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谁是大明的金主

满是素缟的信国公府,灵前的偏厅里,信国夫人胡氏坐在上手,汤燮、汤醴以及公府的嫡庶男丁,尽数在场。凤阳城里的消息来的很散乱,各处消息一并送回来,这让汤家众人不免需要抽丝剥茧,将事情一样样的梳理清楚。汤醴看了眼上方的信国夫人胡氏,又看了看汤燮。最后看向门外,见不着还有人回来送信。他沉声开口道:汤醴久在应天,如今又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深受皇室信赖,与朝堂之上的众多功勋共同执掌京军。虽然他只是汤家庶子,亦没有机会袭爵,但他的话早就早汤家有着一席之地了。信国夫人胡氏看了过来,没有说话。汤燮就坐在汤醴上手位置,当即开口道:汤醴点点头,又摇摇头。在汤燮不解和急切的目光指示下。他开口道:汤醴没有说该怎么去做,只是目光看向了汤燮。胡氏望向门外。只见有汤府在外面的管事赶了回来。汤家有部分管事,早些年都是随着汤和上阵杀敌的,只是这些年老了,便留在府上做起了管事的事情。这管事想来也是如此。从府外赶回,径直就入了偏厅:信国夫人胡氏点点头:管事也不拖沓卖关子,言简意赅的便将先前所发生的事情依着顺序一一道来。厅内众人不禁沉默了片刻。汤醴说的没有错。信国夫人胡氏看向汤醴,脸上露出笑容:汤醴却是推辞道:将汤燮推到了前头,汤醴便不再说话。凤阳汤和应天汤,往后恐怕还是要有区分的。信国夫人有些迟疑,却还是顺从的看向了汤燮:【稳定运行多年的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中有伤,有无去处,便都落在信国公府。大明朝往后战功赫赫的家将,便是如此来的。汤醴在汤燮的下手默默的点了点头,这亦是自己所想的,此刻汤家该做的事情。不论今日凤阳城生了什么样的事情,淮右功勋里的各家,都该旗帜鲜明的站出来,站在皇太孙的身边。哪怕这是毫无作用的举动。信国夫人胡氏目光有些凝重,看向在场的汤家儿郎们。最后,胡氏还是将目光看向汤燮和汤醴两人。不管同不同意,随着汤和的薨逝,信国公府一系如今已经是到了二代,说话的人也该是二代的儿郎们。汤燮和汤醴当即起身,看向厅里成年了的家中兄弟们。汤燮眼神示意汤醴开口说话。而汤醴这时候也不推辞,看向在场的兄弟们,沉声道:等汤醴说完话,汤燮方才开口:不大的功夫,信国公府外就已经集结了近百名手持刀枪的家丁仆役。朝廷禁武,但刀枪却从来就不在此列。当刀枪握入手中,信国公府里,往日那些对谁都和颜悦色的仆役,人人眼色大变,露出生人勿近的清冷和萧杀。汤燮和汤醴两人,带着家中十四岁以上的兄弟,朝着这帮追随汤和一辈子的老卒拱了拱手,随后方才带领着整支队伍往中都皇城外赶去。而于此同时。整个凤阳城里还屹立未倒的淮右功勋人家,亦是纷纷出动人马。几十人,上百人。每家几乎都是尽数出动,在当家男丁的带领下往皇城而去。而在城中,由锦衣卫和暗卫主导的清剿和厮杀,还在继续。得益于锦衣卫诏狱百户张辉的培养,锦衣卫如今有着一支掌握最成熟的拷问技巧的队伍。每当凤阳城中一处暗桩被敲起,这些人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上上下下涉及的人给揪出来,如同藤蔓一样向着四周张开,令凤阳城内潜藏着的那群硕鼠无路可逃。城中各司衙门,人人惊叹于锦衣卫的效率,更是对中都城内潜藏如此多的硕鼠歹人而感到后怕。今日所幸是太孙殿下揪出此事,方才有如此雷霆清扫中都。若是长此以往不曾被纠察出来,谁也不知道日后中都凤阳城会发生什么样的动乱。皇城内的清查和杀戮,已经渐渐地停了下来。右顺门后的殿前广场上,即便此时秋高气爽,但凤阳知府丘凤珍早已是汗流浃背。那帮锦衣卫没有说半句罪名,凡是被捉拿的皇城内侍,在核对过身份之后,便是引颈一刀,血撒当场。广场上的尸骸越来越多,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丘凤珍浑身冒着冷汗,一阵阵的胆颤着。终于。有人为太孙搬来了桌椅,撑起了遮盖。朱允熥坐定,转动着拇指上的白玉扳指,目光澹澹的望着跪在地上的凤阳知府。丘凤珍一抖,双手在地上扒拉着转动脑袋,朝向太孙:朱允熥呵呵冷笑一声:丘凤珍五体投地,莫敢为自己开释。远处,一名官兵挥舞着手中的绣春刀,将最后一名清查出来的皇城内侍送走。朱允熥叹息一声,向后靠在椅背上,眼神下沉俯视着丘凤珍:他说完话,孙成已经叫人抬着从炆废人那里搬来的木箱子,落在了丘凤珍的面前。箱子落子,哐当一声。丘凤珍的肩头又是一抖。