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压力真大

刘文泰经常受到名帖参加金陵各种诗会雅集,在官僚缙绅子弟里的人脉比胡汉山广多了。

‘啪’的一声,合上了宫式泥金花鸟扇,开始给胡汉山介绍眼前的情形:“以汉山兄的才学想要拜在太子五经师的门下其实不难。”

“真正的劲敌只有几位,一位同样是淮西勋贵子弟的廖世荣。”

廖世荣的父亲虽然已经死了,依旧给他留下了丰厚的人脉,以及最为重要的洪武皇帝一直没有忘记他父亲廖永安的为国捐躯。

廖世荣父亲死了还是追封为楚国公,在去年的洪武九年又追封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郧国公。

郧国公可不是一般的国公,是国公里最殊荣的一等国公。

另外,使得廖世荣在淮西勋贵子弟里威望最大的一件事,也是他能够拜在宋濂门下主要原因之一。

廖世荣是燕王府仪卫副将,是燕王朱棣身边的近臣之一。

刘文泰详尽的讲述了廖永安的家世到官职,以及各种人脉关系,看了一眼旁边的胡汉山。

不因为别的,同样是淮西勋贵,同样是家世显赫。

廖世荣站在东篱草堂门口的桃树下,身边聚集了六七名公侯子弟,在淮西勋贵年轻一辈里可以说是一股很大的势力了。

要知道旧部最多的江夏侯周德兴长子周骥,身边也不过十余名公侯子弟。

胡汉山一个也没有,反倒是有一名浙东文官子弟。

胡汉山和刘文泰两人孤零零的站在一起,再看廖世荣身边声势很大的六七名公侯子弟,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尤其是燕王府仪卫副将的身份,着实是让胡汉山都有些羡慕了。

只要随着日子慢慢过下去,再加上身边又有多达六七名公侯子弟帮衬,以后必然能够捞上一个从龙之功。

廖世荣还是燕王朱棣在潜邸时的近臣,等到燕王朱棣登基以后,一定是最受信任的臣子。

不像胡汉山最怕的就是日子过下去,最怕时间过的太快。

不过嘛。

廖世荣放着好日子不过,敢来拜入宋濂门下。

犯了洪武皇帝的大忌了。

胡汉山记得廖世荣是淮西勋贵子弟里少有的文武双全,城府很深,怎么会想着拜在宋濂门下:“他不该来的。”

刘文泰听到胡汉山的嘀咕,直接毫无顾忌的低声解释道:“倒不是廖世荣不忠心燕王,想要走太子的门路。”

“恰恰相反,廖世荣就是太忠心于燕王了,想要通过拜在太子五经师门下,为燕王拉拢一批太子五经师的门生故旧。”

刘文泰对胡汉山真是掏心掏肺了,这等秘辛谁也不可能知晓,坦坦翁通过这么多年对洪武皇帝和各位藩王的熟稔,一点点抽丝剥茧出来。

坦坦翁再三交代不能把涉及到国本之争的秘辛说出去,一旦被洪武皇帝知道了,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胡汉山听到刘文泰一片赤诚的解释,心里明白自己这是犯了认知错误。

太子朱标活着好好的,谁能想到太子会在洪武二十五年病死,现在可还是洪武十年。

更加想不到,以后成为大明太宗皇帝的藩王,竟然是四子燕王朱棣。

廖世荣过来拜在宋濂门下就好解释了,这是在未雨绸缪,是燕王朱棣身边近臣们商议的结果。

太子朱标子嗣不兴,那么多年过去了,只有一个儿子。

这个长子还体弱多病,有早夭的迹象。

这么多年要不是宫里的太医用各种名贵药材吊着命,太子朱标早就绝嗣了。

太子朱标一旦绝嗣,各位藩王就有了继承皇位的机会。

胡汉山听到刘文泰更加压低声音,讲述大忌中的大忌,储君子嗣。

点了点头,确实就像各位藩王所想的那样,太子朱标的长子没过几年就死了。

各位藩王们也有继承皇位的机会,大明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就是因为兄长天启皇帝没有子嗣,把皇位传给了弟弟崇祯。

不过,就在今年太子朱标的侧室会给他生一个庶长子,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

现如今的夭折可能太大了,就连天家也不能避免,纵是侧室又生了一个庶长子,谁有能保证不会夭折。

崇祯前面还有三个皇兄,但凡能够活下来一个,继承皇位都轮不到他。

要不然以廖世荣的身份地位,也不会这么迫不及待的想要拜入宋濂门下,拉拢一批浙东文官里的门生故旧。

廖世荣瞧见了胡汉山,放在以前根本不会把他这个纨绔草包当回事。

现在不一样了,胡汉山可以说是名满江南,成为了金陵前三才子。

是这一次拜在宋濂门下的劲敌。

廖世荣带着六七名公侯子弟走了过来,拱手道:“大家同为淮西勋贵,场面话就不多说了,只要能把这次机会让给本将,以后必定有厚报。”

让?

巴不得送给你。

谁稀罕拜在宋濂门下。

胡汉山很认真的说道:“放心,本赌怪只是过来走个过场。”

廖世荣听到胡汉山居然真的答应了,不禁皱起了眉头,没想到胡汉山的心机这么重,三言两句就搪塞过去了。

看来这一次拜入宋濂门下的最大阻碍,应当就是胡汉山了。

六七名公侯子弟对于胡汉山的看法瞬间不一样了,都说他是个没什么心机的混账草包,就连国舅爷马藩都敢招惹。

今天看来,一切都是掩饰。

胡汉山深得左丞相胡惟庸的为官之道真传,对于官场推诿这么的纯熟。

看来这一次是铁了心,就算得罪燕王朱棣也不惜要拜在宋濂门下。

话不投机半句多。

廖世荣留下一句各凭本事,带着六七名公侯子弟离开了。

刘文泰都准备好起冲突了,虽然他和胡汉山两人要被廖世荣等众多公侯子弟打一顿。

没想到胡汉山只是用了一句轻飘飘的推诿,就化解了这次的挨打。

刘文泰握着宫式泥金花鸟扇,略带佩服的说道:“汉山兄在官场推诿方面的造诣,着实是不简单。”

胡汉山看着把他当做劲敌的廖世荣等公侯子弟,又听着刘文泰的佩服话语。

只想无奈摊手。

我说的都是真的。