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杂胡大舞台,有脸你就来
“这方法真的有用么?”小让娜还是持怀疑态度。
“反正对波兰人有用。”郭康说:“我们配合一些非常……简单的小技巧,就能对他们造成破坏。”
“什么技巧啊?”小让娜好奇道。
“放人。”郭康说:“巴西尔三世刚去世的时候,有消息说西蛮、北狄要趁势合并来进攻。于是,张元帅想了个办法。他把之前被俘的波兰士兵集合起来,进行点名和重新统计。”
“巴西尔时代的战斗中,我们抓了很多波兰俘虏。少数有钱的人,陆续被家人赎回,而众多没钱没势力的普通士兵,就一直被关押在这里做苦工。”
“于是,他让几个一向管不住嘴的士兵,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消息,说准备把卢布林地区的人放回去。很多俘虏都得知了这个情况。”
“波兰人没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对军队里普通士兵的管理也很松散。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各地领主和佣兵团自己负责招募,将领本人都未必能确认手下从哪来。所以,籍贯到底是哪里,可以说全看他们自己一张嘴。被我们抓了之后,这种信息更是完全无法查证。”
“所以,在统计的时候,大量波兰俘虏都声称自己是卢布林附近来的。有些人甚至编造了完全不存在的城镇,几个人串通好,自称都是那个地方来的老乡,准备互相证明。不过这边也没去核实,只是草草统计了一番,走个过场。”
“在释放之前,张元帅亲自出面,发放路费和新鲜的面包,招待大家。他说,眼下应该很快就会打起仗来,但相信卢布林的平民们也会追随贵族的脚步,成为罗马的朋友,而不是助纣为虐,帮着邪恶的波兰人。”
“这个方法好面熟啊。”朱文奎惊讶道:“不过是不是太简单明显了?人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是故意的吧?”
“确实非常简单。”郭康苦笑道:“但没办法啊,不说的这么简单明显,人家不懂,就不上当了……”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本来也不要求装的特别真实。”他补充道:“就算有人认为是假的也无妨,只要引起这个话题,就足够了。”
“果然,这些人回去之后,卢布林地区的人和我们交好的消息就传的到处都是。当地贵族多方游说,总算让大家相信自己是清白的。”
“这样不是解决了么?”朱文奎问。
“如果他们足够强大,还足够聪明,那应该就解决了。”郭康摇头说。
“在之后的战争里,他们明显急于表现自己。我们这边就故意设下了圈套。在他们南下找我们决战的时候,元帅故意安排大家丢弃辎重、财宝吗,后退诱敌。”
“卢布林的贵族果然都冲上来,抢夺战利品,搜索俘虏。还有人朝着元帅大旗就冲了过去。整个波兰军队被他们带着,都乱哄哄地开始追击。”
“我们准备好的伏兵就趁此机会冲出,波兰军队因此大败。”郭康耸耸肩:“你看,很简单的计策吧。但凡看过三国话本,估计都知道这个套路。”
“我现在明白,为什么说,计谋的关键不是本身多复杂,而是看是不是用对人了。”朱文奎感慨说:“如果是寻常的军队,不会这么容易就被影响心态;如果不是欧洲的贵族,也不会那么容易就头脑发热乱冲。这计策看起来简单,但能用对地方,也不错了。”
“这么说也行。”郭康想了想:“不过这里,其实还有后续。”
“如果他们赢了,那这个计策估计没什么效果,反而会让这些人更团结,因为他们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但没有通敌,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这次打输了,那就彻底没法解释了。”
“他们辩解说,只是因为有人太莽撞,但其他人未必会信。虽然丢弃战利品诱敌这一招,对欧洲人可谓屡试不爽,其他地方的贵族同样很容易上当,但谁让这次他们牵头?所以,其他人正好也把自己侦查不力、指挥失措的责任,都推给他们了。”
“如果有个强势的统帅,进行公正的裁决,或许可以挽回局面,但很可惜,这同样是波兰人没有的——卡齐米日三世之后,那里就一直缺乏有力的军事领袖。而1399年之后,连拥有宗教地位和权威、能暂时让大家别吵架的雅德维加女王也没了。”
“这种情况下,贵族们自己在议会里乱吵,能吵出个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那之后,别的地方的贵族就经常合力排挤卢布林的贵族,占他们的便宜。卢布林人很气愤,之后都不乐意响应征召了。”
“这可真是……戏剧性。”小让娜感慨道:“不过瓦迪斯拉夫·雅盖沃也是个有心计的人,他为什么没去管?”
