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新的目标
屠睢押送三国贵族入住六国城,是七月份最大的事情。因为迁徙之事准备了很久,再加上有全副武装的中尉军屯驻骊山,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盯着山东移民。故而这件事完成的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的变故。这让赵佗暗暗点头。有这三国宗室开了个好头,后续的迁徙计划,应该不会出现问题。他不再多想六国城之事,将注意力放到了秦国的军功集团身上。和屠睢的交谈,让赵佗意识到,军功爵制度是个很大的隐患。屠睢刚从齐国归来,就有了想要南征百越,升爵立功的心思。那在咸阳闲置了一年,甚至数年的秦国武将,又是怎样的想法呢?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赵佗利用自己的身份,先从自家亲信开始,进行试探。“涉间都是中更了,我还是个右庶长。唉,可惜没有仗打,要不然我也一定要爬到和涉间一样的爵位才行,也不知皇帝什么时候再打仗啊。”酒会上,黑臀等人在赵佗的引导下,说到了这个话题上。相比于黑臀欲要和涉间攀比的心态,钟离眛和卢绾两人也对战争面露渴望之色。他们是楚人出身,依靠军功升爵才在咸阳官场立足。但两人终究不是土生土长的秦人,又不像李斯那样在咸阳扎根了几十年,官场上的秦人同僚对他们终归有些排斥,虽然不会找麻烦,但疏离感总是少不了的。故而两人都想上战场立功,一来是远离他们不太习惯的秦地,二来则是想要立功升爵,能够更好的立足扎根。至于涉间,在赵佗的特意询问下,他也对此点头道:“我自是想要上战场升爵,只有爵位上升,我才能更好的帮到佗。”涉间的话很暖,但也让赵佗感到心惊。不管他们是怎样的理由,终归是人人都想打仗升爵。他们是武将出身,不打仗,本事就废了一半。赵佗带出来的这些草根武将是这样,那些世代将门出身的将领,对战争的渴望恐怕只会更强。赵佗接下来又特意拜访了交好的王氏、辛氏、杨氏等武将世家。情况果然如他所料。太尉王贲已经退伍,对战争的渴望少了,但他的儿子王离却正是年轻气盛之时。王离对于自己在灭六国的战争中被雪藏,只在灭齐的时候出征一次的情况很不满,表达了强烈的战争渴望。辛氏的辛胜、辛梧等老将,都对战场有留念之心。杨氏的杨熊等人,也满脑子想着上战场升爵。王离、杨熊、赵贲等年轻一代的将领,学兵法战策十余年,身负家族的未来,结果还没打几次仗,战争就已经结束了。他们人又年轻,却无功可立,无爵可升,自是忿忿不平。赵佗心中很担忧。但相比于这些武将对战争的渴望,他更担心的是那位高高在上的君王。事实证明,他的担心并非没有道理。七月下旬的时候,在太尉府任职的涉间,就给他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皇帝已经下诏,让冯无择继续屯驻于新征服的豫章、长沙等地,并从楚地各郡县抽调民夫,修筑通往岭南的道路。同时还让太尉府统筹兵员,极有可能会在明年征调士卒前往大江以南。“这就是南征百越的预兆啊,皇帝终究忍耐不住了。”赵佗眼皮直跳。果然就算他以百越之地的险恶劝阻了屠睢求战,但始皇帝自己还是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广袤土地上。在秦国,渴望战争的不仅是诸多武将。他们的那位皇帝,才是真正的战争狂人。自其继位秦王以来,二十六年来天下战乱不停。秦军屡屡东出,鏖战山东诸侯,终于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完成了秦国历代先君的大愿。但征服六国之后,没有了目标的始皇帝顿觉一切索然无味。他开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统一天下货币,要将这个天下改造成他想要的模样。如今这些大项目虽然还没有全部结束,但都走上了正轨,已经不需要皇帝过多关注。始皇帝再次失去了目标。他需要一个新的目标。打了二十六年仗的他,不是一个安分守己,与民休息的君王。秦国那些闲置的,渴望立功的武将也需要一个目标,可以让他们立功升爵。这时,秦国灭楚,曾与之交战的百越诸部自然就凸显了出来。赵佗南征,击破于越,降服越君,并其地为会稽郡。冯无择南征,破干越,据赣地,使秦国领土至于北向户。从以往交战的情况来看,百越之人无兵甲之利,不堪一击,再加上南方地广物博,自然成为了一个让秦国君臣注目的征伐目标。始皇帝现在,就是在着手布置了。想通这一点,赵佗没有上书建言。他不能在始皇帝询问之前开口,必须等待。他是少府,主管百工。军事是太尉的职责,不归他管。除非始皇帝将这件事情在大朝会上交付诸卿议论,否则他私自开口建言,就是越俎代庖,插手了不属于自己职责的事情,这是大忌。好在,对于发动战争这种大事,始皇帝秉持了统一天下之前的惯例,采众人之智,而非一人独断。在七月底的大朝会上。始皇帝坐在帝榻上,威严的目光自武将列中扫过,顺势看了一眼列于李斯身侧的少府赵佗,正式向满朝公卿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楚地之南,有百越之民,昔日助楚而抗秦,朕甚恶之。”“赵少府、冯将军,先后定于越、干越之地,然百越之属,尚未朝服,朕欲发兵灭之,并其地为秦郡,诸卿且议之。”始皇帝的声音很平澹,话语里毫不掩饰自己对于百越之地的觊觎。大殿之中,除了少数人外,诸卿并无意外之色,不少武将还面露激动。他们等啊等,终于等来了想要的战争。“我秦国灭楚,有不少楚国贵族南逃越地。越人收留这些楚国贵族,与我大秦作对,实当诛灭。”“臣羌瘣请命,愿率大军为陛下剿灭之!”羌瘣将军挺胸抬头,大声开口表达支持。辛胜、杨端和等老将也纷纷开口支持。他们年龄大了,不会去南征越地,但家族中还有年轻小辈啊。对外发动战争,便可以让他们的年轻族人征战沙场,升爵立功,再续将门辉煌。赵佗和冯无择在越地的接连胜利,表明越人还是比较好对付,让他们自然放心。武将们支持,文官行列中也没有反对的声音,甚至还有不少人找出了南征百越的正当性。“百越之民茹毛饮血,有食人恶习。臣闻有南越者,好食闽越之人,敲骨食髓,此真蛮夷也!”“今陛下圣明,一统天下,自当将这些蛮夷越人,纳入麾下,改其恶习,使其渐沐秦风,显陛下之圣德!”治粟内史王戊大声开口,义正言辞,一副要用文明去改造百越之地的姿态。有人则引用经典之语,证明秦国征伐百越的必然性。“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陛下一统天下,天下之人,自当尽为陛下之臣,百越之民本为王臣,却不服管教。我秦国便当派军征服,让其伏于皇帝身下,如此方显陛下之威德!”各种声音在殿中响起,没有人反对。在这一片支持声中。始皇帝却注意到,站在廷尉身侧的少府赵佗,神色平静,并未跟着公卿开口。他眉头微挑,看着赵佗。“赵少府,你曾亲自率军南征越地,降服越君,为朕拓地开疆,置会稽郡,对于百越之人,你定然了解,可有建言。”始皇帝开口,众公卿纷纷闭嘴,一双双眼睛全都望着赵佗。感受着始皇帝和群臣的目光,赵佗深吸口气。支持?还是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