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一株梅

长安城里,有个刚刚游历至此的姑娘,拿着印信进了户部衙门。

正好新任京兆府尹窦成,也在。

虽是京兆府尹,但他却是从二品,因为他还有一等侯的爵位。

户部尚书亲自接待这位积风山唯一剩下的人,窦成就坐在屋中,也没什么好避着的。

窦成已经过了五十岁,头发花白,不像年轻时候了。

杨贞递上印信,说道:

户部老尚书点头道:

积风山与狼渡已经被朝廷征用,于情于理都该有所补偿,景炀王朝也不差这点儿钱财。

杨贞想了想,问道:

这些年一路游历,起先是没想过另立积风山的,但后来忽然想到娘曾经说过,积风山断断续续存世三千年,自青鸾洲搬到神鹿洲,又自神鹿洲搬到中土,虽然很难,但积风山一直都在。

她不想让这份传承断在自己手中。

老尚书想了想,轻声道:

杨贞一愣,

作看客的窦成没忍住笑了出来,摇头道:

杨贞低头一笑,

窦成笑着摇头,说道:

老尚书干笑一声,又说道:

杨贞点头道:

老尚书想了想,说道:

杨贞大喜过望,赶忙抱拳:

杨贞刚刚出门,便碰见了赤龙卫夏官。

池妖妖丢去一枚乾坤玉,微笑道:

杨贞拿着乾坤玉,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

想来想去,还是说道:

那位老尚书笑问道:

窦成笑道:

真正让他冰释前嫌的,其实是做琉璃州刺史之时,有个小丫头的一声舅舅。

一处高楼,赵坎与许经由对弈。

皇帝问了句:

许经由无奈道:

赵坎落下黑子,抬起头,冷声道:

许经由收回棋子,沉声道:

赵坎气极,

许经由无奈一笑,

赵坎冷声道:……

百花山庄迎来今年的第一场大雪,百花尽低头,唯独寒梅傲雪中。

白小豆与姜柚见过了这位素未谋面的姑姑,相处得还不错,但两个丫头要去走江湖了。

刘景浊给两人各自递出一沓儿符箓,说道:

姜柚嘟囔道:

那倒是,两个丫头都是福缘深厚,各自身怀一处洞天,又各自有一头合道神兽,还各自有两把仙剑。

这一身行头,到哪儿都得横着走。

不过当大人的,总是这样,婆婆妈妈念念叨叨。

最担心的,还是姜柚,于是刘景浊又在姜柚身上偷偷布设了一道阵法,只要她黄庭宫有异动,自己会全力赶去。

孩子长大了,总要自己出去走走,刘景浊也没远送。

一个之后要南下离洲,另一个打算好好逛一逛玉竹洲,然后返回。

对于姜柚来说,离洲没什么好去的,毕竟是家乡吗,早就看腻了。更何况她现在是真正的走遍了九洲。

送走白小豆与姜柚,傲寒拉起刘景浊的肩膀,笑着说道:

刘景浊笑着摇头,

小时候都差不多。

刘景浊轻声道:

结果姑娘问了句:

刘景浊笑道:

两人有说有笑返回山庄,刘景浊直去别苑,布设了一道剑阵,却没着急闭关,只是拎着酒葫芦,坐在天井正下方,面色凝重。

千里之外,白小豆冷不丁传音说了句:

姜柚疑惑道:

白小豆沉声道:

姜柚瞪大了眼珠子,

白小豆只是说道:

百花山庄别苑之中,刘景浊灌下一口酒,盯着门口,面无表情。

的确是很像,动不动就往身上爬,喜欢揪人耳朵,都跟小菜花一样。

但那个调皮捣蛋的小丫头可没这么小鸟依人,搂着胳膊这种事情,她做不出来的。

初见之时,还以为是多年不见,这些年在百花山庄有了新习惯。

现在再想,或许那根本就不是小菜花。

要去青椋山吗?那就去了青椋山再说。

此时此刻,种着梅树的百花山庄深处,刘景浊一道分身已经走了进去。

这等禁制,现如今拦不住刘景浊,如入无人之境。

按宁梓所说,小菜花原来是不记得从前的事情的,是那日霜降,忽然就想起来了。

霜降才想起来的。

分身隐匿身形,站在梅树下方,皱着眉头。

是比在栖客山时好了极多,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知道乔山长拿到信了没有。……

青椋山同样收到了一封信,刑寒藻拿到信便去了迟暮峰后山,专程去找姬荞。

闲来无事

,也就是酿酒了,但不一样的是现在有人说话,这么大一座青椋山,人可多,泥鳅湖里的黛窎贼可爱,姬荞可愿意找她聊天儿了。

刑寒藻御剑落在酒坊,见姬荞在忙,没敢出声打扰。

但姬荞知道有人来了,便转过头,笑问道:

刑寒藻点了点头,双手递上信封,轻声道:

姬荞擦了擦手,

打开一看,姬荞歪着头思量了起来。

刑寒藻心中古怪,心说姜柚怎么跟阁主这么像啊?都古灵精怪的。但阁主都有山主那么大个儿子了,还童心未泯?

此时姬荞开口道:

刑寒藻疑惑道:

姬荞笑着说道:

刑寒藻哦了一声,正打算去回信,却被姬荞喊住:

路阖等从前的清溪阁人,聚在青白客栈,不知在商议着什么。

一群年轻人围着一张桌子,蔫儿不拉几地。

因为山主传信,说客栈以后没有二掌柜了。

关荟芝趴在二楼露台,就盯着青泥河。

大掌柜走了,二掌柜也走了,现在这青白客栈,就就剩下自己了。

一个在西子湖畔,要与三生未走到一起的人一块儿长大,青梅竹马。

一个回了神弦宗当宗主,于情于理都不该再挂着客栈掌柜的头衔儿了。

梧丘端着一碗米汤上了二楼,将碗递过去,

关荟芝转过头,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