“因为我们经常给他写信。”郭康说。
“啊?”小让娜没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卢布林在波兰和立陶宛的交界处。虽然现在名义上联合了,这里曾经也是两国争夺过的地方。”郭康告诉她:“其他的地方,雅盖沃还能管。但插手这个地方,确实容易产生嫌疑。”
“而且,我们在战斗中,也抓获了一些信正教的立陶宛人。后来我们也把这些人送了回去,还写了封信给雅盖沃,盛赞他的立陶宛正教战士,既勇敢又宽容,都是有武德的人。既然如此,我们也不为难他们,赎金就不收了。”
“他们跟波兰人差距这么大?”朱文奎好奇道。
“当然没有多大。”郭康自己都觉得有点尴尬:“最多也就是其中一些信正教的,面对我们的时候稍微没那么疯狂吧……真烧杀抢掠起来,没什么差别。反正,就是为了制造话题,硬吹的。”
“我明白了,关键不是真实情况,而是要表达出差别。”小让娜想了想,说。
“是。雅盖沃在立陶宛大力推行罗马公教,本来就引起一些当地贵族的不满。但不推行的话,波兰人又得认为他不虔诚,是假意改信。”郭康说:“所以,我们隔三差五,就送回一些立陶宛正教徒,然后频繁给雅盖沃写信。”
“他还敢收么……”小让娜无语地说。
“他一直不愿意收,后来甚至禁止那些意大利商人,帮我们携带信件。”郭康忍不住笑道:“但你要知道,一条禁令的作用,往往不止是禁止某件事——它还能引发人们的好奇心。”
“这禁令就等于不断提醒众人:‘大家都看过来啊!你们对大王禁止的事情都没兴趣吗?’”
“贵族们相信么?”朱文奎问。
“不相信的人拿这个嘲笑他,或者装成相信的样子去攻击他。”郭康说:“至于信不信,其实不重要,反正有用就行了。”
“所以,就和之前的问题一样:他只能承受这些压力,或者表现的对宗教更疯狂。而如果更疯狂的话,立陶宛人就会对他更不满。他确实是个聪明有手腕的人,但英雄也得借时势而为。在这种环境下,一个人的努力,作用是很有限的。”
“伱们这几招用的是真不错。”朱文奎感叹了句,转头对小让娜说:“看看,你也该好好学学了。”
“别别别。”郭康赶紧说:“我们这边,都是些糊弄小孩级别的把戏,也就能哄哄欧洲土著了。你们今后要跟明朝之类打交道的,学啥不好学我们……”
“这两边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他摇摇头:“不是我故意夸张,你知道速不台当初的事情吧?”
“怎么了?”小让娜本来还想反驳哥哥,见郭康这么谦虚,一时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
“速不台被派遣西征,立下了大功,回来之后窝阔台命令他率军进攻金国。结果速不台第一次大战,就在倒回谷惨败。蒙古军队损失惨重,死者填压溪谷间,不可胜算。”
“窝阔台气得痛斥大臣们,说如果木华黎还在,怎么至于如此地步。速不台也差点被废黜,后来拖雷去劝说,才把他调到自己麾下去。”
“这件事分析起来,倒不是速不台能力不行。后面的作战里,他也逐渐恢复了正常水平。有人分析战斗过程,认为他的失误,很可能就是长期不参与中原战争,一时反应不过来了。”
“所以,我们这边的经验,看看就行了。”郭康摇摇头:“这说白了就是欺负杂胡。你们要是也跟着学,那不是送命么……”
“而且,你也知道,我爹这一代人,学问都不怎么渊博。”他小声对朱文奎说:“说实话,张叔已经是将军里,读书最多的人了,但你看,其实也就是个话本的水平。”
“所以,咱们还是学点正经的吧。”
“好吧……”朱文奎只好点点头。
“我觉得这个计策已经够复杂了。”小让娜倒是很感兴趣:“不过有一点,不是说贵族都被处决了么?还有能被赎回的啊?”
