“宽敞”。因为荒废的土地实在没人要,一座修道院居然圈占了相当于15公顷的地盘。
这种状况,让第一次进城的伯颜帖木儿非常感慨。
后来众人聚会喝葡萄汁的时候,他向大家吐槽说,之前在保加利亚,天天听人吹希腊人多有文化、罗马帝国多有威名,没想到却是这番景象。原本,他还以为这罗马皇帝,只有天神钦点的人才能做,现在看,也不过如此啊。
后来,不少历史学者,就把这件轶事,作为紫帐汗国建立战略目标的开始。这个判断是否可信姑且不论,当时城市的衰败,是可见一斑的。
紫帐汗国第二次占领城市之后,终于把秩序稳定下来。当时,大家看重的,更多是这里扼守黑海、控制海陆商路的战略价值。对于城市本身的经营,哪怕郭盖一开始都没有想太多。
最初,汗廷的规划,是照搬之前的思路。城里有大量闲置土地,正好可以从头开始,建立坊区和对应的管理制度。等一切开始正常运转,就在此基础上,将城内乐意安心守法的希腊居民也逐渐纳入这套体系,搞破坏的人则按律处置。这样慢慢磨合,想来应该不会太难。
但大家都没想到,情况的变化会这么快,而且变化源头,就是他们自己。
这里的贸易收入高的惊人,但希腊官家们屡次向意大利人出让特权,导致这些钱财几乎都流入了把持着航道和税收特权的意大利商人手里。紫帐汗国无法忍受这点,就出兵吓走了在这里驻扎的热那亚人。
而为了孤立他们,防止海上势力强大的意大利商人联合起来,封锁航线,又宣布减少税收,甚至比热那亚人自己收的过路费都低。
这一行动因此立刻得到了其他城邦的大力支持,威尼斯人甚至多次来询问要不要出兵帮忙。之后,各个商业城邦的代表、商会的商人、以及其他跟风而来的各国投机者,纷纷涌入了这座城市。
他们兴建了各自的商栈,还有配套的手工业作坊,用来储存和初步加工商品。这些需求又吸引了大量的人来这里工作。由于黑海沿岸大多都是紫帐汗国的控制区,商路畅通,这些商业人口的规模,增加十分迅速,甚至超过了汗廷自己的预料。
后来,海伦娜太后说服郭氏、张氏等人,出兵收复了整个希腊半岛。大量希腊人摆脱了西欧领主的控制,不少人也纷纷跑到大都,带来了第二个人口增加的高峰。
到这时候,紫帐汗国原本的计划,已经基本被这些人冲垮了。
汗廷缺乏相应的经验,不知道如何管理这些突然增加的商业和服务业人员。比如现在这里的剧团,就和汗廷之前管过的那些军团农庄、战争工坊,完全不是一个性质。
汗廷商队则常年经营利润巨大的固定产业和长途大宗贸易,比如东方来的宝贵货物,罗斯地区的特产,或是克里米亚的美酒。这些繁多又细小的需求,他们也顾不过来。
激增的职业和众多的外来人口,让城区陷入了无序增长。汗廷应付不过来,又不舍得驱逐他们,担心有损这里的巨额收入。结果,大都也就成了汗国本土内,可能是最乱的一座城市。
管不住一个剧团,实在是太正常了。在最麻烦的时候,整个城区可能都实际脱离了汗廷的控制。居民们随心所欲地搭建房屋、设立工坊,汗廷就算来强行拆除,他们也很快就会重建。
城市里充斥着新来者和原有居民、新来者和更新的新来者的矛盾,不同行业、不同组织的冲突更是此起彼伏。各种或明或暗的行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根据种种有道理、没道理的方式进行区分,而附属于行会的打手组织和黑帮力量,也四处横行无忌。
面对这种情况,海伦娜太后曾经设想,对城市进行整体修缮,但她当时和大臣们正处于严重对立阶段,根本调不出兵。后来巴西尔三世重建了“守夜人”战团,专门用来在城里维护秩序、抓捕犯人,才开始填补管理的空缺。
在汗廷从动荡中缓过劲,也有了足够的力量之后,大都城终于迎来了一次整顿。郭砥在巴西尔等人的支持下,以修复教堂、维护公共设施为理由,开始在城中进行大规模的重修工作。他还设立了新的机构,在军队的帮助下,利用武力威慑和各势力的矛盾,介入各个城区,逐步插手原本被行会垄断的管理职能。
在这之后,整顿工作前前后后持续了十年之久。这会儿的大都虽然依旧让郭康觉得混乱,但相比当年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甚至已经算不错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