他缓缓的抬起头,望着眼前这只漆面大红的木箱子,就好似是看见了一口能够吞人的深渊一般,眼睛里充满了畏惧。丘凤珍抬头,看向坐在椅子上的朱允熥,又看向一旁的高阁老和那位年轻的白主事。朱允熥没有说话,他只是在静静的等待着这位凤阳知府的选择。而白玉秀却是有些好奇,他同样想知道,炆废人拿出来的这口箱子里,究竟都藏了什么秘密。高仰止轻咳一声,眼睑下沉:帝国最年轻的内阁大臣也发话了。丘凤珍心中愈发惶恐起来。他低呼了一声,缓缓的挺起胸膛,双手颤颤的伸出,靠近那口藏着大秘密的木箱子。箱子上的锁早就被人打开,只是箱子一直都未曾被打开。丘凤珍的手已经捏在了木箱上沿上。他深吸了一口气,双臂高高托着木箱盖。咯吱一声。木箱终于被打开。一旁的白玉秀当即默默的伸长了脖子,踮脚看向箱内。周围众人的视线,也都投向了箱子上。丘凤珍处于正中,跪在地上的双膝向前挪动了几下,到了箱子边上,低头看向箱子里。引入眼帘的,是一锭锭的金砖,以及放出去便是价值连城的珠宝奇物。然而在这成堆的珍宝上面,却是一叠叠纹样复杂,上面清晰标注着,最低都是千两纹银的青墨纸张。仅仅只是粗看了一眼,丘凤珍估算着,这一叠纸张便价值远超十万两白银。然而,这些却非是最让他惊讶的。在这些东西的最上面,还有一直小木匣子,吸引着丘凤珍的注意。他抬头看了眼四周,见无人开口,嘴巴小心的吞咽了一下,捏着手将那木匣子打开。一封封的书信,顿时暴露在众人眼前。敬大明广陵郡王书!丘凤珍双手一颤,急忙将那一封封书信摊开。入目,书信题名皆为广陵郡王。这些都是写给炆废人的书信!一瞬间,丘凤珍终于明白为何今日凤阳城会有如此动荡了。只是,炆废人现在如何?丘凤珍心中划过一缕猜想,但很快便将其压下。一直不曾开口的朱允熥澹澹发话,目光幽幽的盯着那些书信。白玉扳指已经是悄然的藏在了袖中。有关于大明国号的由来,这些年一直有着不同的争议流传于民间。以朝廷公开的表明而言。明之国号,自然是源自于《易经》。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此乃《易经》乾卦中文,以此对应元朝国号,同为乾卦的,寓意大明取而代之的意思。而在此基础之上,还有取自的含义在其中,表明了大明乃是中原正统血脉的含义。而在这样的官方解释之外,却还充斥着另一种充满戏剧性,更引人注目和热议的说法。明教。明教自域外而来,唐代之后被迫转为地下教社,随后在漫长的时间里与中原本土地下教社融合,成为了地方上长期制造起义、造反的动乱根源。国初,前元暴行,天下大乱。人人皆知,大明开国洪武皇帝,初年乃是投奔郭子兴名下的红巾军。而红巾军又是出自何处?有记: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这便是红巾军的由来,说的是韩林儿的事情。而韩林儿当初手底下的兵马又是从何而来?要知道这韩林儿乃是造反世家出身,他家干的就是造反的事情。韩林儿的父亲韩山童,一面务农,一面在河南及江淮一带散布的传言。当时元朝上下**,朝堂动荡,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韩山童放出的传言,自然是一时间引得百姓欢迎。再随后,刘福通、罗文素等人聚集在韩山童身边,伺机谋划发送起义。一时间各地起义军云起响应。诸如徐寿辉、郭子兴、孙德崖、张士诚等人,便都是那时候兴起的。但是众多的起义军,皆以明王出世为大义,聚集百姓,组建军马,对抗元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教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了群众基础。于是,百姓们更愿意相信,大明是有着明教这个金主的支持,才能够打下中原江山,建立一个新的王朝。只是当大明创立之后,似乎朝廷对明教这个昔日的金主,做出了过河拆桥的举动。洪武初年,朝廷便下诏禁止一切地下教社。尤其是明教下的白莲教、大明教、弥勒教,甚至是以律法禁令的形式确定。朝廷数年之年,颁布有《大明律·礼律》、《昭代王章条例》、《招判枢机定师巫邪术罪款》等诸多律法,打击禁止明教及其相关地下教社的存在。总之,大明的国号到底如何而来,大明和明教又有何关系,除了皇帝自己能解释,没人能说的清。只是如今不可改变的是,朝廷对白莲教等存在的严厉打击。丘凤珍拆开了一封封的书信,不断地翻阅着书信中的内容,额头上的汗水如雨一般的渗出滴下。半响之后,丘凤珍只觉得自己口干舌燥,喉咙好似是着火了一般。他心惊胆战的抬起头,看向脸色莫名的皇太孙。………………月票推荐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