“我们对贵族的定义不一样。”郭康说:“波兰的贵族非常泛滥,随便抓几个人,都有个是贵族。按他们的标准,我们都不用甄别了。所以,我们承认的,基本上都是被抓出来的老仇人,在波兰国内也得有影响的那种。”
“那你们的仇人也太多了点……”朱文奎感慨道。
“当然。”郭康摇摇头:“波兰人每次入侵,守不住的村落和堡垒都得肯定全部完蛋。找个有血仇的人太简单了。关键是要找处决之后影响力会比较大的,这种才得仔细挑——一般人想上十字架,还上不去呢。”
“我之前没想过这些细节问题。”小让娜也思考了下:“不过这么看,你们已经算比较宽厚的了。这么看来,还能留下活着的俘虏,已经不容易了。”
“没办法,我们穷,需要出售奴隶补贴支出啊。”郭康说:“当然,你也知道了,这种奴隶总是卖不出去,积压非常严重。”
“这是为什么?”朱文奎似乎没了解过。
“波兰人自己,是不想自认斯拉夫人的。他们总想把自己和其他斯拉夫人区别开,坚决不承认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好像是觉得这样很掉价。”
“但问题是,虽然自认比斯拉夫人高贵,但意大利和埃及的奴隶贩子,一直坚持认为他们就是斯拉夫人,不值钱。”郭康讲了个颇有些黑色幽默的行情:“总之,他到底是不是斯拉夫人……我也说不准吧。”
“在我们这边,斯拉夫奴隶是卖不上价的。贩子们也嫌弃利润率太低,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抵不过运输和管理的开销,导致经常出现滞销的情况。”
“所以,我们只能看管他们,去做一些没什么技术要求的苦工,至少不能白养着。这也导致我们这边,扣留着的俘虏总数也不算少。”
“这样啊。”朱文奎点了点头:“也不知道他们纠结这个干什么。”
“可能是为了吹嘘吧。”郭康说:“缺什么才喜欢吹什么,他们没有足够的文化,没法和旁边的穷亲戚区分,所以才要极力鼓吹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说自己跟人家不一样。”
“现在,有波兰人提出了个新说法,说他们也是外来征服者的后代。”郭康说:“他们认为自己是萨尔玛提亚人,当年迁徙过来,征服了土著的斯拉夫人。”
“萨尔玛提亚是什么?”朱文奎问。
“是来自中亚的游牧民,据希腊人说,是后来被塞种人驱逐,跑到这里的。”郭康回答。
“这个塞种人又是什么?”朱文奎还是不了解,迟疑了下,追问道。
“是来自西域的游牧民,据汉朝人说,是后来被大月氏驱逐,跑到这里的。”郭康回答。
“大月氏……哦,这个是被匈奴驱逐,跑到西域的吧。”朱文奎这回倒是知道了。
“是啊,就是那帮人。”郭康点点头。
“那他们认祖宗也算了,怎么认个这种被赶了好几次的杂胡啊……”朱文奎撇撇嘴。
“我都说了,都说杂胡,你妹妹还不信。”郭康吐槽道:“这是我们这边的传统啊。”、
“你看,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据说是来自阿兰人的两个部落,匈牙利据说是得名于匈人……很多名字都是这么来的。”他掰着指头,如数家珍地列举起来。
“我不熟悉这些名词。这都是杂胡?”朱文奎好奇地问。
“对啊,都是杂胡。”郭康笃定地说:“你要不嫌掉价,就跟他们折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